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罗斯经济增长中能源因素的探讨

时间:2022-06-30 04:44:40

对俄罗斯经济增长中能源因素的探讨

摘要:能源在俄罗斯经济增长中处于核心位置,并带动了俄罗斯经济的高速增长。本文在俄罗斯经济发展基本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俄罗斯能源开发现状、俄罗斯经济增长与能源之间的关系、能源因素对俄罗斯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俄罗斯 经济增长 能源因素

一、俄罗斯经济发展现状

俄罗斯经济在1999―2004年期间,GDP维持在7%左右的增长速度,出口占到了经济增长贡献率50%左右,消费对俄罗斯经济拉动作用也逐渐明显,零售业增长速度为12%,投资不再只是集中在石油产业方面,在运输、冶金以及通信等方面的投资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俄罗斯的工业生产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外需对其经济增长贡献超过了60%。另外,俄罗斯的黄金储备也不断增加,2005年底达到1283亿美元。近几年俄罗斯出口中的原材料占到了80%,这主要是因为原材料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在高价位,俄罗斯国内产业在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俄罗斯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

二、俄罗斯能源开发现状

(一)俄罗斯能源分布、开采及勘测概述

俄罗斯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俄罗斯石油储量为440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27亿立方米。另外,煤炭储量也相当可观,已探明储量为1050亿吨。俄罗斯能源开采与勘测不能与其能源出口速度达到平衡,这成为制约其能源工业发展的瓶颈。按照相关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其石油、天然气、矿物肥料分别占到了其国内总开采量的43%、36%、72%,已经达到了其国内需求极限。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刚探明的石油储量还不到俄罗斯年开采量的85%,其石油开采量的迅速增长是通过不断加大对现有油田的开发速度来完成的。

(二)俄罗斯能源工业概述

俄罗斯能源工业是由电力工业、燃料工业两大系统组成,其中燃料工业包含石油工业、天然气工业与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则包括原子能发电、水力发电与火力发电。

1、石油工业

俄罗斯石油工业原先集中在以巴库为中心的高加索地区,在中亚地区仅占3%。随着伏尔加―乌拉尔新石油区的发现,该石油区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进行了大量开采,其探明储量在30亿吨左右,年开采石油量达到2亿吨,在伏尔加―乌拉尔新石油区还建设有大量的炼油厂以及石油化工企业。在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的中部地区,主要是托木斯克州、秋明州、克拉斯诺斯克等地区的石油储量要远远大于伏尔加―乌拉尔油区,面积达到了160万平方公里,石油储量为48亿吨,分布着大小250余个油气田。西西伯利亚秋湖油田,储油区面积达到了4万平方公里,其已经探明储量为39亿吨,其远景储量估计为400亿吨,秋明油田储量分布集中,油质好,埋藏浅,是世界第二大油田。

2、天然气工业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是随着伏尔加天然气矿区的逐渐开发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并在伏尔加矿区建设了萨拉托夫――莫斯科天然气管道。俄罗斯的天然气工业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中央区、西西伯利亚区、乌拉尔区。

3、煤炭工业

俄罗斯煤炭工业的70%都集中在西伯利亚区,其大型的煤田主要有:库兹巴斯煤田、通古斯煤田、坎斯克――阿钦斯克煤田、莫斯科郊区煤田、南雅库特煤田等。

4、电力工业

俄罗斯的电力工业以火电站为主。火电站不仅投资少,并且见效快。火电站大部分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中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在大型工业中心建立特大型火电站;二是在采煤区建立坑口火电站。在俄罗斯电力工业中,也大力发展了水电工业。水电工业有其成本少效益大等优点。当前已经建成的水电站主要集中在安卡拉―叶尼塞、伏尔加―卡马等流域。原子能发电则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三、俄罗斯经济增长与能源之间的关系

