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评管理系统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设计

时间:2022-10-23 09:26:46

浅谈课评管理系统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设计

摘要:课评管理系统通过多媒体控制可以将教学现场教师视频、学生视频和主讲电脑讲义进行完美的切换和整合,并进行录制和直播。同时,评估人员可以在线观看任意课程的教学视频并实现在线评估,智能地完成评估结果的统计分析,是安防设备与传统软件相结合的全新应用模式。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课堂评估 在线教育 资源共享

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学校的听课和教学评估时仍然采用原始的方法进行,即评估领导和教师坐在教室后方进行现场听课和评估打分。这种听课方式存在耗费许多领导和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提前准备所听课程教案,提前布置教室里的桌椅,提前通知评估领导和教师安排好时间等诸多问题。另外该方式对于授课老师和教室里学生的现场发挥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水平难以充分发挥。同时,传统的听课方式往往是一次性的,不能将高水平的授课过程进行记录,无法让更多的学生看到其高质量的授课,费了很多资源。

1. 课评管理系统应用推广意义

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套基于视频存储的课评管理系统,能够将评估人员和讲课教室分离开,让参与评估的人员能够在非授课教室内实时观看授课教室里面的情况,避免由于听课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正常教学。如未能观看直播,评估人员还可以通过系统在线点播教师的课程录像,也可以了解其他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使评估人员对教师有全面的认识,保证教学评估过程的科学性。

2. 课评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2.1. 总体设计框架

视频课评管理系统包括:基础信息维护、标准规范制定、教学资源共享、课程评估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几个模块,各模块的功能设计如下:

基础信息维护:对与学校教学活动、评估活动等有关的校内外人员、各种类型的组织机构以及各班级课程表等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初始信息录入以及后续信息修改和更新等;

标准规范制定:制定数据抽取策略,定期从DVR或NVR等录像设备中抽取视频资料、教案资料和家庭作业等各类信息,并按相应的规则进行统一存储和分类汇总,形成多维展示平台;针对学校具体情况以及各类课程的不同特点设计课程评估问题以及相应的评估模板,供评估人员使用;

教学资源共享:作为统一展示界面,提供课程录像、教师教案和家庭作业等信息的观看和下载等服务,并提供给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管理的权限;

课程评估管理:提供课程评估依据,实现实时和在线课程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形成最终报表;

系统管理:通过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身份认证等功能保证教师、学生、评估人员等不同角色的人员可以登录系统完成各自的工作,并通过安全管理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2.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2.2.1. 基础信息维护模块

基础信息维护模块通过对教学相关的组织、人员、课程等基础信息的管理,为其他模块提供数据服务,保证课程评估和教学资源共享管理的各个环节可以在系统内实现。包含组织机构、人员信息、课程表等内容的维护。

2.2.2. 标准规范制定

标准规范制定模块通过与NVR等硬件设备的对接,将所有录像资料从NVR存储中按特定的规则抽取至存储中,并按指定策略将其进行分类汇总。为满足课程评估需要,在此进行课程评估元素管理,并为不同类型的课程制定不同的评估模板。

数据抽取规范是实现自动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该功能设置将对NVR中录制的课堂录像资料进行管理,制定对应的数据抽取规则,定时将NVR中的数据抽取出来进行统一管理,并根据上述文件命名规范统一对文件重命名。

除数据抽取功能外,系统标准化管理还包含:命名规范定制、评分元素管理、评估模板管理等内容

2.2.3. 教学资源共享模块

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录像视频资料和课件文档资料都在此进行统一管理和集中展示,如上图所示的教学资源共享模块功能模型由课程教案、随堂录像、视频点播和家庭作业等四个主要方面组成。

2.2.4. 课程评估管理模块

学校可以通过此模块内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评测评估(技术指标内容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修改),通过远程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估,以提升教师的各项教学技能,从而使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2.2.5. 课程评估流程

综合功能模型设计与实际业务场景,我们提出如上图所示实现课程评估管理的总体思路,具体评估流程包含:登录认证、课程评估、数据分析、评估结果四个步骤。

2.2.6. 系统管理模块

通过系统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对系统的全面管理,包括用户群体、用户权限以及系统的登录认证方式等基础应用管理,并通过备份策略和安全策略实现对教学资源及系统自身份的安全保护。

2.2.7. 流媒体服务

视频播放功能是课评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没有它就无法实现视频资料的在线观看,也就无法实现在线课评功能。由于视频播放技术相对成熟、且与系统中其他功能相对独立,故将其设计为服务组件,供各个功能模块调用。系统流媒体服务提供包含:点播、广播、智能流等功能。

智能流,是指在不同类型编码方式的基础上为多种不同带宽提供适合的影音质量。多种不同速率的编码保存在一个文件或数据流中,播放时,服务器和客户端自动确定当前可用的带宽,服务器提供适当比特率的媒体流,如果客户端连接速率降低,服务器会自动检测带宽变化,并提供更低带宽的媒体流。如果连接速率增大,服务器将提供到更高带宽的媒体流。使用智能流方式播放时可以实现关键帧优先,音频数据比部分帧数据重要。智能流技术能够保证在很低的带宽下传输音视频流,即使带宽降低,用户只会收到低质量的节目,流不会中断,也不需要进行缓冲以恢复带宽带来的损失。

2.2.8. 报表服务

报表服务通过采用成熟的报表服务产品,提供基础的数据统计分析、报表展示等相关的操作,具体包括:

从数据库中抽取原始数据,并按各种教学目的对其进行汇总分析;

提供各种报表模板的定制服务;

提供打分服务,并能将此分数以相应格式进行统计;

提供页面内容按不同规则排序展示的服务;

提供柱图、饼图等多种形式的报表展示服务;

提供Excel、Word、PDF等多种格式间的转换服务。

参考文献:

[1]苗逢春《我国未来5年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推进和实施关健》,2000年9月.

[2]朝永奇、姚春玲《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回顾、展望及应对策略》,2003年8月.

[3]白梅《关于网络教育中资源建设的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2月.

上一篇:浅谈“90后”新兵教育管理工作的“三部曲”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部队装备管理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