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研究

时间:2022-10-23 07:18:2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研究

【摘 要】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教学在专业设置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困难与问题。对此,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专业设置;预警机制

伴随着国内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许多院校不得不采取各种途径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受社会主体市场经济与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选择高职院校时,会充分考虑该院校的专业设置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成为了体现核心竞争力与吸引生源的重要反映。与此同时,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建设中,专业设置也是其核心内容,专业如何设置、如何定位、如何预警等都成为高职院校教学道路上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所提出的,它主要是指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应用,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中也需要奉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到教学育人的长远、持续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来说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

首先,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院校的经营管理不同于普通企业,用更简单的话来说,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办学年数,全球排名前100位的大学都是百年院校。因此,从院校生存的角度而言,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设置有助于高职院校的长久办学与发展。

其次,可持续发展理念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出发点与目标。在教育体制改革与院校扩招的背景下,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这必然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是学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踏板,院校的教学水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院校能否设置合理、科学的专业。在社会经济日益腾飞的今天,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问题上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那么学生在入学时所选择的热门专业,当其毕业时就会成为所谓的冷门专业,从而导致其就业无门的窘境。

最后,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保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出现方向性的错误。有时候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会因个人主观情绪、突发事件等因素导致专业设置出现方向性与原则性的错误,这时若没有正确的理念与方法加以引导,这一专业就会陷入前后进退两难的窘境。对此,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以长远发展为中心,有助于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出现错误时,帮忙予以纠正。

二、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

正如前面提到的,专业设置的是否合理关乎到高职院校的招生、教学以及学生的就业。在目前艰难的就业形势下,建立“招生-教学-就业”的专业设置预警机制非常有必要,它有利于学校动态的调整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益。然而,在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对专业的定位不明确,导致设置后出现了教学培养难以推进的困难。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的问题出现了两方面的缺陷,一方面,专业设置出现滞后的现象。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其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否能跟上时代步伐是保证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如果专业设置过于陈旧与滞后,那么既会影响学生的就业,也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不前。现阶段,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上,本着现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来设置专业,而不考虑该专业的设置需要经历3-4年的教学培养,这导致了专业设置容易出现滞后的问题。另一方面,国内一些高职院校表现出与专业设置滞后恰恰相反的特点,即专业设置过于“时髦”。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带动下,国内教学受到了西方教育理念的熏陶。因此,许多高职院校不顾当前国内的实际情况,一味地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学实际,从而造成了专业设置过于“时髦”的局面。

第二,专业设置过程中缺乏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考量。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对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培养中应该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培养目标。简单来说,高职院校的教学培养目标应该综合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即培养知识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对专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明显缺乏了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考虑。从相关调查来看,当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达到复合型人才的数量远远不够,大约80%左右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认为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还欠缺,这无疑表明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的缺陷。

第三,专业设置过于一尘不变,缺乏动态的调整与变动。对高职院校来说,专业设置是一件辛苦而又繁琐的事,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在设置好相关专业后,就缺乏了调整的动力,忠于现有的专业格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变动的频率非常之快,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保持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对专业教学、专业培养不断改进,才能形成学生与院校的双赢格局。

三、解决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中要加以完善与解决,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保证高职院校的长久办学。

首先,加强专业设置定位。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要达到内外部的平衡,当然要想把握好这两部分的均衡不是很容易,这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并不断根据社会的发展进行修改调整。

其次,要转变陈旧的专业设置理念,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才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在专业设置的问题上要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发展与院校自身的发展。一方面,要相互沟通交流,协调并进,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其办学质量、人才培养水平。另一方面,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进一步认识到不仅技术型人才是培养目标,研究型人才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对于构建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输送有着巨大的意义。

最后,建立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不是一尘不变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懂得调整与变通才能处于行业发展的前列。因此,各高职院校要建立起自身的专业调整机制,根据要素的变动来随时调整专业的设置与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吴志鹏,杨雪冬.浅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2]徐伟.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

[3]余娟.系统论视角下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影响H素[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上一篇:手机电池性能测试及方法探讨 下一篇:贮木场选材设备与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