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P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设计

时间:2022-10-23 04:29:45

基于ASP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设计

提要本文阐述了一个利用当前较流行动态网页编程技术开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现代教育和心理学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际需求,笔者对这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进行了合理的设计。

关键词:ASP;心理健康;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能想像”,这句名言深刻的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20世纪九十年代末到2005年初,我国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约7部有关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在这些政策文件的指引下,各个高校都在不断地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2008)指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从总体上看是好的。但是,在新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普遍增大,而且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所以各教育部门必须引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由此产生一种新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学生在网上可以进行心理测评、诊断和咨询等活动。因此,高校应尽快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最佳网络环境。

正是在以上背景下,笔者通过对该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探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素质教育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理念支柱,它是以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主要精神,注重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思想。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举措。

建构主义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关键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即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方式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支持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动性。本系统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主动建构知识的网络平台。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其开展需要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指导。系统的基本功能仍是教育,所以,系统设计需要在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整个开发过程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传递和控制的过程,它需要信息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

三、系统开发过程

1、需求分析。在系统构建研究层面,李更生提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应该包括网络专家咨询系统和非专家网络信息教育系统两个子系统;石学云提出完善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平台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与评估、心理咨询与治疗三大主要功能模块;陈文干等提出网上在线心理咨询系统和专家型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识系统是不能分割的。通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际调查,笔者确定了系统的总体功能框架。系统包含四个功能模块:心理健康知识园地、心理测试、心理互助论坛和心理咨询。

2、系统设计。心理健康知识园地:本模块是整个系统的入口,它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系统。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前台页面主要有心理辞典、心理门诊、心理文摘、青春物语、大学生心理和大学生职场栏目,学生可以按日期、最新排行和一周排行方式查看各类信息。后台管理员可以对心理信息进行管理,及时更新前台页面的内容;还可以对管理员信息及其权限进行设置,以保证网站数据的安全。心理测试:该模块是研究的重点,学生可以注册、登录、修改密码、进行UPI及其他心理测试、查看测试结果。教师可以定期心理测试,来测评学生某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查看UPI测试及其统计结果。UPI是为及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健康调查表,简称“大学人格问卷”,由学生基本情况、60个单选题、附加题三部分构成。此模块的UPI测试功能会记录学生的UPI作答情况,教师能查看学生的详细作答情况,这正是系统的特色之处。教师进行如下步骤:添加测试名称添加试题生成测试申请审批通过,学生才能使用某个测试。学生注册完成后直接进入UPI测试,测试完毕立即能查看结果,然后转入测试主界面。当学生再次登录系统时就直接进入心理测试主界面,即每个学生参加一次UPI测试。心理互助论坛和心理咨询:这两个模块分别以非实时、实时方式为师生提供一个心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3、系统实现。ASP是一种动态网页开发技术,它是微软公司开发的Web服务器端脚本环境,其代码内嵌在html标签中,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利用VBScript或JavaScript脚本语言编写ASP应用程序。服务器处理ASP页面的过程如下:客户端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HTTP请求服务器分析、判断该请求是否为ASP脚本应用,若是则自动通过ISAPI调用ASP.DLL,ASP.DLL从文件系统或内部缓冲区获取指定的ASP脚本文件,并进行语法分析、解释执行最终的处理结果以HTML格式通过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采用WindowsXP+IIS+Dreamweaver8+Access作为ASP应用的开发环境。这套组件都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它们具有极好的兼容性,从而能保证系统运行稳定。

心理知识园地中六个栏目的实现是类似的,其中,“心理辞典”栏目信息呈现的关键程序代码如下:

sql="Select top 6*from tb_News where Style=‘心理辞典’ order by IssueDate desc"

rs.open sql,conn,1,1

While Not rs.Eof

%>

[]

’,‘详细内容查看’,‘width=630,height=400,scrollbars=yes,toolbar=no,location=no,status=no,menubar=no’)">

If len(rs("Title"))>11 Then

Response.Write(left(rs("Title"),9)&"...")

Else

Response.Write(rs("Title"))

End If %>

Wend

rs.close

Set rs=Nothing %>

计算UPI得分并进行UPI结果分类的关键程序代码如下:

upigrade=cint(q1)+...+cint(q60)- cint(q5)- cint(q20)- cint(q35)- cint(q50)

sql="select*from upiscore where userid="&userid

set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s.open sql,conn,3,2 ……

temp1=cint(q61)+cint(q62)+cint(q63)

temp2=cint(q8)+cint(q16)+cint(q26)

if upigrade>=25 or q25="1"or temp1>=2 or q64"" then

rs("upitype")="A"

rs("upiresult")="有明显心理问题"

elseif(upigrade>=20 and upigrade

rs("upitype")="B"

rs("upiresult")="有较轻的心理问题"

else

rs("upitype")="C"

rs("upiresult")="心理健康"

end if

……%>

四、总结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成功开发了一个基于ASP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笔者进行了详尽的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经系统测试,师生普遍反应系统流程清晰、操作方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

网络作为现代科技的结晶和信息社会的产物,具有两面性,我们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使其更好地为大学生教育服务。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在武汉大学召开[EB/OL].

www.省略/webgate/CmdNewsDetail?newsId=7611,2008.4.

[2]钟志贤.深呼吸:素质教育进行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4.

[3]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信息不对称下的医患关系分析 下一篇:AK公司原材料仓储管理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