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的和谐数学课堂

时间:2022-10-23 06:01:32

我理想的和谐数学课堂

摘 要: 和谐的教育呼唤和谐的课堂,理想的和谐数学课堂是师生关系融洽、能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师生思维碰撞的课堂。

关键词: 和谐数学课堂 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习兴趣 积极参与 思维碰撞

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成为初中数学和谐课堂改革的必然要求。以下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对和谐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

一、 和谐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

和谐的数学课堂应该呈现民主、自由,充满关爱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情愉悦,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会被压抑。大量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情感活跃时,感知比较敏锐,思维比较深刻,想象比较丰富,反之,学生情绪消极时,智力迟钝受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自己的愉悦情绪和热情鼓励毫不吝啬地传给学生,师生互通情感,互相尊重,彼此信任,这是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心理环境。为此,老师要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往往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赞许的微笑,一次鼓励的点头,发自内心的称赞都会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一个和谐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数学课堂,就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事实证明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带给课堂教学全新的视角。

二、 和谐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学习兴趣,使学生视学习为乐事,才有可能使学生乐意学习。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如果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这样的课堂不是和谐的课堂。有句话说得好:“好学之,不如乐学之。”在学习《角》这节课中,我是这样导入的:

有三名运动员在不同的位置射门,你觉得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的可能性最大?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的可能性最小?

当这个问题和画面呈现在同学们面前时,教室里很安静,同学们注意力很集中并积极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位同学说:“中间的运动员视线开阔,他进球的可能性最大,左边的运动员视线最不开阔,他进球的可能性最小。”接着我问:“运动员视线的开阔程度由图上什么来决定?”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由图上角的大小来决定。”接着就自然地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学习角的概念,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大小及换算。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一开始就吸引住了学生,达到了我预设的目的。事实上和谐的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呈现的问题和画面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和谐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

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来衡量,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和谐的数学课堂关键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讲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展开与折叠》时,我要求每个学生课前准备一个正方体,目的是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学片段:(投影显示)

你能设法把正方体展开后得到右边的平面图形吗?

①剪一剪 ②议一议 ③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如何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成指定形状的平面图形,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你能设法把正方体展开成其它平面图形吗?

经过观察、操作、讨论,同学们将不同的展开方式展示在黑板上,最后归纳出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11种:

显而易见,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主动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归纳,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四、和谐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碰撞的课堂

数学教学及学习活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和深化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不断碰撞。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下面举例说明。

例题:如图C(1,0),C与y轴切于原点,过A(3,0)的直线与C切于点D,交y轴的正半轴于点B,求直线AB的解析式?

本题的解题思路是:要求直线AB的解析式,就要求出点B的坐标;要求点B的坐标,就要求出OB的长度,本题可以用解直角三角形、相似、勾股定理求出OB的长度,从而求出点B的坐标,进而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以上三种不同的解法可以促使学生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同学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这种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促进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深度加深,开阔度放宽。和谐的数学课堂必须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总之,和谐的数学课堂是师生关系融洽、能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师生思维碰撞的课堂,是一种美的课堂,更是一种境界的课堂。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重视交流展示,构建高效课堂 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