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中的创新力培养

时间:2022-10-23 10:06:00

浅谈高中化学中的创新力培养

摘 要: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针对这一要求素质教育孕育而生。素质教育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化学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化学要学不仅仅是一些化学公式和知识,更要学的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不断创新的求知精神。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能力培养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创新是一种精神,对于化学来说挣需要这种精神的支撑才会走得更远。化学首先是一门实验学科,然后才是一门理论学科。可是在现今的环境下,我们中学化学就是为了考试能有一个好成绩,所以我们学化学很大程度是为了应付考试。分数的高低是衡量你化学学得好与坏的标准,我们暂时还不能完全改变这种应试教育下的现状,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学生对化学的需求,让学生学化学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分数,而是创新的能力,这才是真正使学生受益一生的东西。那么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就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

一、营造创新情境,培养创新意思

1、打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孟母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辞辛苦三次迁家,这个故事也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有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笔者在这里说的宽松的教学环境是指自然、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教师不是唯一的表演者,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学生可以被允许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这样可以打破课堂拘谨沉默的场面,使得师生之间可以像朋友一样交流,从而缩短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这也是变相地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意意思得到培养与发挥。

2、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人类进步的根源。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我们后世有螃蟹吃。瓦特发明蒸汽机不过因为他看到烧水时的情景感到好奇,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好奇之下发现了牛顿定律。。。。。。世界上一切的发明创造都源于人对世界的好奇。所以,人必须好奇,用好奇心去了解这个世界,去进步。而高中生正是一个好奇心旺盛的群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并利用好这一特征。

据调查,每年入冬以后,一些医院风湿门诊的痛风患者明显增多。痛风患者10月份的10%增加到11月份的20%左右,起主要原因是经常吃火锅的若急剧增多,为什么经常吃火锅会导致痛风呢?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3、巧妙设计问题情境

有疑问才会去思考,巧妙的问题能帮组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教师怎样才能有高水平的质疑技巧呢?肯定要对教学内容有较深的了解和充足的准备,在提问的时候要循序渐进,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有简入难,让学生有个缓冲的间隙。

二、挖掘动机,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培养。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且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1、严谨的创新态度

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虽然很多魔术表演中运用化学,但是这并说明化学可以乱来,可以瞎掰。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发现了溴,使得化学大师李比希后悔不迭。当时,在巴拉尔之前,法国一家化工厂将一瓶液体送给李比希,请他分析液体的组成。李比希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冒然断定瓶里的液体是氯化碘。当李比希听到巴拉尔发现溴的消息时,马上意识到他以前对那瓶液体的判断是不妥的,后经重新化验,证实其中确实是溴。本来李比希是可以早几年就发现溴的,但他的疏忽使他没能抓到这一机会。所以,做任何事,特别是科学研究,必须要严谨的工作作风。创新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合理的革新。

2、坚持的创新精神

革命人马克思曾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居里夫妇不断研究,发现了镭。就在这时,居里夫人的丈夫在一场车祸中不幸去世,但她没有消沉太久,又开始了实验,最终用最原始的手段从几吨铀中提取出了纯镭,得到了化学界的认可。许多化学家为了科学甚至付出了生命,化学其实也是一门高危险的学科,放射性元素,有毒气体等等都是化学研究的对象。所以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有意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结合学习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造发明的核心所在。但是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切不可能脱离教材或教学要求,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而是一群被要求全面发展的高中生。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必须结合具体的高中化学教材。

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都说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是假设在化学中出现如果会怎样呢?这就需要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了。比如小孩处于长个子的时期父母不允许喝可乐等碳酸饮料让你想到了那个学反应呢?碳酸饮料对于小孩长个子为什么有不会的影响呢?这就是考验学生的联想力。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去幻想,假如人类排放的氟利昂过多,臭氧层被破坏世界将会变得怎样?对于这类问题要加以肯定鼓励,也可以借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也是和观察密不可分的,只有让学生亲眼去看化学的神奇,才能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从而去创新。动手是高中化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最好证明。书本上的东西永远是书本上的,不经过实践永远学不到真正的化学,或者说学生会和化学这东西没有真正的感情。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知道碘遇淀粉会变蓝!可是你是否知道什么是蓝色?它是什么样的蓝色?和我们用的纯蓝墨水有何不同?其实实验并不是那么简单。以为书是什么!它说蓝色就是蓝色吗?有时我们会发现绿色或更深的颜色!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尽信书不如无书。

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实施创造教育,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觉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作为高中化学教师的我们愿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刘月.试析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网络财富.2009(09)

[2] 张翠确.化学创新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师角色的转变[J].中学教学参考.2009(35)

[3] 潘小蓉.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10(10)

[4] 朱强国.浅谈化学创新教育[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03)

[5] 陈夙翔.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08(05)

[6] 刁晓娟.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创新教学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06)

[7] 刘光胜.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4)

[8] 沈饶州.高中化学创新教育探索[J].新课程(教师).2008(01)

上一篇:高中数学如何突破思维障碍 下一篇: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实验编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