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青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探析

时间:2022-10-23 03:41:55

中央苏区青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探析

在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至于中央苏区,这里是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①在这广袤的红色大地上,作为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重要喉舌的新闻出版业如火如荼,2009年《江西苏区图书出版物研究》指出出版的图书就有542种,2011年《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报刊图史》研究表明各类报刊达到了312种。近年来,研究中央苏区新闻出版的文章亦不少,本文则聚焦青少年儿童新闻出版进行探析。

概 况

中央苏区青少年儿童新闻出版如雨后春笋,对于战争思想动员和苏区文化建设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具有很强的战斗性和知识性。

1.新闻通讯

苏区各报刊重视对青少年儿童典型的报道,号召广大群众向先进典型学习,如1934年出版的93期《青年实话》,在专栏中刊登了《一区少先队牵制敌人一师》的报道,现存于苏区博物馆。此外,《少先队三升米运动的初步检阅》、《做二十万双草鞋送给红军哥哥》、《儿童到火线上进行收捡子弹壳》等新闻非常有影响,刊登在各大报刊。诸多此类典型性和时效性强的新闻通讯,在当时具有浓郁的革命鼓动色彩和斗争气氛。

2.刊物图书

《时刻准备着》是我国中央一级革命儿童组织的第一个指导性杂志,其前身是共青团刊物《青年实话》的儿童专栏。随着儿童运动的高涨,苏区中央儿童局决定单独出版。其创刊号在1933年出版,、陈丕显等同志经常为它写稿,办得很有特色。其他较有影响的有《加紧准备大检阅画报》、《赤色儿童》、《红孩儿》、《少年先锋》等。中央苏区出版的教育图书主要有识字、算术、自然、地理、历史等,同时还包括苏维埃政治教育读物,内容朴素,浅显易懂。

发挥的作用

中央苏区青少年儿童新闻图书独树一帜,十分重视从德智体各方面进行培养教育,为促进苏区儿童运动高涨做出了贡献,从而增强了红色报刊图书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1.为基础教育提供教本,使青少年儿童文化素质得以普遍提高

苏维埃政府在根据地创建之初,就注意发展教育文化并出版教本。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说:“很多不识字的女孩子,现在能写得很短的信以及标语之类,发行各种革命的教本《儿童读本》、《工农兵读本》等,但各县自编的仍有。”

“早上天气冷,屋子上有白的霜,水田里有白的冰。太阳出来了,霜和冰一晒,就变成水来了。”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段,简单易学。苏区出版的新闻图书非常符合实际教育状况,使青少年儿童文化教育生活化,素质得以普遍提高。

2.为武装斗争鸣锣开道,使青少年儿童成为苏区有力的生力军和后备军

中央苏区的报刊档案里,宣传青少年儿童英勇斗争的每一篇报道,都是火辣辣的,充满战斗气息,如《动员一千二百少先队员到少共国际师去》的报道,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红军在前线奋战的英雄事迹,富有强烈的感染力,给中央苏区青少年儿童以很大的教育和鼓舞。在扩红运动中,少共中央儿童局还编了一首歌并刊登在机关刊物上,这种宣传鼓动还真有震撼性,正如陈丕显在《红色中华》撰文所言:“仅福建省就宣传鼓动了1052人当红军,河田区某乡村儿童不用一天就动员了8个群众当红军。”1933年春,中央苏区出现了少先队团员整连、整排武装上前线的感人场景。由此可见,青少年儿童成为苏区有力的生力军和后备军,中央苏区新闻报刊的宣传功不可没。

3.为土地革命摇旗呐喊,使青少年儿童成为苏区建设的一支尖兵力量

《少共苏区中共局关于少先队工作的决议》指出在经济的生产的战线上,少先队应表现他的积极性后,青少年儿童报刊积极响应,《武阳区儿童团捡肥料的业绩》迅速报道了少先队员组织热烈的春耕运动,并提出了“每个队员多栽十把禾,多栽十棵棉,增肥增效”的口号,众多此类报道提高了队员最大限度的劳动热忱。《赤色儿童》还重点动员儿童多帮助大人施肥种地,号召队员积极开展合作社运动。在根据地建设拥粮运动中,青少年儿童成为一般工农群众之模范,在拥护苏维埃政府肃清反革命的活动中,少先队不但担任站岗放哨等勤务,还主动参加政治保卫工作,使青少年儿童成为苏区建设的一支尖兵力量。

带来的启示

1.重视教育,呼吁从儿童抓起

1933年,中央苏区发起十月儿童入学运动,陈丕显创作一首《消灭文盲歌》刊登在《时刻准备着》,要求儿童团采用“突击日”、“儿童周”的方式,向苏区儿童宣传读书识字的好处。由于苏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少年儿童新闻报刊的宣传,各乡村先后出现建设列宁小学的高潮,小村联合办学,大村独立建校,对适龄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使苏区基础教育取得巨大的成就。经调查统计,到1934年,中央苏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51%左右,与统治时10%的入学率相对比,成绩显著。苏区的少年儿童在校园里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学习军事知识、劳动知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2.顺应形势,开展青少年儿童思想工作

苏区青少年儿童报刊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利用各式各样的媒介和手段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发挥报刊图书的有效宣传作用。在文字宣传品中,有各种报纸、刊物、墙报、传单、漫画,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且根据读者年龄层再分成不同类型以适合读者。编者一方面积极帮助小读者识字读书,一方面又顺应形势,就地取材,趁热打铁地进行思想教育。在“一切为了扩红”口号提出后,江西省儿童局机关出版了宣传刊物《加紧准备大检阅画报》,主要任务是推动苏区青少年儿童运动的深入发展,使青少年儿童成为苏维埃建设的生力军。

3.有的放矢,内容和形式具有针对性

党在长期的思想教育中取得了很多经验,如“对症下药”、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讲的思想教育的针对性问题。②针对读者对象是青少年儿童,一是尽量使用当地群众的口语,让报刊的文字通俗易懂,比如《时刻准备着》使用趣味性文稿,包括歌谣、识字游戏、故事等。二是坚持图文并茂,广泛刊登宣传漫画等绘画作品,注重图的运用。曾说过,共产党员若真想做宣传,就要好好想想文章是写给什么人看的,读给什么人听的。因此,采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办报,是苏区青少年儿童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新闻报刊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

注释:

①:《在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97页

②徐柏才 张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2期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讲师)

上一篇:发行:报纸的生命线 下一篇:邸报的“影子记者”和“调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