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记叙文该教什么

时间:2022-10-23 11:40:17

高中记叙文该教什么

我校确立的《写作》校本化研究——高一记叙文教学内容时,经历了一个初步设想、深入讨论、修订更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高中记叙文的教学内容有了更清醒、更明确的认识。

一.初步设想

按照人民中学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之一《写作》的总体要求, 高一的写作任务核心是复杂记叙文之叙事能力的养成。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们将复杂记叙文的叙事能力的养成细化为:1、叙事的隐显2、叙事的曲折3、叙事的呼应4、叙事的错综5、叙事与描写6、视角与人称。

高中记叙文低幼化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有别于初中记叙文教学,所以,高一记叙文教学准备研究复杂的记叙文。高一下学期着重研究叙事能力的养成。

所谓复杂的记叙文,即在一个貌似简单的故事中,还隐藏或暗示着若干个故事和其他丰富的内容,这些东西需要通过文中的蛛丝马迹,借助读者的想象得以呈现。这些隐藏的故事和内容对丰富文章内容、扩展文章背景、深化文章意义、增添文章魅力都有作用。总之,使文章充满张力。

叙事的隐现,就是指作文既要写一个完整的故事,但这个故事要包含更多的内容,也就是要符合“冰山原则”,没有直接说出来的要比说出来的多得多。

叙事的曲折,是指叙事要注意悬念、转折、发现、摇摆,甚至峰回路转,出人意表。

叙事的呼应,就是指在结构上要注意伏线、照应,在文章的适当部位点染、暗示。

叙事的错综,既是指明暗的线索交杂、故事内容穿插,又是指人称变化、视角变化、语言变化等。

叙事与描写,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怎样随文章内容和写作要求合理使用这两种表达方式是学生困惑的问题。尤其不会描写,不知道怎样与叙事结合,怎样化记叙为描写。

人称与视角,是一个比较现代的写作问题,是随现代小说而出现的新的研究方向。在高一研究这个问题,是为了引导阅读,并试图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是高中作文写作教学的与时俱进的一种考虑。

二.深入讨论

初步设想交给全组讨论,并及时收集了反馈的意见。这些意见归纳起来是:

1.高中记叙文写作最大的问题是“低幼化”。体现在选材、立意、构思、语言等各个方面,并不仅仅是叙事的技巧、叙事能力的不足。只从叙事的技巧、能力角度研究高中记叙文教学,不能解决主要问题。

2.这六个方面,涉及到写作的专门技巧,有些过于简单,比如“叙事的呼应”,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有些过于艰深,比如“叙事的隐现”和“叙事的错综”,这是很高的写作技巧,不属于高中作文教学普遍的教学要求。有些又过于超前,比如“视角与人称”,虽然教材或者课外阅读会涉及这些技巧、知识,但并不是高中作文教学能够解决的问题。

3.高一学生的生活范围小、生活阅历浅,他们的直接经验是比较有限的`,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分析、认识、表述能力有限。这样就必须强调积累间接经验,强调借助语文学习、课外阅读、校外体验、活动参与等开阔视野,增加见闻,促进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作文教学。具体到这一学期的作文教学内容,就不应该局限于技巧、能力的养成,而应该在如何解决“选材低幼化、立意浅薄化、构思雷同化、表达贫乏化”上下功夫。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深化。

4.文章以内容取胜。许多短小精美的传世名作,并不是技巧有多么高超,故事有多么曲折,往往是简单的故事,平淡的故事,却有深厚的内蕴,动人的力量。而这些内蕴和力量,来自于作者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深切的观察和感悟。如果舍弃这些重要的方面,而只研究技巧、能力,是否本末倒置?

5.高中作文教学,要紧紧抓住“深化”这一点。何谓复杂记叙文?就是在文章的任何一个方面深入下去,见人所未见,思人所未思,悟人所未悟,言人所未言,这就是复杂。与其说,高中作文要写复杂的记叙文,不如说,高中作文要写比初中深入的记叙文。所以,与其研究如何写复杂的记叙文,不如研究如何写有深度的记叙文。复杂,不如深化。

6.“低幼化”是高中生记叙文最大的问题,是学生语文素养低下的综合表现,反映了学生思维能力低下、情感感受能力贫乏、语言表达能力孱弱的现状。要正视这一现实,并着手进行研究,分步探索,分类解决。这是高中作文教学研究的牛鼻子,也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

