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差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

时间:2022-10-23 04:32:06

浅谈差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小学生一旦对某件事物感兴趣,一定会很快进入角色,比如玩电子游戏,但小学生一旦对一门学科失去了兴趣,那一定是很糟糕的事情。特别是对数学这样相对枯燥的学科来说,一旦失去兴趣,更是那一培养。但我认为只要教师有一颗爱心,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充满信心,是可以让学生树立自信,重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认真的探索总结,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师爱,是让学生树立自信的沃土

爱心是希望之花,信心是成功之源。学生学习成绩差,除先天智力低下外,还有许多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要常怀慈爱之心,爱学生如爱子女。要关心学生,对学生的一枝一节要了如指掌,才能找到差生的“病原”所在。

在中途接任小学五年级时,我班有一叫姗姗的学生,她从来数学学习都很差,她就是觉得数学难学,甚至对数学失去了信心,此每次作业总是不做,面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找曾教过她的低年级的教师,了解她在低年级的学习情况,得知她父母离异,生活经常无人照管,成绩一直很差。了解了情况后,我耐心的给他做思想工作。我对她说:“你爸爸妈妈都夸你是个好孩子,邻居们也都称赞你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女孩。实际上,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同学们也都很希望你能和大家一起毕业,老师也希望你能从头开始。”她被感动了,对着我哭了,并发誓今后一定认真努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上课经常多提问她,她有点滴进步,就进行表扬,并帮助她从低年级的基础补起,数学作业经常进行面批,并指导她进行订正。她也逐渐树立起了学习的信心,在毕业考试时,数学也居然考80多分。

由此,我深有体会,作为教师,只要对学生有一颗爱心,经常关心、爱护学生,找到学生成绩差的真正原因,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就能从根本上转变差生。

二、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学习的快乐

“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 (苏霍姆林斯基语)。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并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作业认真”、“计算巧妙”、“更上一层楼”等,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三、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钥匙

如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从小故事、小幽默等来导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有机会,尽量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事 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来掌握所学知识。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圆的面积、半圆的面积,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演示,从面让学生得出结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这样一道相遇问题:“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0千米,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20千米处与乙车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学生在解这道题时感到无从下手,于是,我请两位同学分别从教室的一端向另一端出发,一个学生走得快,另一个学生走得慢,并请走得快的学生到达教室的另一端时立即返回,再同走得慢的学生相遇。这时,我问学生,这两个同学他们一共走的路程是教室两端距离的几倍?走得快的学生比走得慢的学生共多走多少路?这样,学生很快能求出答案:(40+30)×[ 20×2÷(40-30)]÷2=140(千米)。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素质差别、学习成绩入手,以学生个体为教学对象,进行个别化的分层教学。

(1)目标分层。教师应首先确定与各层次学生可能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为基本目标,是共同性目标,全体学生必须做到。在此基础上,设置选择性的发展目标,中、高层次的学生基本达到,低层次学生尽其可能。即教学目标做到“下要保低,上不封顶”。同时,要鼓励每个层次的学生不断努力,在达到本层次目标后向高层次目标迈进。

(2)作业分层。在教学了新课后,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实际,选择相应的练习题,有共同性的必做题,有选择性的提高题和发展题。实行分层练习,异步指导,抓住中等生,兼顾优生,照顾差生,以优带中,教师重点辅导差生,提高练习质量。并做到必做题当堂批改,选择题和发展题课后批改。使有余力的学生能增加食粮并吃饱。

(3)分层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在同一段时间里的学习中都能较顺利达标的学生进行组间流动,并随着学生学业的变化,使得学生能根据能力选择学习进度,使得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

《云朵上的小房子!》

海门市货隆中心小学六(3) 钱高洁

辅导老师:赵丹丹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输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与保护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