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报纸的生命线

时间:2022-08-20 02:35:12

发行:报纸的生命线

加强发行队伍的力量,是扩大发行、提早发行时间,办好报纸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订阅了几份当地的报纸,但很少有早晨及时送到的。今夏比去年夏天晚了一个多小时,个别时候更是中午甚至傍晚才把报纸送来。据报道,杭州、南京、南宁也有早报迟发现象,遭到读者吐槽。这引发笔者关于报纸发行的一些想法。

记得笔者上世纪50年代在上海念书的时候,《解放日报》能够做到在上班时(早8点)到达读者的案头。《新民晚报》则要求在人们下班的公交车上读到报纸。虽然那时报纸印数少,但偌大个上海,能够做到按时发行确实不易。

笔者到《新疆日报》工作后,尽管汉文报只有4个版,但由于还有其他三种少数民族文字的报纸,印刷任务艰巨,再加上技术落后,给出报带来诸多困难。争取按时发行,成了报社的一项重要工作。报社提出发行工作“一条龙”的思路,编辑部是龙头,其他各个环节,环环紧扣,务求提早发行时间。领导亲自抓,还选择了一位责任心强的人员,一个个环节催促,尽量保证按时发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报业突飞猛进,特别是进入市场的都市报崛起,印刷发行量猛增,报纸编辑印刷技术大有改进,发行工作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发行体制突破计划经济时期邮局独家发行的局面,形成邮发、自发、邮发自发合一的多渠道发行新格局。由于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报使出浑身解数,提前发行时间,扩大发行量,为报纸的竞争增添重要砝码。如《广州日报》提出“比太阳更早,比昨天更好”,《楚天都市报》和《今晚报》登楼上门投递,得到读者的青睐。

重视报纸发行,首先需要真正弄清发行的重要性。新闻学家徐宝璜在其《新闻学》中说:“一报之销路与其生命大有关系。”《中国大百科全书》指出,报纸发行是“报纸编辑出版后发送给读者的手段”。没有发行,就没有读者。因此,可以说,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

报纸“内容为王”,与“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吸引人的内容,报纸就发行不出去;反之,发行渠道不通畅,送到读者手中的时间太迟,有好的内容也白搭。不要迷信“酒好不怕巷子深”,报纸办得再好,读者不能及时看到,长此以往,他们还会买账吗?

我国报纸的发行工作参差不齐。总的来说,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日本报纸是以上门发行、及早送报打开营销局面的。《读卖新闻》等主要报纸建立了“宅配制度”,保证凌晨5点到6点之间将报纸投进住户家中。《读卖新闻》每逢雨雪天气,发行员还将报纸装进塑料袋送入订户信箱,给读者留下良好的印象。日本报纸之所以占据世界发行量的榜首,其先进的发行工作功不可没。

在美国,报业发行已经从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实行网络化管理,个性化服务,报纸订阅方式十分灵活。《纽约时报》读者订阅方式有多种选择:每周订七天;每周订周一至周五;仅订星期六;仅订星期天;仅订星期六和星期天。而《费城问讯报》的订阅方式则更为灵活,读者甚至可以选择订阅每周中星期一至星期五任何一天的报纸。

我国报纸长期存在“重采编,轻营销”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有不少变化,但问题仍然存在。不少报社的发行部门很小,人才短缺。这与美国等国家差距很大。以《旧金山记事报》和《旧金山观察报》合办的报业公司为例,2500人中,1200多人直接参与报纸发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报社,发行人员地位不高。尤其是那些编外发行人员,工作非常辛苦,冬天风雪交加,夏日酷热难耐,发行人员都要将报纸送到千家万户。但是他们待遇低,一些报社对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难处很少过问。本来发行人员最容易接触到读者,可以得到反馈信息,但目前发行人员的工作只是简单的“投递”,没有与读者互动。因此,加强发行队伍的力量,是扩大发行、提早发行时间,办好报纸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互联网的竞争等原因,西方报纸发行量已出现下滑,这进一步提醒我们:在提升报纸内在质量的同时,千万要把握住发行这条生命线。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新闻系教授)

上一篇:第三代企业家媒介形象分析 下一篇:中央苏区青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