7.原方案的亮点是,提出了高中作文记叙文教学立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基础上怎样突出高中作文教学的特色的问题。高中作文教学不是初中作文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强调,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养成和发展。作文能力,特别是记叙文的写作能力,不完全是一个线性正态发展的过程。作文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准确地说,作文是人的成长史,特别是心灵成熟史。只有牢牢把握人的成长这一主线,才能让高中作文教学教到学生的心里,才能让学生写出从心里流出来的故事和情感,而不是挤出来的微笑与眼泪。

三.修订更正

高一下学期作文教学研究内容(修订稿)

主旨:如何写有深度的记叙文

内容:1.烛照的目光,广阔的视野(选材)2.独到的体悟,缜密的思考(立意)3.曲径通幽处, 新奇扑面来(结构)4.你的语言, 你的味道(语言)5.弦外有声, 言外有意(隐现)6.不同的人称, 不同的视角(现代)

阐述:

1.记叙文记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习见的、日常的,并不追求险怪、诡谲。但与初中记叙文写作相比,要求将平常的故事写出独特的味道来。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材时对自己确定的写作内容,用新的目光来审视和探究,在新的视角下看看这些以前写过的生活,有了哪些新的感受、体验、觉悟。这个新的视角,就是学生的人生体验、思想进步、感情深化。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生活范围的扩大,兴趣爱好的广泛,阅读经验的累积,视野也在不断的扩展,选材的广度和自由度也在扩展。这两者的结合,就是高中作文选材上的深化。

2.同样的生活内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体会是有差异的。在相同的年龄阶段,每个人的体验也会有差异。作文就是要求我们把这些差异写出来。这种差异就是独特的体验。能不能体会到这些非常个人化的体验,能不能叙写出这些体验,是学生作文成败的关键。另一方面,在作文时,能否用细致生动的语言,写出自己隐约缜密的独特感受,则是更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作文指导、批改、讲评、复写等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引导和纠正。

对自己独特感受进行体验和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立意的过程,就是决定文章立意高下的过程。对于高一记叙文的立意,相较于初中记叙文的立意,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立意的深化。

3.记叙文要求写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学生的困难在于,不清楚故事与情节的关系。往往只按照线性逻辑平铺直叙一个庸常的故事,所以表现在内容上,就是大同小异,陈陈相因。表现在情节上,就是索然无味,读头知尾。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逐步推演的,情节则是作者写作时设计的。故事的推演是事实,不可更改。情节则可以安排、穿插、重置,可以单线发展,也可以多线并进,还可以交缠推动。所以我们无法创造故事,却可以设计、改变情节。初中作文一般只要做到故事和情节的一致,故事和情节是等同的。

在初中作文写一个完整故事的基础上,高中作文在情节上的深化,就是要在情节上学会各种叙事的技巧,比如明暗线索、倒叙、插叙、巧合、悬念、发现、转折、摇摆、隐现、人称、视角等等。

4.语言是作文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涉及的问题很多。在学生作文语言单一化、学生腔的背景下,我们只能就学生语言的个性化做一点探讨。从这个角度入手,可能比较能够改变现状。我们强调“你的语言,你的味道”,重点是“你的”。“你的”,就是要求写出你的日常语言,你的文学语言,你的个性化语言。在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造性地表达。

初中作文教学对语言的要求,主要是规范、准确,高中作文在语言上的深化,就是更强调个性,强调在个性表达的基础上,形成一点个人的味道。

四.反思检讨

如何确定高中记叙文的研究内容,如何确定高一下学期记叙文教学的重点,我们经过了一个认识的过程。从最初确定的“复杂记叙文之叙事能力的养成”,到“如何写有深度的记叙文”,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探讨、修改、确定。

“复杂记叙文之叙事能力的养成”这个主题,有其优点,它提出了“高中作文记叙文教学立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基础上,怎样突出高中作文教学的特色的问题”,明确了“高中作文教学不是初中作文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强调,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养成和发展”的思路。但过于专门化,过于艰深,很难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有效解决。

我们将高一下学期作文教学的主题更改为“如何写有深度的记叙文”,就比较妥当。“有深度”,是指在初中记叙文学习的基础上,在涉及文章的各个方面有所提高。这种提高,有可能是全面的,也有可能是某一方面的,这就适应了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各有所得,很切合实际情况。对教师的作文教学也很有针对性,因为每个教师面对着不同层次的学生,他可以根据班级情况,选择某一点进行教学。对于整个教研组来说,因为各个教师研究的方面各有侧重,汇总起来则千姿百态,各擅胜场,避免了僵硬和雷同。由此可见,“深化”比“复杂”更切合教学实际,更切合学生需求,更切合教师教研,更切合高中作文教学的整体要求。

眭建平,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责任编校:洪 鸣

上一篇:也谈高三历史复习课史学理论教学问题 下一篇:立足行业 精诚合作 双向互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