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军”的手术

时间:2022-03-27 02:52:39

“马家军”的手术

“不变革,毋宁死!”、“不变革,就会死!”两句话,内涵不同,结局却相同。对于已经开始出现漏洞的“马家军”来说,现在改,经历的创伤会更少,取得的成效也会更大!

一次次违背常理

“一生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我们需要鼓起勇气去作选择。而这些选择不仅不符常理,违背理性,甚至离经叛道得罪亲友。即便如此,我们可能还会一意孤行!”2011年的10月,淘宝商城费用涨价引起中小商家的不满与攻击,“十月围城”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马云在微博上如此感慨。

在此事件前后,记者采访了不少淘宝商家。他们中有的是淘宝商城(如今的天猫)的B店,有的是淘宝集市的皇冠店,有的是不起眼的“微”卖家。

B店往往实力雄厚,说到涨价,其老板通常持肯定态度,他们期待涨价能让平台更加规范,当然也可以让自己与集市小摊有所区分;皇冠店往往人气爆棚,在销量不错的前提下,商城费用略有涨幅,也并无大碍;“微”卖家们则茫然又愤怒,他们抱怨淘宝上的各种收费制度,说如果再涨价,他们将难以生存。

此事告一段落后不久,阿里巴巴宣布淘宝商城更名天猫,正式从淘宝网分拆出来。或许这就是马云“不符常理、违背理性,甚至离经叛道得罪亲友”的一个表现,也是阿里巴巴商业模式转型的起点。

在这之后,每每在一些博客上出现有关马云或者淘宝的评论时,都会有网友们在跟评中写上近乎相同的文字――“生意人,只求利益,哪顾小商家的得失!”这不仅仅是淘宝涨价引来的怨声,也是阿里巴巴B2B中国供应商欺诈事件的后遗症。细想马云在创建阿里巴巴时树立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企业价值观,如今似乎已经有些牵强。

所以,面对种种问题,想要回归初创时的企业价值观,想要超越现有的生存模式,彻底的变革势在必行。今年2月,马云宣布将阿里巴巴B2B私有化,这一选择再次出乎人们意料。其实早在盛大退市之时,人们就已经不解:中国企业都在削尖脑袋想上市,他们为什么要退下来?但是,思考之后不难发现,阿里巴巴的退市与盛大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这步棋将影响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转型方向。也许,这也是马云口中的另一个“违背常理”。

“阿里巴巴B2B是大哥,是个泥腿子,弟弟妹妹们上学都靠他来供;淘宝是妹妹,可以拿着大哥给的钱买花裙子,已经初中毕业,将来要念复旦大学;老三是支付宝,才上小学,但它最有志气,要在未来扛起养家的重担,大哥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供他上美国的哈佛。”阿里巴巴创建初期,马云的这句话充满感情又耐人寻味。当初的“大哥”为了挣更多钱养活“弟弟、妹妹”,选择了上市融资,但是,如今阿里家族成员逐渐成熟,“妹妹”也迅速成长,“大哥”也终于可以放慢脚步,将自己在奔波路上落下的病痛医好,再与其他成员齐头并进。

如今,天猫被分拆、阿里巴巴B2B私有化之后,阿里巴巴集团形成了在电商领域各自为战的局势:外贸业务以阿里巴巴B2B商城为基地,继续让中国产品更多地销往全球各地;B类商家驻足天猫,以B2C形式满足用户对品质、品味、服务的需求;C类商家依旧在淘宝集市摆摊,让用户有更多低价选择;此外,还有支付业务(支付宝)、推广业务(一淘网)、团购(聚划算)、数据统计(阿里云)等等。

想要实现马云口中的“大阿里战略”,就要将以上七项业务合纵连横,形成强有力的B2B2C产业链,并从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转变。

阿里巴巴B2B创立之初,其商业模式是信息平台模式,即为从事批发贸易的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撮合平台,并通过向其销售会籍获得收入。其会籍分为三种:从事出口贸易的中国GS(金牌供应商)和国际GS会员(统称出口通会员),以及从事内贸的诚信通会员。除了缴纳不同级别费用,还要通过阿里巴巴指定的第三方机构的认证,从而获得信息优先排序和易受买家信赖的优势。每年,来自国内的供应商――中国GS会员和诚信通会员都为阿里巴巴贡献超过90%的收入。

不过,这种信息平台模式在走过10个年头之后,其弊端也让阿里巴巴B2B出现增长乏力的现象。

数据显示,阿里巴巴于2007年上市后,毛利率和净利润率虽保持相对的稳定,营收增长率却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其会员增长率也处于下滑趋势。于是,阿里巴巴通过转变B2B商城的会员收费模式、完善外贸交易流程、缩短其零售流通环节、提供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由此打通“中国制造-海外采购-海外零售”的产业链,使得外贸B2B与B2C模式融合为“B2B2C”模式。

