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一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

时间:2022-10-23 10:37:41

浅析大一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

摘 要 大一新生虽然经历了高考,虽然成绩达到了进入大学学习的标准。但从高中到大学,面对角色的转换,很多同学反映出了诸多的不适应问题。本文从一个大学辅导员的角度对这些不适应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有效的教育途径。

关键词 大一新生 入学教育 适应性

当前高校大一新生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身心疲惫的挤过”独木桥”的。他们带着对大学美好的憧憬来到新的学校。在高中,老师一切围绕学生转,学生身边时时有老师的关心和提醒,有父母的关切和叮咛,到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大学是以学生自己为中心,自己得为自己的生活、学习做主。陌生的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很多大一新生无所适从,存在诸多不适应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环境的不适应。大一新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让他们形成了不同生活、风俗习惯。突然来到一陌生环境,新的管理体制,更加多元的文化体制,让他们不适应甚至焦虑起来。

第二,生活的不适应。在高中阶段,家长和老师给学生的主要任务便是学习,有部分同学虽然也上的寄宿学校。但生活的大部分还是由家长安排好了,很大一部分同学甚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同学都远离家乡、亲人。生活的种种都需要自己安排加之陌生的环境,这给大一新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第三,学习的不适应。(1)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在高中,学生在高考的这根指挥棒下被动的学习,习惯了老师教什么自己就学什么,很少去思考为什么学如何学的问题。而在大学里,大多课程需要学生自主的学,老师讲的也是一些理念和方法,很多同学变得无所适从起来。(2)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在高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明确的,并且知识点大都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应用相对要少一些。进入大学后,大多专业既专且深,与本学科前沿的理念接近,面对这样一些转变,很多同学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起来。

第四,人际关系的不适应。现在在校大学生大多是90后,身在独生子女家庭,集万宠于一身。自我意识强,包容性差。大一新生突然挣脱父母的束缚,既有强烈的交友愿望,又不愿包容接纳别人的缺点。特别是不同地区、不同习惯、不同性格的同学生活在一起。一些大一新生产生了交往障碍。

第五,心理不适应。有的同学因环境、人际关系等不适应反映出心理不适应问题。如有的新生失落感、失宠感强烈,一经挫折和轻微的打击就会较长时间处在焦虑、自责的心境中不能自拔。特别是那些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对于学校、专业都容易产生失落感和不平衡感,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厌学情绪。其次,目前我国的城乡中学素质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村生源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城市学生面前会觉得自己见识浅薄,没有特长,从而心理失衡。

一个良好的开始,可以为大一新生在未来的大学学习中提供坚实的基础。大一新生入学适应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好坏。所以对大一新生进行入学适应性教育是必要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尽快摸清大一新生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了调查才有发言权,大一新生入校都有新生档案,或者辅导员可以自制一些调查表,尽快的摸清班级新生的情况,做好分类,特别是典型学生的教育。在大一新生入校的前两周是进行入学教育的最佳时间,教育者特别是辅导员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同学中去,对问题特别严重的学生进行疏导,让学生更加信任你。当然大一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有时需要一学期,有的甚至持续到整个大学生活

第二,生活适应性教育。不要直接就把大一新生当成了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武断的认为大学生度成年人了,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其实很大一部分大一新生在生活习惯、作息时间安排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时,这部分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不仅对学生以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还对宿舍管理、班集体建立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学习适应性教育。教育学生转变学习观念,由过去的依赖型学习观向自住型学习观转变,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改变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念,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幸福快乐的人。大一新生入校之初,就应在专业的心理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心理测评,掌握学生的大致情况,对一些典型情况应及时与导师、辅导员沟通,提出指导意见。建立危机干预、心理危机排查制度。对其中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同学,以及贫困生、孤儿、单亲家庭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爱。

总之,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工作,把这一工作做好,有利于我们后继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能为学生以后的大学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继岩.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探讨,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2]肖海涛.试论大学的适应和引导,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0,4

作者简介:

姚晓辉(1981.12),女,汉族,四川安岳人,四川师范大学,理学学士,从事大学生管理和教育、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育。

上一篇:韩国终身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教育立法的启示 下一篇:浅论小学英语语境教学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