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时间:2022-10-23 05:04:51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时,为了让学生弄清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前我先带领学生到街道十字路口看汽车、摩托车如何有秩序地运行。有些人对红绿灯视而不见,我让学生自主思考:如此危险,此种人是知险而行,还是不知其险呢?这样做的危险性有多高?如果你想打谁就打谁而不负责的话,这社会将变得怎样?学生在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中既学到了知识又联系了社会生活,使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保护自我”时,围绕“我与社会”,我提出了一个假设:假如你被犯罪分子恐吓、绑架,你怎样对待他?这时同学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互相谈论,设想创造出更多新颖的“保护自我”方案,最后全班58人竟提出了40多种解决方案。这样大大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别出心裁”“独领”,这也正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绝好途径。

培养学生的忍耐力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当前不少中学生脾气比较暴躁,忍耐力较差,时常因为一件小事或一句不中听的话就纠集同学打架。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以“宽容”为主题展开讨论。教育每位学生都有一份宽容的心对待自己的同学,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共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时,为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建议同学们以“八荣八耻”为对照,对自己思想品德上的优缺点来一个大检阅。例:有没有严重的自私自利思想,在能够帮助同学的时候却冷漠以待?只有让学生明辨是非、善丑与荣辱,才能把青少年培养成具有崇高追求的社会义新公民。

培养学生的竞争力

德谟克利特说过:“不敢同冠军较量,就永远争不到冠军。”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在充满竞争的时代,政治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敢于参与竞争、接受挑战的意识。教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八课“竞争合作求双赢”时,利用学生攀比好胜的心理,我设置了学习量化管理细节,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德育上进行竞争比赛。在班上我给每位学生按实际情况分类加分,力争让大部分学生加分。按要求每天背书达标者加1分,小测验有进步者积2分,思想觉悟较差、不参与比赛者扣1分。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都你追我赶地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培养了正确的竞争观,使其人格得以不断完善。课后学生明白,参与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避免产生自卑、焦虑心态。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中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更重视自我形象,追求自我完善。优秀生的处境较为优越,因而,有的优秀生在认识上容易发生偏离,常会过高估计自己而造成盲目自信,狂妄自大,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利己主义严重,使自己脱离同伴。因此,对优秀生存在的缺点,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勤提醒,多引导,“响鼓也须重锤敲”。2007年我班的叶X豪、石X凯同学,成绩优秀,但自私自利思想严重,不愿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为此,我经常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作一分为二的分析,勤于反省。平时引导他们写日记,让他们反思“我是谁”“我的优点与缺点”等类似的问题。这都不失为自我解剖,自我认识的好形式。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最终认识了自己,从此做事不再自以为是,立志要做“四有新人”。

诚然,素质教育的践行方法多种多样。每个教师、每门学科对践行素质教育的作用各不相同。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必须要守住自己的阵地,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在践行素质教育中对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作用,使思想政治课在新世纪焕发出新的光彩。

上一篇:命题作文审题技巧浅谈 下一篇:寻找知识的共因促进知识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