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实习生掌握规范采血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10-23 02:35:46

临床护理实习生掌握规范采血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 临床护理实习生对于采血关更好的把握,以及其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的意义,以便以后能在护士的岗位上快速的适应。方法 分析临床护理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习和掌握采血之前的相关注意事项,并且把握好采血关对于辅助检验时进行检验结果的保证,顺利进入护理岗位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果 护理实习生了解并掌握血液的采集过程中采集到正确的血液标本是保证最终检验的结果准确的一个必要的因素。结论 检验结果本身作为引导医生做出患者病症的正确诊断以及治疗的重要依据,护理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习采血,把握好采血关对于检验师更好的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能更好,更快的适应护理岗位。

关键词:采血;护理实习生;临床;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本身无疑是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的。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检验设备在临床检验当中的不断应用,检验师的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因此实验室的检测水平也在不断的得到提升。但是要想得到更加准确的检验结果还应该在整个检验过程的每个环节当中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1-3]。对于检验结果的分析中以及分析后两个环节,检验科本身已经有了较为规范而且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并且在室间和室内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质量控制。但是对于进入检验室之前的环节却往往被忽视,作为检验本身要想获得更加准确的检验结果,只有精密的仪器和良好的检验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于检验分析之前的相关因素来进行控制,譬如要求患者一定在空腹的前提下进行采血的项目,在患者饭后才进行采血,护士在采血的过程中直接从患者的输液器来进行采血以及抗凝管用错甚至部分护士会大意直接将标本弄错。因此,目前保证检验质量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保证血液检验之前的质量,而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则是标本的采集。该环节主要包括采集过程当中以及采集之前的准备。而这个过程则需要采血的护士来进行严格的把握。护理实习生要学习和了解检验分析前的注意事项,掌握规范的标本采集技术。

1患者自身的准备对于检验结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1.1状态 如果进行采血时患者出现于恐惧、兴奋或者是激动的状态,那么患者的白细胞以及血红蛋白可能会升高,最终的结果就是会导致某些的检验结果的表年华,比如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CK(肌酸激酶)以及LDH(乳酸脱氢酶)等在短时间内获得升高,并且还会导致血液当中钙、钠、血糖、钾以及白蛋白等成分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为了避免对于最终的检验结果具有较大的误差应该让患者保持休息、平静的状态下来进行样本的采集,尤其是血液的样本。

1.2 饮食 患者进食之后血液当中的许多的化学成分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经过相关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在标准餐后血液当中的血糖会增高15%,甘油三酯会提升50%以上,如果患者进食高蛋白的事物还可能导致患者尿酸以及尿素的增高;进食高脂肪的事物则会导致患者TG的大幅度提升,脂血还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当中的电解质错误,光线的散射等最终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要让患者在空腹的状态下来进行血液的采集。而其中又以早晨空腹的状态下进行血液的采集最佳。烟、酒以及咖啡会对人的身体产生较为多种的影响,最终会导致患者生化指标的额变化。如果患者长期饮酒则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血清r-GT活性提升。而慢性酒精中毒的患者则可能各项的检验指标都会异常。咖啡则会导致患者的血糖浓度提升。香烟中尼古丁会对多种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抽烟的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血浆β脂蛋白的浓度相较于不吸烟的患者也会升高,如果患者长期吸烟则患者的CRP、CEA等数值轻度提升。因此护士进行采血之前应该嘱咐患者才采血之前的4 h,禁烟酒和咖啡、茶从而避免对于最终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2样本采集过程是保证最终样本质量的最关键环节

2.1严格的进行查对 在进行样本的采集之前,护理实习生要学习做好对于患者信息的核对,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以及床位号等是否与环节的检验申请单保持一致,并且在进行血液样本采集的前一天做好样本采集的相关准备工作,并就样本采集的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告知。

2.2样本容器的选择 进行容器的选择时,应该选择合适的试管。如果样本要求抗凝血则应该选择较为合适的抗凝剂,并且准确的把握抗凝剂与血液之间的比例。采集之后将试管轻颠5~6次从而达到混匀试剂避免样本凝固的作用。

2.3 容器的标识 在样本容器上应该明确的标记患者的基本信息,杜绝产生张冠李戴的现象。尤其是当前试管上都有条形码的背景下,护理实习生要了解并掌握,将一个条形码贴纸贴于检验单上就能保证样本不会产生错误总体来讲非常的方便。

2.4样本的采集 样本的采集过程应该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规程,进行血液的采集应该尽量的采用统一的采血的姿势,尽量的在止血带使用后的1min内进行血液的采集,采集过程中如果看到回血就应该叫是的进行止血带的松开。在采血的过程中如果样本处置不当或者才学过程不当可能会导致溶血现象,比如止血带施压过久或者穿刺的位置有剩余酒精等因素都会造成溶血。如果检验时溶血现象严重则应该再次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

2.5复核 完成样本的采集之后应该反复的对于患者的身份,容器的标识以及检验的项目来进行核对保证三者的一致性。

3药物的影响

3.1药物本身对检验指标有影响如某些甲状腺素类制剂 能造成血糖增高和胆固醇降低;咖啡因可使血糖和胆固醇增高;维生素C可使乳酸脱氢酶减低;血和尿中维生素C能影响测定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口服避孕药会使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纤溶酶原、转铁蛋白、铁、甘油三醋增高,而白蛋白和锌下降,增加ALT和r-GT活性。有些药物对造血功能,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引起有关指标的变化。

3.2对测定方法产生影响有些影响是物理性的,如有的药物有颜色,影响比色;有的药物参与化学反应,如抗坏血酸具还原性,对利用氧化还原法的测定就带来一定影响;还有的药物可抑制酶的活性,造成酶活性测定结果的降低。因此通常在药物输液后2h采血,用于做血培养的标本应在使。

综上所述,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研究表明检验前阶段所占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57.3%。因此,采血前及采血时准备工作需要护士和患者的密切配合,要让检验科以外的人员了解检验医学,了解实验室检查项目和工作程序、结果的影响因素等。有必要对临床护理实习生进行岗前相关培训。总之,只有做到从采取标本到发出检验报告全程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发出的检验报告真实反映患者的情况,给医生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马海英,张志强,李岩.快速进针法在挠动脉采血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9,6(5):66.

[2]王秀凤.使用真空采血系统进行静脉血采集的护理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5):89-90.

[3]苏凡.新生儿足底加温采血法与常规采血法的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09,6(6):116.

上一篇: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中的应用 下一篇:医学生职业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