浅谈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整合应用

时间:2022-10-24 12:59:07

浅谈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整合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日趋广泛,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新的生机,特别是给我们中职语文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挑战。在信息技术的新环境下,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我们中职语文教学课堂中必须面对的教学目标。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在信息化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将着重探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中整合的问题与应用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整合应用现状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得到了相当的重视,这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种转变,但信息技术给我们方便与效率的同时所带的一些现象同样要求我们应该去关注和重视,比如以录音代替教师范读,以屏显代替板书,不管材料是否合适,一窝蜂的搞多媒体教学,同行评课、上级视导也常常将有无多媒体应用作为评定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等等。面对如此种种现象,无非是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来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这也必然会打破工具性和人文性兼而有之的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这也反映了中职语文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理论研究滞后于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缺乏理论指导。

目前,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我们看到是信息技术的使用主要还是由教师操作、演示为主,教师成了操作者,学生成了观众,计算机的使用仍然是以单向交流为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尚未能真正的形成。同时,教学课件所展示的教学流程过于程式化,灵活易用方面往往不尽人意,对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突发问题教师往往显得束手无策。而有些老师迷信于计算机的影视功能,只是一味地把所有的语文课文都通过计算机用影视的方式加以表现,却忽略了作文的文字特性,造成语言文字自身功能的缺失,这也必将会对语言的应用产生偏差。

二、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整合应用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面双刃剑

信息技术渗入语文教学,为课堂提供的多媒体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影视等视频信息还有解说、拟音、音乐等音频信息,这种多媒体信息的集成功能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了图文并茂、形神兼备的学习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上学生们思维活跃,大大提高了他们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比如我们在《再别康桥》一诗的教学中,在学生熟读全诗后指导他们进入诗歌网“诗歌鉴赏”栏目找到《再别康桥》一文观看图片,品赏动画,入境绘形,将那十分凝练、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语言形象化。

同时,如果课堂中过多的使用信息技术,就会让学生偏离课堂,心思全部集中在更有意思的多媒体上,再让学生回到书本上来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这也意味着课堂的教学目标将无法实现,所以说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不当将会是一把双刃剑。

2.过多信息技术的替代将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语言文字来体验作者的感情,丰富作品的想像。而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将文本转化为图像,学语言变成看图像,势必影响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上课开始,教师播放动画,学生看后对爬山虎爬墙的动作一目了然,难点随之突破。但是却限制了学生对于文本的直接阅读,破坏了学生的联想与想像,使学生无法体会作品语言的精妙之处。

3.用信息技术替代学生的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实践,而不是替代语文实践。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一开始教师就用课件播放美丽的海底世界。看完录像后教师先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然后伴着音乐,朗读课文给录像配音,最后试着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海底世界画出来。整堂课忙忙碌碌,看似热闹,实际学生没有在读中积累语言,没有在读中获得语感,没有在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只是用精彩的画面代替了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分析。学生的语文实践被无情地剥夺了。

4.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手段在丢失

传统的小黑板、教学卡片、挂图等成本低,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被放弃了。语文课堂的形式就是不断点击鼠标,教师作为放映者,主要的任务是读出屏幕上的内容。教师的语言、示范、手势、表情甚至书本与实验都被机器代替,这也代表我们语文教学讲究的传统文化将会不断消失。

三、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整合应用的对策

只要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合理的整合,它就会成为我们教学的助手,为我们的教学发挥着有利的作用。因此对于语文课堂来说,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又应该如何去应用信息技术呢?

首先,着重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整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网络化教室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每个学生可以共享语文创作软件,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参与语文教学的热情。人的想象靠语言、靠情景的激发。而在教学中,情景的再现是通过电教媒体来实现的,这在传统教学中是很难直观地再现情景的。比如在《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中,在激昂雄壮的音乐和栩栩如生的图画中,配以有感情的朗读,加快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在学习时,既有听的,又有看的,情致盎然。学完课文之后,再试一试让学生即兴作文。从这里可以看出多媒体语文教学在激发写作兴趣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其次,加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能力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发挥自身的能力,去运用信息技术,比如一旦教师把网络作为语文教学的手段之一,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去感受网络带给他获取知识的快乐。引导学生上网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资料,也可建立信息库,选取一些有用的信息提供给学生。同时学生们也可以把他们在网络上收集到的信息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最后,继续传承语文的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化

我们在不断地应用信息技术来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忘记教学会学生语言的能力和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不然,如果因为信息技术的出现而造成我们传统文化的丢失,这必然是我们中华历史的悲哀,这也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们在中职的语文教学课堂中,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不是在传承信息技术,而是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和语言能力。这是我们中职语文教师的教育使命。

因此,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资源的整合应用是新时代教育的一个必然趋势,作为一名中职的语文教师,应在实践中创建科学的、有效的多媒体教学理论,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先进理念的学习,积累经验,使语文课堂在现代科技的氛围中,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上一篇:论我国《民法》的善意取得制度 下一篇:对种粮大户发展稻茬油菜生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