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不应抛下法制化

时间:2022-10-23 06:14:51

市场化不应抛下法制化

最近几年,市场化成了股市里最流行的一个词汇,也是监管者最主要的监管方法之一。尤其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更是把市场化当成了灵丹妙药。在最近几年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中,市场化是最主要的思路。即便是在今年6月7日证监会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里,市场化仍然是最主要方向。而在9月13日证监会举行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内部座谈会上,市场化改革仍然是最主要的精神。

应该说,市场化确实是中国股市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不过,市场化改革不能孤军深入,它必须与法制化建设相配套。实际上,市场化与法制化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向前发展的两个轮子,如果二者缺其一,那么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就是跛行的,就不是一种健康发展的状态。而这种跛行的结果,就是对广大投资者利益的损害。

实际上,最近几年中国投资者是为这种片面的市场化、为中国股市的跛行付出了代价的。最明显的一点,就体现在“三高”发行上。出于对市场化的片面追求,中国股市的新股发行完全沦为了“三高”发行。如新股发行价格最高达到了148元,新股发行市盈率达到了150倍,超募现象更加普遍,并且大量的募资都被这些IPO公司闲置在了银行里,或用于投资理财。不仅如此,面对“三高”发行带来的一夜暴富的巨额财富效应,诱发IPO公司包装上市盛行,而这些IPO公司完成新股上市后,随即出现业绩变脸,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受到严重损害。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参与各方对市场化进行了误读,以为市场化就是自由化,就是无政府主义,将市场化根据各自的意愿来进行解读。另一方面,就是市场片面追求市场化的结果,在法制化建设并未跟上的情况下,让市场化孤军深入,从而导致中国股市的发展没有了法制化的保驾护航。最明显的就是作为资本市场根本大法的《证券法》自2005年以来已有8年时间未进行修改了,而这8年正是中国资本市场飞速发展的8年,也是市场化旗帜高高飘扬的8年。可以说,目前的《证券法》已明显不适应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了,更不能为中国股市的发展保驾护航。其最主要的表现有两点。

首先是不能对当前中国股市的证券犯罪行为进行严惩。如在目前市场化发股的背景下,面对“三高”发行带来的巨额利益诱惑,造假上市公司不乏其人。如今年遭到证监会查处的造假上市公司就有绿大地、万福生科。但由于《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发行人不符合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已经发行证券的,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因此,今年证监会对绿大地、万福生科两家公司的查处基本上就是挠痒痒。《证券法》的上述条款甚至对欺诈上市者起到了保护作用。

其次是不能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如今年的“8.16”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虽然证监会对该事件及时地作出了查处,对光大证券作出了“史上最严厉的处罚”,但对广大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却是空白。虽然证监会建议投资者通过民事诉讼来保护权益,但由于高院并未出台市场操纵行为对投资者进行赔偿的司法解释,因此截止9月22日,投资者的并没有得到法院的受理,投资者要得到赔偿目前看来十分渺茫。

也正因如此,目前中国股市的市场化进程有必要放缓,有必要等一等法制化进程的脚步。

上一篇:有关“188种梦境”的豪柏大酒店 下一篇:东南迎“东风”重组福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