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西洋菜

时间:2022-10-23 07:28:00

别以为美国只有汉堡包、炸薯条,没有正经的饮食文化。全美国各大书店里,最让人眼馋口馋的就是“CookingSection”,那烹饪书柜上的硬皮精装菜谱,抽出任何一本来都会让你食欲大增。而且那菜谱写得比小学课本还通俗,比组装家具说明书还细致,每道程序都有图片说明,看得我烹饪瘾大发,于是就捧回了两大本菜谱。

那天我挑了个好日子打电话给同事格:“咳,今天晚上你们来吃我做的法国菜。”

不料那边没有动静。我鼓足勇气继续说;“今天我要做法国菜,肉、虾、作料都买好了,菜谱也详细研究过了。”

格慢慢吞吞地问:“你买了量具吗?”

什么量具?愣了片刻才意识到,这菜谱上对菜料、作料有明确的定量,盐1/3茶勺、苹果3/8盎司,半寸绿葱四小段……可是我们中国人做菜从来没有这么繁琐,那菜谱总是这么写着:油热三分,倒入清炒片刻,加盐少许、酱油数滴,注高汤酌量,闷煮某时光……格跟我学过做中国菜,经常纠缠于“少许、数滴、酌量、片刻”之类的,最后终于没有了信心。

格说:“不买量具做什么饭菜?而且不要图便宜,要买就买套尺寸齐全、5/6和7/8尺码都有的那种。Cup上的刻度也要细致才行。”

有了菜谱、量具和闹钟,我才知道烹饪过程的疲劳。我看了菜,连忙看量具,然后再看菜谱,再看闹钟,还要时时记住已经到了第几程序,连调整火候时也要弯下身来看清刻度……一个多小时谨小慎微下来,已是大汗淋漓。不过真要感谢那些量具和精细菜谱,那天我初示身手,居然做了个八九不离十,不仅色香几近完美,而且最不容易掌握的口味这一关也让我闯过来了。朋友们吃完连连夸奖:“没有想到你还有这等本事。”然后又纷纷述说他们妈妈做的哪种菜肴让人难以忘怀。我也想起,几次去美国人家做客,那些主妇主男们好像都能折腾出和饭馆差不多的几盘汤菜来。原来并不稀奇啊,不过就是这么个看了菜谱再看量具、看了量具再看闹钟的过程。

清洗盘子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几个月前回国探亲时一位出租司机的抱怨:“那些交通警察们罚款没有章程可循,高兴了30元,不高兴200元。我觉得要是他们有明文规定,清楚地列出什么样的错误罚款多少,出租司机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怨气了。”我不禁叹气:真像是“盐少许、酱油数滴、高汤酌量、闷煮片刻”呀!

上一篇:遗落在古城那深深的遗憾 下一篇:5000元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