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在经济持续回升中加快转型升级

时间:2022-10-23 03:28:17

努力在经济持续回升中加快转型升级

新的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把握大局、注重统筹,突出重点、注重特色,改革创新、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实施产业提升、改革创优、城乡互融、民生普惠、平安建设五大工程,强化党建保障,努力经济持续回升中加快推进产业和城市的转型升级,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充分利用好、发挥好鹿城作为温州中心城区的优势,牢牢把握“在发展中转型、以转型促发展”的原则要求,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一是优先发展服务业,促其加速提质。巩固提升城市商贸业,抓好五马商业步行街的拓展延伸工程,整合五马、大南门、欧洲城三大城市中心商圈,实现优势互补;继续规范提升纱帽河女人街、江滨路咖啡酒吧街、温州大道汽车街等特色商业街,培育发展铁井栏童装街、大南步行街,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能力。加快发展新型城市经济,完善鹿城总部经济园一期配套设施,引导企业投入运营,启动二期工程建设,为总部经济集聚提供重要平台;抓好财富中心、世贸中心、万鹰服饰创意园、华威软件园等重点楼宇资源,推进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创意经济发展;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中介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业,促进二、三产业互促共进;实施城区“退二进三”工作,在吴桥工业区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黎明工业区、原鹿城工业区“退二进三”,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利用旅游集散中心、温州的品牌效应及商务旅游资源等优势,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营销和服务,大力推进都市休闲旅游经济发展。二是优化发展制造业,促其集聚提升。加快推进中国鞋都、轻工产业园、藤桥服饰工业园等重点园区的建设,优化工业发展平台,加快企业入园步伐,尽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着力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实施制造业提升计划,改造提升鞋革、服装、烟具、剃须刀和眼镜等五大传统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高效先进制造业转变;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污染防治力度,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三是培育发展都市型农业,促其生态高效。充分利用我区农村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优化农业布局,按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发展蔬菜、花卉苗木、林特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培育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业,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拓展。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扶持“农家乐”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大力实施改革创优工程,增创率先发展新优势。坚持把改革创新和改善服务作为两大抓手,突出重点,加大力度,以改革求突破、增活力,以服务优环境、提效能,力争再创发展新优势。一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围绕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涉及的要素供给、市场准入、发展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创新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城区“退二进三”机制、健全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机制、创新行业协会职能作用发挥机制、健全税收社会化征管机制、完善特色产业共性技术服务机制、创新建立行业人才服务平台机制、创新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机制、创新重点建设规范化管理机制等,形成全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工作格局,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励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再创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另一方面,强化服务力度。创新行政服务方式,着力提升行政效能,依法规范审批事项,推进网上审批工程建设,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创新服务企业方式,在强化逐个企业服务的同时,把服务重心逐步从传统的一企一策、点上扶持转到搭建发展平台、强化整体提升上来,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产学研对接等平台,为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为企业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环境和公共服务平台。

大力实施城乡互融工程,增创一体发展新优势。在抓好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升级,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城区发展,提升龙头带动力。加快330国道鹿城仰义至双屿段改建、沿江城市防洪堤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和滨江商务区、林宋组团等重要功能区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抓好康乐坊、城西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提升,加强以道路交通秩序、城市卫生环境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生活品质,努力打造山水特色和文化品位相结合的现代城区;积极推广数字化、精细化城管,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城区发展从规模扩张向功能提升、内涵提升、品位提升转变,进一步提升核心城区的品质。另一方面,以更实举措推进农村发展,增强基础支撑力。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创新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推进“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区西部农村水、电、路等建设,扎实推进戍浦江河道整治工程、七都标准堤塘等“515”防洪保安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旧村改造和农房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强化农村公共服务,统筹推进农村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发展,推动形成方便农村生产生活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和谐的农村新社区。

大力实施民生普惠工程,增创全面发展新优势。坚持民本理念,始终把发展民生事业摆在突出位置,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持续改善社会民生,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现代化学校创建活动,继续深化集团化和特色化办学,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启动“卫生强区”建设,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管理,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强化乡镇、村居医疗设施和卫技队伍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文化事业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居文体活动室、图书室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文化精品创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的平台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努力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工伤、生育、失业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开展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探索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健全完善城乡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机制,加快安置房和廉租房建设,扩大受益覆盖面,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水平。三是进一步完善为民办实事机制。牢固树立民本理念,按照“实施时间短、项目见效快、惠民范围广”的原则要求,认真负责地筛选好民生实事项目,细化方案,分解责任,狠抓落实,确保每年都能办好几件为民实事,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更多群众,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大力实施平安建设工程,增创和谐发展新优势。牢固树立“稳定第一责任”意识,顺应群众对安全、安宁、安定环境的向往,继续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努力建设安定有序、和谐和美鹿城。一是着力破解维稳难题。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对黑恶势力、“两抢一盗”等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完善打防控一体化体系建设。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继续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活动,继续实行“挂牌办理、结案销号”制度,调处化解问题,预防和减少矛盾发生;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全面铺开“网格化”管理,强化对群租型居住出租房、高层建筑等重点领域、重点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安全事故。二是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创新联动联创工作机制,使部门和街道乡镇之间实现上下左右的无缝对接,以条条和块块的平安,促进整体的稳定。建立健全信息收集研判、排查预警、调处联动、应急处理和责任追究等各项工作机制,使平安建设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年”建设活动,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完善维稳信息网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扎实推进法治建设。突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强化监督、加强教育、基层民主等重点,进一步创新法治建设新模式、新机制、新内涵,确保法治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上一篇:实施五大战略 推动温州科学发展 下一篇:努力开创大桥时代舟山现代化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