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工艺

时间:2022-10-23 07:46:15

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工艺

【摘要】对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工艺进行探讨,结合6千伏交联聚乙烯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工艺,介绍了6千伏交联聚乙烯电缆结构、作用及其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工艺的具体要求,提出了提高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工艺以保证电缆整体使用寿命的方法。

【关键词】电缆结构;中间接头;制作工艺;试验要求

某输油单位6千伏配电线路中电缆线路有3.6千米。在城区改造施工过程中,该电缆被挖断,为保证线路畅通,需要制作电缆中间接头,电缆中间接头制作中操作工艺非常关键。在此对6千伏交联电缆结构、中间接头制作工艺和制作注意事项等作以分析介绍。

1.电缆结构

电力电缆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即导体、绝缘屏蔽层和保护层。导体即电缆线芯,采用多股圆铝线或铜线紧压绞合而成。其表面光滑,避免引起电场集中,防止挤塑内半导屏蔽层的半导电材料进入导体,极大地阻止了水分沿纵向进入导体内部的可能性。绝缘屏蔽层包括:内外屏蔽层、铜屏蔽层及主绝缘。保护层包括:内衬层、钢铠、外护套。内衬层和外护套所用材料一般均是聚氯乙烯(PVC),它们与钢铠配合能起到防止绝缘层受到外力损伤和水分的浸入。

2.电缆中间接头制作

电缆中间接头制作类型很多,下面以应用较普遍的热缩式电缆中间接头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2.1 施工准备

2.1.1 主要材料:电缆头附件及主要材料由生产厂家配套供应。并有合格证及说明书。其型号、规格、电压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2.1.2 辅助材料:焊锡、焊油、白布、砂布、芯线连接管、清洗剂、汽油、硅脂膏等。

2.1.3 主要机具:喷灯、压接钳、钢卷尺、钢锯、电铬铁、电工刀、克丝钳、改锥、大瓷盘。

2.2 作业条件

2.2.1 电缆敷设完毕,绝缘电阻测试合格。

2.2.2 作业场所环境温度0℃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严禁在雨、雾、风天气中施工。

2.2.3 施工现场要干净、宽敞、光线充足。施工现场应备有220V交流电源。

2.3 制作工艺流程

设备点件检查剥除电缆护层(外、内护层及铠装)剥除铜屏蔽及半导电层固定应力管压接连接管包绕半导带及填充胶固定绝缘管安装屏蔽网及地线固定外护套试验送电运行验收。

2.3.1 设备点件检查。开箱检查实物是否符合装箱单上的数量。外观有无异常现象。

2.3.2 剥除电缆护层,剥除铜屏蔽及半导电层。如图1所示。

2.3.3 压接连接管:电缆中间头制作时用导体连接金具将电缆两端线芯连接使电缆线芯导通。

2.3.4 包绕半导带及填充胶:在连接管表面缠绕半导带,并与两端内半导屏蔽层搭接,保证内半导屏蔽层的导通性,用填充胶填充该半导带层,厚度不小于3毫米以恢复主绝缘的绝缘特性。

2.3.5 固定绝缘管:将复合管在两段应力管之间,由中间向两端加热固定,并在复合管两端台阶处包绕防水胶后在防水胶上包绕半导电带,两端分别与铜屏蔽层及复合管半导层搭接来恢复外半导屏蔽层。

2.3.6 安装屏蔽网及地线:将铜丝网与接头两端铜屏蔽层绑扎焊牢使两端铜屏蔽层连通,并用地线旋绕扎紧芯线,两端在铠装上扎紧焊牢,并在两侧屏蔽层上焊牢以恢复电缆接地(如果要求将电缆屏蔽铜带与钢带分开接地,则地线在两侧屏蔽层上扎紧焊牢后再用内护套管将电缆内护套恢复,再用钢带跨接线将两端铠装连接)。

2.3.7 固定外护套:然后安装热缩外护套管或金属护套管)。金属护套及密封套管安装好后,电缆的保护层就得到恢复。

2.3.8 试验和送电运行验收:测量绝缘电阻:主绝缘绝缘电阻交接时不小于2500MΩ.外护套与内护层绝缘电阻不低于0.5MΩ/kM(用5000kV兆欧表)。优选交流串联谐振耐压试验,2.5U0时间5min(或60min)。试验合格后,核对电缆相序,做好送电前的安全检查。运行过程中加强电压、电流的监视。

3.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注意事项

电极边缘处的沿面放电往往比介质层的击穿更容易发生。所以现场电缆中间头制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电缆剥切

要注意剥切一结构层时不能伤及其它结构层,以免对日后安全运行造成隐患。剥切时要注意:剥内衬层时不可伤及铜屏蔽;剥铜屏蔽时不可伤及外半导屏蔽层,铜屏蔽不可松带,切断处不可翘起尖角;剥外半导屏蔽层时不可伤及主绝缘;剥主绝缘时不可伤及线芯。外半导屏蔽层要倒45度角,且用细砂纸打磨;主绝缘要削铅笔头并使内半导屏蔽层外露适当长度,以便线芯连接管两端内半导屏蔽层搭接。

3.2 线芯连接

中低压电缆中间接头的连接一般采用压接法。如果压接管内径与导线线芯配合不当,空隙过大会使接头电阻值过大,正常运行时产生高温高热易造成主绝缘老化击穿。连接管、线芯表面的棱角、毛刺若不打磨光滑易造成电场集中引起尖端放电击穿。

3.3 清洁

交联聚乙烯电缆头制作对清洁工作有严格要求。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要用专用清洁剂清洁电缆接头表面,尤其是在焊接地线后的三叉口处,更应认真地清洁余留的焊渣及使用喷灯后留下的积炭,另外也要注意操作,不要戴有杂质的不干净手套,如天热流汗更要注意,以免手及脸上的汗水沾染到电缆附件上,确保制作过程的每道工序都保持清洁。

3.4 应力处理

电应力控制是中高压电缆附件设计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电应力控制是对电缆附件内部的电场分布和电场强度实行控制,也就是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得电场分布和电场强度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电缆附件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5 台阶处理

电缆剥切后,外半导屏蔽层与主绝缘表面会存在一台阶,要将外半导屏蔽层切断处倒45度角并用细砂纸打磨光滑,这是应力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

3.6 密封

密封包括两层含义:一要防潮,二要避免气隙的存在。每相复合管两端及内、外护套管两端都要密封填充密封胶,达到有效防潮。热缩管件包敷密封金属部位如连接管、金属护套时,金属部位应予加热至60-70摄氏度,才能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

以上几个问题现场工作中都是相辅相成的,每道工序都是互相衔接、互相影响的,我们要把它们作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来看待。

6千伏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基本结构是一定的,电缆中间头制作时参照安装说明,只有做到按照工艺规范要求施工,那么电缆中间接头的质量就能满足长期安全运行的要求。随着电缆制造技术的提高,新工艺及新技术会在电缆中间接头制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应随时注意新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史传卿.电力电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丁德忠(1974—),男,管道储运公司鲁宁输油处助理工程师。

上一篇:电力变压器套管的故障分析及处理 下一篇:基于AN8026变频器高性能电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