伴随淘宝的长大,天猫和淘宝集市也把淘宝的盈利模式问题解决了――淘宝集市带来了喜人的广告收入、天猫带来了可观的佣金收益。两条腿走路,或许会让淘宝这个喜欢穿花裙子的姑娘出落得越来越亭亭玉立。而寄生于淘宝、定位于解决网络交易安全的支付工具――支付宝也在发展中不断演化,股权纷争、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开辟线下支付业务,支付宝在未来或将成为“大淘宝战略”的又一亮点。此外,一淘搜索平台、阿里云计算平台也将成为“大阿里战略”的后方英雄。

要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面对马家的家务事,不少业内专家对阿里巴巴商业模式转型进行了肯定,但却也对其管理方面的漏洞十分担心。他们提出,想要彻底变革,管理方式的转变也要跟得上才行。

在阿里巴巴创建以来,马云乐于给内部员工写信,来传达企业价值观及公司发展战略。但近期马云却下了狠招,开展“运动式反腐败”――“够狠,够决绝!”

永远不会被“人”束缚住,不会因为“人”而僵化,也不会让“人”滞后于战略。马云这么做,想必是为了进一步化解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的发展难题。

3月中旬,阿里集团22位中高管岗位大轮换,同时,终止了持续多年的人员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只净增200人。这不禁让人想起,2007年底,阿里巴巴B2B业务刚刚上市一个半月之后,马云同样给公司的高管来了个4位调岗、4位离职进修的“大变动”。公司高管轮岗制度的出现,不仅有利于高管们对公司内部各种事务的熟悉,同时也有效地预防了部门腐败现象的发生。

每当遇到阿里巴巴子公司发生腐败问题,马云都会立即以运动式的风格追查部门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并开除、贪污员工。2011年,阿里巴巴B2B商城发生欺诈门事件,马云“挥泪斩卫哲”;2012年,聚划算员工“小闯”收受卖家贿赂,被淘宝列入“永不录用”名单,聚划算总经理阎利珉也因此被开除。从这两个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马云对团队管理的严格及严肃。

此外,在聚划算腐败事件之后,马云在短时间内提出了多项部门管理细则,以提高工作透明度,减少寻租空间。

“我们宁愿有一个不完美的变革,也不愿意看到一个没有希望的未来。”从马云的这句话当中,我们看到了他要变革的决心。但彻底的变革,不管是商业模式,还是管理手段,阿里巴巴也该认识到,转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不是今天说要改明天就能改好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

“当前,局部的小调整已经无法对阿里巴巴进行根本性完善,只有彻底改变,才能满足客户的期望,确保阿里巴巴的持续发展。”

――马云

围观

围绕大阿里战略进行整合

阿里巴巴将围绕大阿里战略(打通B2B2C产业链)去整合。具体而言,B2B、B2C、C2C是个主链条,主要是服务中国中小企业,帮助他们开展电商业务。在此过程中,也会涉及到推广(一淘网)、支付(支付宝)、建立云服务(阿里云)等等,阿里集团希望做的,就是把这整个链条整合起来。不过,目前来看,阿里集团想要转型,还需突破管理的障碍。

――苏会燕 艾瑞咨询分析师

有意做出一个纯电子商务形态

阿里巴巴B2B商城在过去的5年多时间里,没有得到高速发展,更由于2011年的诚信事件,将阿里巴巴B2B推到了风头浪尖,CEO卫哲也因此被迫辞职。所以,从目前来看,阿里巴巴B2B势必要进行转型,在转型方面,阿里巴巴可能更加偏向于将本身打造成一个纯电子商务形态的巨头。

――于斌 早期网络推广人

转型目的地是交易平台

马云所说的转型是B2B领域的转型,这一点在阿里巴巴B2B私有化时就已表明。目前,阿里巴巴B2B业务跟国内其它电商业务一样,只停留在信息服务的初级阶段,未来必定向交易平台转变,这从其早前收购一达通就可看出。

――张周平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

马云式反腐势在必行

聚划算是阿里巴巴诸多业务中的一颗新星。淘宝将其列为独立业务的目的,是希望其成为继C2C淘宝集市、天猫、一淘网之后,淘宝新的平台型业务,不仅面向淘宝商家,也面向那些中小型的团购网站。

但它已经成为典型的价格洼地和资源洼地,外部商家趋之若鹜。它迅速发展而缺乏相对规范的制度,已经形成了不够市场化、存在寻租空间的环境。

―― 《第一财经周刊》

Web3.0生态体系的决战

从全球看,亚马逊开启了电子商务web 3.0时代:其融合了出版商、独立作家和开放商家等资源,进入电子商务、电子媒体、视频娱乐和云计算等众多领域,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购物和娱乐服务。淘宝在国内率先迈入Web3.0时代。现在,它已经融合了品牌商、卖家、技术服务提供商、物流服务商、代运营商和团购等电子商务参与者,并渗透到电子商务入口、平台运营、支付和物流的关键环节。各参与要素相互支持、共同成长,就像是大淘宝形成了大树的枝干,各参与要素在树上生枝发芽、开花结果,这就是生态体系的力量。

――《新领军》

上一篇:浅谈冀中历史名镇的经济振兴之策 下一篇:购销企业运费的会计处理之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