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研究

时间:2022-10-23 02:29:37

北京市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北京市证券公司生产力的变化来对我国现阶段证券行业的发展水平进行考察;采用Malmquist指数对北京市的18家证券公司2008―2010年间的效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证券公司效率的提高更多是依靠规模效应来实现,本身经营差异性不大,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证券公司 Malmquist指数 经营效率

本文将使用Malmquist指数,采用非参方法对北京市证券行业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微观效率进行研究,希望能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模型选取及模型介绍

对技术效率的研究常见的方法主要有数据包络分析、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二者都属于生产前沿分析。其中,SFA是前沿分析中参数方法的典型,需要确定生产前沿的具体形式,并且不能用于多个输出的情况。DEA是非参方法,具有以下优势:首先,无需确定生产函数形式;其次,无需投入产出指标的价格变量。可同时处理多输出的情况。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来进行分析。

Malmquist生产力指数。

Malmquist指数构造的基础是距离函数。投入距离函数可以看作是生产点(x,y)向理想的最小投入点压缩的比例。我们定义:生产技术St={(xt,yt)∶xt可以生产yt},Dt(xt,yt)=inf{θ∶(θxt,yt)∈St}。

距离函数是Farrell技术效率的倒数,从而可以定义参考技术St下的投入距离函数:[Dt(xt,yt)]-1=F t(yt,xt|C,S),其中Ft(yt,xt|C,S)是Farrell技术效率。Dt(xt,yt)≥1,当且仅当(xt,yt)∈St,当Dt(xt,yt)=1时,生产在技术上是有效率的。这意味着生产从技术上讲其效率为100%,也就是在给定产出情况下实行了最小投入。

同样,跨期的距离函数公式为:

Dt(xt+1,yt+1)=inf{θ∶(θxt+1,yt+1)∈St}

,测度了在时期t的技术条件下,从时期t到t+1的生产率的变化以及在时期t+1的技术条件下,测度从时期t到t+1的生产率变化的Malmquist指数。

假设第b期及第t期投入与产出组合分别为(yb,xb)以及(yt,xt),则Malmquist生产力两期(b,t)变动指数如下:

在规模效应不变(CRS)的情况下Malmquist还可以写成:

其中,表示t和t+1时期相对技术的变化程度,又称作“追赶效应”。TC则表示t和t+1时期生产技术边界的推移程度,又称“前沿面移动效应”。

EC>1表示生产单元在t+1期与t+1期前沿面得距离相对于在t期与t期的前沿面的距离较近,相对技术效率提高;EC=1表示技术效率不变;EC<1表示技术效率下降。TC>1表示技术进步;TC<1表示技术退步;TC=1表示技术不变。

在规模效率可变(VRS)的情况下EC可以进一步分解:EC=PTE×SE

其中:

即Malmquist指数可以进一步分解成:

M(yt+1,xt+1,yt,xt)=EC*TC=PEC*SE*TC

二、样本选择及指标选取

本文主要对证券行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行业的经营效率变化进行分析,选取数据来自2008―2010年各家证券公司的年报数据,《金融年鉴》数据。样本选自北京现有的18家证券公司。

指标的选取:

投入指标:主要选取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劳动的投入不能单纯以劳动力数量或职工数量的多少来衡量,还要考虑劳动力的素质,由于证券公司职工数量的准确信息难以获得,因此我们选取年度证券公司对职工发放的工资总额(x1)来替代劳动指标。选取股东权益(x2)来代表资本投入。

产出指标: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包括传统的经纪、自营投资和承销业务以及新兴的受托客户资产管理、咨询、并购重组、辅导、财务顾问等。根据各证券公司财务报表以及母公司年报主要项目注释,我国券商的主营业务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经纪业务(包括证券、期货等得佣金收入);2、投行业务(包括承销、保荐、财务顾问业务,部分券商在有些年度甚至只有投行业务);3、受托资产管理,该部分收入目前占比不大,增长较慢;4、投资及自营业务,在遭遇金融危机的过程中,2008年有部分券商的投资业务收入为负值。

针对我国证券公司的现状,本文主要采用以下指标来作为产出指标:Y1=经纪业务=买卖证券+期货交易佣金;Y2=投行业务=证券承销收入+保荐业务收入+财务顾问服务收入;Y3=受托管理客户资产;Y4=投资加自营业务=投资净收益+利息净收入。本文认为这些指标能够比较客观的反应出我国证券公司的经营状况。

三、数据分析

2008―2009年,北京市证券公司的生产力指数MI为1.10>1,说明这段时间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上升的。这显然说明北京市证券行业也逐渐走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这16家证券公司来说,EC=0.43<1,而TC=2.37>1;16家证券公司的EC值只有三家国都证券、国开证券、首创证券大于1,其他公司都小于1;而相应的TC值只有1家小于1,其他都大于1。以上数据说明北京市证券行业2008―2009年全要素生产指数的上升更大程度上是受整个行业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的,而并不是由于各个公司技术的进步引起的。

2009―2010年,北京市证券公司的生产力指数MI为0.67<1,说明这段时间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下降的。这与2009―2010年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关。我国的证券行业受世界金融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中国证券市场反弹无力,整个行业的经营也受到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这16家证券公司来说,EC=2.40>1,而TC=0.28<1;16家证券公司的EC值只有东兴证券小于1,其他公司都大于1;而相应的TC值都小于1。以上说明证券行业2009―2010年全要素生产指数的降低是由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下降的因素造成的。

另外,2008―2010年间,16家样本证券公司受世界金融状况的影响,MI生产力指数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趋势,EC指数>1,而TC指数则是小于1。可见行业的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主要是来自于各公司技术效率的追赶效应,整体行业技术效率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分析PEC均值=0.93,SE均值=1.09,可见技术效率的移动更大的是依靠规模效率的提高而带来的。

四、结论

本文基于DEA方法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我国证券行业北京地区16家有代表性的样本公司在2008―2010年间的经营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我国证券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待提高,金融危机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证券产品的设计、证券公司的经营管理都应该加强对风险的控制。

2、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的经营效率的提高更大程度上依赖规模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多增加网点、多开分公司、扩增销售团队来实现,整体经营效率不高。因此我国证券公司更应该注重证券产品的创新以及服务的差异化、经营的专业化,来实现整个行业技术效率往高水平的变迁。

3、从样本公司的经营来看,证券公司的经营差异性不大,主要围绕经纪业务、承销和保荐业务来开展,同业竞争激烈,行业很难避开国家政策以及国际金融形势的影响。整体上很难走出“靠天吃饭”的困境。

国家为支持证券公司发展创新业务,出台了鼓励措施,并从2009年起开始对证券公司根据风险控制情况分为5大类11个级别来鼓励创新业务的开展,包括融资融券业务、期货IB业务、股指期货业务。但由于业务仍不成熟,目前创新业务对证券公司的推动作用并未体现出来,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证券公司发展的现状。

参考文献:

① 程可胜. 中国证券公司效率的实证分析研究. 华东经济管理[J].2009,23(8):82―87

② 黄薇. 中国保险机构资金运用效率研究:基于资源型两阶段DEA模型.经济研究[J]. 2009,(8):37―49

③胡颖,叶羽钢.我国证券公司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暨南学报[J].2008,(4):28―34

④朱南,刘一.中国证券公司生产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金融研究[J].2008,(11):120―137

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24―34

(朱远程,1957年生,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税收统计、金融统计。丁毅,1985年生,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统计)

上一篇:互联网战争 啥时候是个头 下一篇:车联网将迎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