(一)俄罗斯经济增长能源化现象因素探讨

俄罗斯经济增长能源化现象应该从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来展开分析。首先,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内部能源化因素。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在其转轨的过程中一度陷入混乱,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的金钱,而能够积累资金最好的方式是加快发展能源产业。俄罗斯出于重振其大国地位的需要,尤其在普京上台之后,为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制定了一大批利于能源发展政策,并且积极吸纳外资以及先进技术,为俄罗斯石油工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俄罗斯政府抓住国际能源市场持续处于高价位这一时机,大力发展能源经济来增加财政收入,维系经济平稳运转。俄罗斯经济增长能源化是俄罗斯经济不断增长的基础。依托前苏联发达的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俄罗斯在经济转型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能源与原材料仍旧处于优势地位。能源工业的发展,在满足其国内需要的同时,还在俄罗斯外贸中地位逐渐上升,形成以能源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其次,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外部能源化因素分析。苏联解体之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处于低谷的俄罗斯也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在国内经济较为低迷的情况下,其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费用,就要通过能源出口来获得,这也是其发展经济的最见效的办法。世界进入了工业化发展期,对石油的需求量激增。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依存度不断上升。各国对能源的竞争尤为激烈。这为俄罗斯大力发展能源产业提供了机遇。世界能源市场价格变动对俄罗斯经济能源化有利。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及经合组织在石油问题上经常出现摩擦。这为俄罗斯石油出口提供了契机。

(二)俄罗斯经济增长能源化现象的利弊分析

1、俄罗斯经济增长能源化现象的积极影响

俄罗斯经济增长能源化有利于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国际市场上持续的高油价,为俄罗斯经济提供了大量的启动资金,拉动了俄罗斯经济增长,确保了俄罗斯政府拥有大量的外汇,来推进拟定的各项发展规划。在俄罗斯大力推动经济增长能源化的过程中,也大大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增长能源化的带动下,食品、通讯等行业发展较快,加快了经济发展增长方式转变。俄罗斯经济增长能源化,也大大改善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水平,基本工资、退休金等得以提升,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俄罗斯经济能源化,还为其融入世界提供了条件。尤其是在普京上台之后,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改善其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为俄罗斯发展构筑了好的国际环境。

2、俄罗斯经济增长能源化现象的消极影响

俄罗斯经济增长能源化促进了俄罗斯经济增长,但也产生了消极影响。经济增长能源化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其由于勘测以及能源开采破坏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并且石油、天然气等泄漏情况也很严重。据相关资料显示,俄罗斯每年泄漏天然气达到500亿立方米,原油达2000吨,每年与污染相关的事故最高达到5万起。另外,经济增长能源化不容易带动经济联动发展。由于石油、天然气等出口大量增加,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货币升值趋势明显。再加上盲目投资,也容易导致经济出现消极增长。天然气等资源的出口导致了具备保护主义形式的进口代替政策得以发展,政府和进口替代产业部门进行幕后交易,通过牺牲消费者的权益来维系产业发展,所以,导致经济系统长期处于扭曲状态中。

四、能源因素对俄罗斯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

俄罗斯在大力推进能源战略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开展能源外交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能源出口多样化,实现贸易多元化,积极寻找东方石油销售市场、北方石油销售市场;其次,俄罗斯政府还应该加大对能源产业部门的调控力度,完成能源领域改造,提升部门竞争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协调产业平均利润,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非原料部门,增加出口创汇能力,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最后,大力转变政府职能,提升综合执政能力水平。能源战略调整要和国家经济相互协调,大大提升执政能力,对有效改善俄罗斯运行环境,增加经济透明化,提升政府办公效率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①边恕,孙雅娜.能源要素禀赋与俄罗斯产业结构初级化倾向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8(4)

②程伟,殷红.俄罗斯产业结构演变研究[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1)

③罗浩.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解决途径[J].经济研究,2007(6)

④戚文海. 从资源型经济走向创新型经济:俄罗斯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J]. 俄罗斯研究,2008(3)

⑤孙永祥.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开发前景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J].当代石油石化,2006,14(4)

⑥朱显平,李天.俄罗斯东部开发及其与我国东北振兴互动发展的思路[J].东北亚论坛,2008(5)

(郝士平,五矿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不能再纵容的“微创新” 下一篇:浅谈冀中历史名镇的经济振兴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