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谈话节目形态的界定\创新

时间:2022-10-23 03:54:27

浅析电视谈话节目形态的界定\创新

摘 要: 伴随着我国传媒间竞争的加剧,如何在电视实践中不断捕捉变换着的电视形态,如何高屋建瓴地抓住电视节目形态的细微变化,提出一些可资借鉴的学术见解,并能指导电视节目实践,成为当今广播电视学术上十分关注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 电视谈话节目; 形态;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139-01

电视谈话节目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个节目样式,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都在开办此类节目,尤其是地方台,通过模仿、借鉴、移植、嫁接等方法,甚至采用克隆、照搬的方式上了不少电视谈话类节目。由于缺乏对电视谈话节目形态的本质认识和了解,缺乏对电视谈话节目的科学界定,盲目模仿、照搬,使相当一批谈话类节目缺少个性和特色,生命力不强,抗击打能力差,不是半路夭折,就是骑虎难下,处于举步维艰的尴尬地步。本人尝试运用孙宝国先生《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的基本观点,以通化电视台的《心桥》栏目为例,浅析电视谈话节目形态的界定、创新。

电视谈话节目的英文界定是“电视交谈的展示”。港台电视同行则形象的叫它“电视脱口秀”。电视谈话节目一般应有固定的谈话场所,有相对固定的节目主持人,应设置现场嘉宾和现场观众,围绕一个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展开。按照这一要求,2002年4月,通化电视台开办了《心桥》栏目,由于得到了观众的热情支持,栏目一直开办至今,在省内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总结栏目多年来的创建经验,借鉴众多电视谈话节目的成功经验和公认形态,笔者认为电视谈话节目的谈话场所,可以固定也可不固定;主持人仅会节目主持,节目就远远不够了;设置的嘉宾和观众可以在现场也可以不在现场。为了达到预期传播效果,一期标准意义上的电视谈话节目应具备这样三个条件:谈话为主,不能主次不分;主题明确,不能喧宾夺主;策划严密,不能照本宣科。

一、直接互动的谈话

谈话类节目,谈话是谈话类节目最本质的形态特征。谈话的功能是沟通,沟通的目的是理解。谈话是人们相互交流最有力的方式,不沟通就不能理解,不理解就无法和谐。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没有任何一种形式比谈话更普遍,更直接,更有意义的方式了。俗话说:“车不推不走,话不说不透。”如今建设和谐之中国,首先必建民主自由之社会。古代君王尚知:“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同志也说过:“要让人家讲话,天塌不下来。”要让人说话,要敢于搭台让人谈话,创造最为人性化的交流方式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

以往,由于传媒手段落后阻碍了人们的某些交流方式。如今,广电传媒的技术进步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谈话条件,在电子和数字技术的保障下,电视谈话节目具有了符合电视原本的传播状态,使得节目形态丰富多彩。可以从听觉和视觉多感官来满足人们的人本要求,可以满足并延伸人们面对面交谈,甚至可以电视传媒的方式和异地、他国的人们谈话,突出了人类生命本身的质感,体现了人的自身价值。

新型的电视谈话节目形态进一步强调了电视谈话的直接方式和互动方式,讲求的是平等的交流,追求的是广泛的参与,不是一对一,而是一对众;不是一言堂,而是群言堂。通化市新改版的通化电视台《心桥》栏目就是按照这一理论要求,充分强调了受众的参与性。在增加嘉宾的基础上,增加了特邀嘉宾;在增加电话参与的基础上,增加了短讯参与和网络参与,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社会讨论、监督政府行政、评议政风行风。

二、完整具象的传播

电视直播谈话节目可以保留谈话的完整性,电视录播谈话节目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删节以保证它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专家提示:“电视谈话节目以直播或直播形态的录播,完整地保留或基本保留了现场的人际互动情景,全方位的展示了谈话过程中的语言、性格、心态、氛围,形成一种完整、具象人际传播的势态。”

