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动漫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时间:2022-10-23 06:16:38

内蒙古动漫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不仅开始形成良好的动漫创作环境,而且在动漫创作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已基本形成了导向正确、结构合理、题材多样的动漫创作现状。内蒙古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内蒙古发展民族动漫文化产业,最大的优势便来自于浓厚的文化根基,这也是其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动漫产业 民族文化

在整个中国动画史的发展过程中,以内蒙古为题材所创作的民族动画,为中国动画的辉煌增添丰富的色彩。我们有印象并且社会影响较大的连环画作品有:《嘎达梅林》、《勇士古诺干》、《草原血战》、《马头琴传奇》、《蒙根花》都是内蒙古丰富精神生活的写照,浓郁的民族文化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草原英雄小姐妹》、《海力布》、《奇异的蒙古马》、《马头琴的传说》、《乌兰、其其格》、《苏和的白马》、《高娃》、《勇士》等动画作品,也向人们展示出了内蒙古浓郁的风土人情,其中美丽的故事传说,鲜活的生活场景,为全国各族人民所喜爱。

一、内蒙古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创作方面,近年来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动画业自身的发展,各动画机构相继制作出一些题材多样,寓意深刻,画面优美,风格独特的优秀动画作品。从目前大量动漫作品的创作中,我可以看到以下几方面的创作趋向,首先,作品大都倾向于短片和艺术片创作,其中大部分以创作科研为主要的创作目的,作品中更多关注的是作品的审美取向和对艺术品质的探索和追求,作品多为3-5分钟的实验性艺术短片。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多样,个人意识和个性风格突出,创作者极力将自我意识的宣泄和表达作为作品的创作旨归。其次动漫的创作形式也有所变化和突破,在目前的动画制作中,内蒙古已基本摆脱了传统单色填涂的创作方式,开始介入到计算机二维和三维的动画创作和研究领域之中,并形成了剪纸,蜡笔,水墨,泥塑等多种制作形式并存的创作景观。再次,在艺术短片的创作中,部分动画作品开始向民族文化的深层进行深拓和开掘,不仅与本土的文化生态所契合,还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在人才培养方面,随着国家对动漫产业的政策扶持,我区从2000年开始,便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筹建了以本科为起点的电脑美术专业,轰轰烈烈的拉开了内蒙古动漫人才的培养先河。2003年正式建立动画专业,并向全国招生。与此同时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电视台节目制作中心创办的《动漫驿站》,及各种动漫培训机构都陆续开始了对动漫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同时内蒙古动漫网、内蒙古动漫游戏协会,内蒙古动漫卡通协会也相继成立,并发挥了组织、宣传、激励和教育的积极作用。

在展览交流方面,随着政府支持的不断加大,学术交流也进一步提高。2007年在呼和浩特市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上,专门设立了动漫展区,展示和宣传了内蒙古自己的原创动漫作品,并产生了如《祈愿》、《寻鱼记》、《草原雄鹰》等优秀获奖作品。2008年7月9日,由文化部中外交流中心、中国动画学会创意发展中心、内蒙古动漫产业研创发展中心、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由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首届全国民族题材动漫产业研讨会暨首届中国大学生民族原创动漫作品大赛在呼和浩特市锦江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阿凡提国际动画公司董事长曲建方教授、中国动画协会,文化部中外交流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中央美院动画系,北京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等来自全国各地动漫领域的专家学者到会,为我区的民族动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会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单学文宣读了《关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建立“内蒙古动漫产业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的批复》。同意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建立“内蒙古动漫产业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2009年7月,第六届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初评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举行,经过初步筛选,共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211部作品进入了本届艺术周的初评,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内蒙古动漫创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而且还拓宽了内蒙古动漫发展的艺术思路。2009年10月30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科协等部门联合主办的“东联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动漫展开幕,这是继2008年十月的第二次动漫展,本届展览有内蒙古成吉思汗投资集团、东联影视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动漫驿站、内蒙古动漫游戏协会等40多家企业及院校团体参展,近千幅动漫原创作品参会展示,同时动漫高峰论坛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近几年一系列关于动漫创作的交流展览,不仅展示出了内蒙古近几年的动漫作品,宣传了内蒙古的民族文化,而且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展映,为动漫创作、产业发展搭建起了合作交流的平台,为内蒙古动漫的产业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目前内蒙古动漫产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已经有了一些公司开始涉足动漫行业,如内蒙古江格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国家的孩子》、《江格尔》,内蒙古安达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制作的《巴拉根仓传奇》,内蒙古伊克赛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草原豆思》等,内蒙古电视台节目制作中心也成立了“狼来了动漫” 创作机构,并创办了《动漫驿站》栏目,该栏目生产了《西游狂想记》、《二愣子》等动漫作品,《趣味和尚》系列作品运用当地方言,结合动画夸张变形的表现技巧,不仅深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特点,而且还反映出本地区质朴、幽默的生活气息。《西游狂想记》是对名著《西游记》的大胆改编,人物形象刻画丰满、生动,故事内容更加地大胆创新,以戏谑的方式对原著进行了消解,以平民化、幽默化、夸张化的艺术手法对原著进行了重构,作品不仅幽默有趣而且贴近生活,得到了广大青少年及电视观众的喜爱,上述一系列动画作品的产生,不仅扩大了内蒙古动漫创作的影响,而且还在满足我区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内蒙古动漫产业的发展优势及思路

