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时间:2022-10-23 09:24:59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改革,首先要从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上改变以往的课程学习的观念,要让学生知道“健康第一”。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我们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想方设法让学生有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当然,在我们的工作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可是我们并不畏惧困难,我们要共同努力,发挥社会的动力,把健康带给每一个人。

关键词:体育课改 健康 观念

一、发现问题,寻找困难

体育教学作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越来越受到家长及学生的重视。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社会多方面偏激的误解,使得人们对体育这个学科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对学校体育整体观念的认识仍然处在很低的社会意识层次上。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自身实施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场地和资金不足的限制。这是多数学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各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展开。

2.思想意识转变较慢的限制。国家在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地方上仍然偏向于应试教育,重智育轻体育的意识突出。

3.体育器材的管理较差的限制。有些学校压根就没有专业体育教师,更不用说管理了。一些学校的器材残缺不齐,跑道坑洼不平,仅有的器材也基本上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

4.体育教师队伍的限制。青黄不接成为各个学校基本现状,甚至于有些小学校都分不到年轻的、专业的体育教师。

(二)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作用

1.“升学第一”。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为在各级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断地让孩子们上补习班、兴趣班,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有个好点的工作,能让自己有点个人爱好,往往却忽视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正是因为这些家长们这些陈旧观念,才给我们的体育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影响了体育教学的革新。

2.“分数第一”。这个跨时代的问题,至仍然能够当成一个课题去研究、去解决。我们不能完全把责任推给家长,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有很多的因素阻碍着体育工作的进行,孩子们要时间、学校要教学、教师要成绩、家长要名次、老一辈的要营养、社会要安全,那么请问时间还能不能在给我们第25个小时?如果有,那么我们体育学科只要那一小时。

3.“智育第一”。我记得前段时间语文学科加强了阅读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孩子们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是应该有更好的智育去面对这个先进的社会。

4.“体育第一”。每天一小时给我们体育学科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训练中有了明显的进步。可是试问一下:有哪些学校能够真真正正的把一个小时交给学生锻炼身体?在日常的课程中,又有哪些学校一节体育课也没耽误过呢?

(三)部分学校自身体育观念的落后

体育教学不单单是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它还有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比如德育、智育、美育等,当然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学更注重的还是前者。人们普遍认为体育无非就是跑跑闹闹、跳跳蹦蹦的游戏,但有谁会从提高全民素质的角度去认识一下这个问题呢?一个广场舞带动了全国人民的锻炼热情,那么只有广场舞才能真强体质吗?它也有很多的不足,也有很多的争议。因此,要想更有益的、科学的、健康的增强体质,需要我们自身要有这种意识。只有我们更新观念,才能极大地带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改变现状,解决困难

(一)树立思想,寻找突破点

作为体育教师而言,首先要建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利用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了解及掌握基本的运输技能和简单的训练科目,让他们学会正确的、科学的锻炼方法,并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毅力,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之目的。

(二)改革教学,寻找着手点

开始上课到准备教学,传授新知再到学习巩固,我们延续了多年的传统模式需要改变了。这种教学具有极强的目的性,组织形式枯燥死板,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体质差异,完全注意到学生的思想情绪。这种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时间,更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没有自己兴趣的培养,只是一味地听从教师的安排。新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这一现状,着手于未来,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体育,喜欢锻炼。那么,我们还需要要求学生什么呢?

(三)关心学生自身发展,关心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教材、课堂成为了传统教学的三剑客,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学麻木,学生无趣成为了每堂课的“中心思想”。课程的改革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硬性规定,需要教师用心去完成。例如,学生体质素质测试,教师不能只是测试,要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再如,特殊体质学生,教师更应该了如指掌,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更是为了学生的安全。我们还要观察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

(四)角色互换,完成教学目标

在课堂中,我们要把学生放到首位,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角,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充分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按照体育测试的成绩掌握每位学生的学情。针对体质较差的个别学生教师要多关怀、多鼓励,给予他们信心,帮助他们成长。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一言堂,不要居高临下的指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的作用服务于学生,要学会组织、学会引导、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创新,真诚地和学生玩到一起、学到一起,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五)教法灵活,学习成愉悦

所谓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法不定法,它没有具体的方法,我们在课程当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及手段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学生的兴趣,为了制定的教学任务,为了学生增强体质,一切方法,只要是健康的、安全的教学方法皆要为我所用。

三、社会关注,共同努力

思想意识形态的提高我们可以循序渐进,体质体能的训练我们可以日积月累,但是我们并没有完全解决现状,我们仍然面对这很多的困难需要社会的广大关注,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才能解决。

1.各校的专职体育教师不多。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学质量降低了很多,课改的进程也减慢了不少。

2.教师专业的业务培训。课程改革是国家的总体目标,我们需要及时的学习、交流,把握好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改善教育行为,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3.落实学校的场地及配套器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许多地方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十分不足,造成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缺乏。

总之,教育不单单是教育部门、学校、教师的行为,更多的是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希望我们为了学生今后的健康携手共进。

参考文献:

[1]雷贤宇.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6).

[2]黄勇群.初中体育教学理念的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责编 张宇)

上一篇:浅析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策略 下一篇:绥化市北林区私立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