以通化电视台《心桥》栏目为例,该栏目已经做了400多场的直播,每一场直播都是完整的,它真实地记录了谈话的全过程,相同和不同的观点、相同和不同的心态、相似和不相似的思想感情、相近和不同年龄间对话都完整、真实、具象地展现在了现场观众和广大电视受众面前。

三、真实自然的流露

电视谈话节目保留了谈话的完整性,真实、具象地展现了主持人、嘉宾及现场观众的风貌,使公众和个人实现了有机的融合,这种电视聚集起来的力量是其它传媒无法企及的。孙宝国先生说:“当它与人联系或者是传达信息时,它是被一个个的家庭所收看的,电视已成为人们家庭中的一员,激荡个性,让人自身得到充分的展现,是电视体现其成员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电视谈话节目为个性的自然流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真实自然的流露是对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要求,在电视谈话节目的这块土壤上生长更多的应该真实和自然。通化电视台《心桥》栏目理念:面对面的交流,心和心的沟通,要充分展现这一理念,即可让谈话轻松一些,自然一些,实在一些,真实一些。

孙宝国先生认为:“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信息是个人的,观点不论偏颇与否,但它是“我”的声音,这就让信息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在整体上,这个观点笔者是持赞成态度的。事实上在电视谈话实践中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这里有主持人基本素质问题,有主持人现场调动把握的问题,也有嘉宾和现场观众选择、互动问题,更主要的是谈话主题选择和谈话导向把握问题。

四、真情实感的碰撞

通化电视台在做《心桥》栏目时,常常会碰到一些观点完全不一致的情况,上线的政府职能部门和观众之间,嘉宾与代表观众或代表社会层面的特邀嘉宾之间常出现针锋相对。当然,也常常出现和谐的碰撞。通化电视台第56期《心桥》栏目中,面对市人大代表年年提议要求解决靖宇山一带老百姓吃水问题,市有关部门领导毅然承诺: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立即着手解决。工程开工时,正值春寒,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徒步勘察地形,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现场敲定工程设计方案。通水那天,居民们感动的落下热泪,他们奔走相告、笑逐颜开,许多群众趴在水龙头上久久不愿起来。饮不尽的沁人心脾甘泉水,道不完的党和政府为民情。

实际上,这是一种个性化的自然流露,是有其社会基点的。人们的个性化情绪表露是社会性的情绪体现。人们的语言大都是独立的,个性化的,这是由于个人的身份、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经历、学识的差异所决定的。在观点的交锋中流露、表现出来的矛盾和碰撞实际正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的一种直接的反应。这种个性的流露具有普遍性,很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我们知道,在社会中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是不尽相同的,“角色定位”是社会分工专门化和分众化的结果,尊重和反映这种差异其实也是传媒工作者的一个责任和义务。从谆谆教诲到娓娓道来,从正襟危坐到轻松谈笑,从高高在上,到平和、亲切、自然,也是传媒角色转变的一种体现,更是电视节目形态演进的一种表现。

五、诸种手段的运用

电视谈话节目现场好像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上面不仅集合了众多的人物,各色的角色,也集中体现着现代电视传媒的手段和功能。

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视谈话节目能够使谈话的现场,色彩纷呈,斑斓耀眼。通化电视台过去在做《心桥》栏目时,也就是电话打入、现场回答、主宾对话等简单手段。最近一两年,电视台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增加了大屏幕,开通了电话互动平台、短讯互动平台、多媒体互动平台、字幕即时播出等现代化手段。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手段,使现场大屏幕展示,前方记者链接,场内外对话变成了可能,最重要的是因为有了这些手段诸种信息的运用变成了现实,使得电视谈话节目现场变得异常活跃,异常丰富,使得电视的现代传媒功能彰显得淋漓尽致,使电视节目不仅实用而且非常好看。

上一篇:中职学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 下一篇:刍议单位犯罪中各种刑罚的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