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高职生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23 11:57:04

基于大数据的高职生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摘 要: 随着教育进入大数据时代,高职英语教学迎来了重大变革。高职英语写作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大数据的影响下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对高职生写作现状、大数据的特征、大数据对高职写作教学产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大数据 高职英语 写作教学

随着互联网、手机、PAD等各类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人类生活进入全新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不但使人类的行为方式发生巨变,更使得教育面临一场新的变革。在长期的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高职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英语能力中最为薄弱的,这主要源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相对滞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因此,大数据时代将为我国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可以预测,大数据下的高职生英语写作包括学生的写作资源、写作目的、写作内容与组织、写作辅助手段与工具、写作评估等都将发生多方面的变化。

1.大数据的时代特征

维基百科将大数据定义为“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大数据是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个概念,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出现的又一次颠覆性的网络革命。“大数据”狭义方面是指“数字”,广义方面是指对与一个数字相关联的其他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分析和管理的一种综合性描述。随着云技术的出现,这些大量、高速、多变的数据正在被人们存储、分析和利用。大数据的特征被归纳为4V,即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和大价值(Value)。

2.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写作学习的现状

英语的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英语综合能力的最高体现,可是从长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我国高职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与听说、阅读等众能力相比普遍较弱,且不受学生的重视。

2.1学生心理普遍忽视写作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写作上困难重重,多数学生心理上普遍害怕学习英语,尤其害怕英语应用文写作。学生普遍忽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基本都不喜欢写作文,认为写作费时费力见效慢,而且只要教师课堂上布置作文,他们就万分头痛,觉得自己英语词汇量少,无话可说,这种心理潜在意识加剧了他们对英语写作学习的抵触情绪,其结果是对英语写作的重视态度不够,不能积极主动、认真有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文。

2.2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原因

英语写作对学生的词汇量、语法结构、语言组织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许多高职生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小,平日又不重视词汇的积累,没有一定量的词汇基础,写作时即便搜肠刮肚也很难找到恰当的词汇表达。有时即便有了好的观点也常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汇而放弃,转而用一些简单词汇去表明思想。语法规则和句型句式的混淆滥用也是造成英语写作质量不高的原因,写出来的句子往往语法错误连篇,结构混乱,中国式英语(chinglish)更是随处可见,甚至通篇都是语句不通的毛病。在高职英语写作的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流于形式,在写作课上过多的一言堂,忽视了学生实际的动笔操练,往往只是对英语应用文的整体结构进行讲授,或者注重技巧性的句型讲解,让学生记录却不运用,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听得无味。

3.大数据对高职写作教学产生的策略研究

大数据时代,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使用手机“扫一扫”、平板等设备终端获取所需的知识,包括在线观看MOOCs和微课、网上提交作业等。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教材,教师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习惯选择性地进行基础学科的学习,很轻易地就能查询到书本上的内容甚至是教师备课的文件。大数据时代下的英语写作教学绝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统一的教学,学生的写作资源、写作目的、写作内容与组织、写作辅助手段与工具、写作评估等都将发生多方面的变化。

3.1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

在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中,英语教师主要利用课本教材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大数据时代下,教师很大程度上减少对学校教材的依赖。网络上有多元的英语教学资源、写作素材,这些资源素材既可以是文本格式,又可以是音频或是视频资源,它们能给高职生提供大量的、多样化的视角。学生在网络上除了学习平时课本那样的系统写作知识外,还可以观看一些名校的课堂写作录像,这些教学内容可以是静态的PPT,也可以是来自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甚至可以在线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及测试,改变以往学生写作、教师纠错的一次性写作模式。

3.2评价方式的改变

“大数据”下的写作教学,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在后台被悄然记录,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跟踪、记录、分析等得到学生真正的需求,并且智能化地采取后续跟进策略。大数据时代,不但可以把学生的写作效率提升上来,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减轻他们的工作量。以句酷批改网为例,它可以帮助学生的作文得到在词汇、语法或是篇章等各个方面的实时在线反馈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写作中斟词酌句,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各类语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在运用语言方面的能力,让教师省下批改学生作文时处理错误之处的时间,这种方式改变了学生完全依赖教师反馈的模式而转变成学生自身主动评价的模式。学生可以根据后台提供的辅助写作的工具如某类词语使用频度、拼写错误率、语法搭配错误等评价体系主动寻找自身问题,合理利用时间高效学习,完全打破传统的写作教学受到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大数据的支持甚至包括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模式的运用,这无疑为学生主体发展、个性化学习提供多维度的参考,进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总之,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终极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既定的教学目标设置下,有效形成、提高英语实际写作能力。大数据下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为高职英语写作的教学提供各种各样的写作系统与工具,加速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时效,智能化地采取后续跟进策略,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渐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循序渐进,逐层提高写作能力,真正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奇平.大数据时代到来[J].互联网周刊,2012(2).

[2]喻长志.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可能转向[J].江淮论坛,2013(4).

[3]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4).

[4]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

[5]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3下).

[6]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夏纪梅,冯MM.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49.

上一篇:巧用《弟子规》促进初中班级德育教育 下一篇:庐山地区乡土木本色叶植物资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