对于发展内蒙古动漫产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在动漫创作中应扬长避短,发挥内蒙古的区位优势,积极利用自身有利资源,开拓进取为动漫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奠定基础。

首先,从民族文化的优势方面来看,内蒙古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多样的民族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人文景观,其博大的人文资源和优秀的文化传统、独特的文化风貌与民族的精神内涵,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财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动画《花木兰》,《功夫熊猫》都是取材于中国题材的成功动画作品,都得到了世界市场和的观众认可。所以,只有立足于文化,立足于民族,我们才能真正创作出品味独特、民族意识浓烈、内涵深厚的优秀动漫作品来。

内蒙古发展民族动漫文化产业,最大的优势来自于浓厚的文化根基,这也是其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要实现内蒙古自治区动漫产业创作开发和生产能力跻身于全国前列,关键在于充分发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作生产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鲜明民族风格特色的国产动漫精品。因此,加强对民族题材动漫产业的研究,大力发展民族题材动漫产业,是内蒙古动漫发展的当务之急。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发展内蒙古民族动漫文化产业,应依托民族文化产业链来促进其快速发展,我们应将群众耳熟能详的民族题材作为重点进行全面开发,同时结合本地其他文化产业优势,通过良好的渠道与商业运作,来进行社会经济的融合性发展,从而形成完整而有成效的产业链条,增强其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加大民族品牌的建设力度。

其次,从内蒙古的故事传说和文化符号来看,无论是故事题材、神话传说、还是符号形象等各个方面,内蒙古都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大草原、蒙古包、安代舞、蒙古袍等等,都是动画角色的符号原型。内蒙古不仅有着漫长丰富的历史,还有着动人凄美的神话传说,这些都可以转换成动漫创作的素材,尤其在动漫形象的创作中,蒙古族特有的服饰服装,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都很切合动漫创作中,简洁生动,自由开阔的创作特点。

虽然历史文化和故事传说在动漫创作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不能违背动画的创作规律,不能直接把历史或故事传说生搬硬套在动漫的创作之中,而应该把握动画的创作规律,创作出即符合历史又有所提升和超越,即符合生活又有所提炼和升华的动画创作思路。不拘泥于传统,回归于动画本身,从而体现出想象的丰富性和表现的多样性,这样才不会仅仅为历史文化所左右,为故事原型所左右,才能创作出既符合历史,又符合动画创作规律的优秀动画作品来。同时,我们要培养和加强将民族文化转化为动画作品的能力,不能生硬的吃历史饭、吃题材饭,简单的将原有的民族故事转换成动漫作品,生硬的照搬历史故事的原貌,不删不减,这样的作品只能走向历史和消亡,而不能成为贴近生活、具有鲜活生命的优秀作品。所以在动漫创作中,将文化转化为动漫作品或动漫剧本的能力应该得到加强,应该加入时代的特征、加入想象的元素、加入“童趣”的真朴,还要加入智慧的感悟。只有将民族文化与动漫文化相结合,这样的民族文化对于动漫来讲才是鲜活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并具有可挖掘潜力的文化。

最后,内蒙古有着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场地,从而可以吸引相关的动漫制作机构来进行创作和生产,以此来减少动漫的制作成本,增加企业的收益率。近年来,内蒙古已培养出了大量的动漫人才,但内蒙古的动漫创作企业相对数量较少,且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导致了大量的人才外流。所以,我们要加强在内蒙古建立动漫产业集群的思路和想法,这样才能加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只有人才的大量汇集,才能为高质量、高水平的动漫作品制作生产做好准备。进而要提高宣传,增加优惠政策,以此来吸引区外的动漫生产厂家的入住,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动漫的创作和生产,还可以提高内蒙古动漫的竞争优势,并可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而提高内蒙古本土的动漫创作水平。尤其是培养出的蒙古族学生,他们都是土生土长,既了解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又掌握动漫的创作规律和制作技术,他们一旦能留下来,投身于民族题材动画影片的创作,那么内蒙古动漫发展将会迎来又一个美好的春天。

虽然内蒙古在发展动漫产业的过程中具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我们仍然与经济发达的省市存在着差距,如发展时间短,基础设施薄弱,配套设施建设不足,消费市场还未形成等问题,还需要得到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与帮助。所以,只有在全区动漫创作及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探索和共同努力下,内蒙古动漫才会有一个健康和广阔的天地。

本课题受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科学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3]奎曾:《草原文化与草原文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4]董恒宇、马永真主编:《论草原文化》(第一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5]吴团英:《草原文化研究初探》,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11月12日。

[6]宋生贵:《塞上风景》,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6月版。

[7]刘红旗:《关于大力发展内蒙古动漫产业的思考》,《北方经济》2008年 18期。

[8]牛森主编:《中国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第一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作者简介

杨利民(1981-),男,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讲师,硕士。

上一篇:赏析影片《大笑江湖》看幽默话语的生成机制 下一篇:浅析张艺谋电影的符号化意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