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效能

时间:2022-10-23 02:18:35

论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效能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发展的最重要基础,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我国土地资源逐渐短缺,因此我国国土部门以及规划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现状以及城市规划发展,探究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效能。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效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最近三十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建设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但以长远发展的目光去统筹全局,不难发现制约我国未来发展步伐的在于四个方面,即土地空间资源严重不足、能源水源严重短缺、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以及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作为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的最基本资源,土地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说,如何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科学规划土地空间的实际利用,同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不但是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短缺的根本措施,还是确保经济得以继续发展的重点。

2.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实质

城市规划的实质就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以及技术手段去对城市土地空间进行一定的合理配置,以推动经济发展。所以说,城市规划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能,适当地对土地利用作出调控。

事实上,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效能的提高确实有积极作用。首先,城市规划能够对城市土地空间的合理配置有促进作用,可以让城市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其次,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调控较明显,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基本上都依照着城市规划有序进行。另外,城市规划能增加土地的合理利用率,又不会引致土地滥用出现。

3.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效能的提高

城市规划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土地利用的最终目的,始终坚持合理配置的战略方针,全面规划城市土地空间,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的结构,调整城市土地利用布局,从根本上提高土地利用效能。

3.1城市规划要优化城市土地空间

城市规划必须突出其在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坚持以城市化建设为规划的重点,进一步优化城市的空间分布;坚持以开发区以及功能区为规划的主要载体,加强工业集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

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土地利用效能与良好的城市规划体系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了解现有的城市空间规划内部的各种联系,将城市区域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协调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体系建立后,还必须注意对其进行完善,首先应当构建各级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在实质上提高城市规划体系管理的水平。另外,获得精确客观的土地管理数据以后,必须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推测未来城市发展的土地需求,加强对目前土地利用空间的管理,构建一个能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最终实现土地利用效能的提高。

(2)优化城市土地空间配置

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规划除了可以优化线路网的配置以及各类公共设施的布局,还可以优化市民的日常活动范围与城市周边区域环境的合理配置,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能,减少能源耗费。由于我市当前还是处于一个自然形态发展的阶段,本身具有良好的集约用地潜力。所以,应当以城市发展为最终目标,明确掌握城市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城市的未来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必须要做到综合规划、统筹兼顾,将优化城市土地空间合理配置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

(3)加强工业集聚发展

城市规划必须要坚持主体功能规划的原则,将三大产业带作为城市规划的依托,进一步优化全省的工业布局,提高城市土地空间利用的合理性。这就需要城市规划的用地指标必须要向开发区以及工业区倾斜,以加强工业集聚发展,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土地资源的集聚利用效率。同时,城市规划必须与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相适应,稳步促进开发区的扩展提升,对于一些发展较好且发展潜力大的开发区应当合理提供更多的土地空间供应,而对于一些发展较差、出现土地闲置的开发区则应当及早停止土地空间提供。另外,还应当加强对开发区内部的空间管理,基础设施应当按着一定比例去统一划分,逐步实施,以逐渐提高生产性项目的用地比例。

3.2城市规划要加强土地监管

城市规划一旦没有加强土地监管,放任企业肆意增设城市土地,造成土地滥用,将会对城市土地空间的利用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城市规划必须要严格管理土地资源,强化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构建科学严谨的集约用地政府考核制度,全面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力度。

切实执行准入限制

首先,城市土地招商模式必须创新,具体可通过租赁闲置工作厂房或者选择与现有企业合作的方式去尽量减少新增的工程项目用地,将“零土地”招商变为现实。此外,城市规划还应当立足于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兴建标准厂房,严格要求投资成本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工业项目进入标准厂房,不可私占土地资源。

(2)强化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

在城市规划正式落实之前,必须开展城市土地资源利用调查,清晰了解城市中的闲置土地、留白土地、绿化用地、建筑用地以及社会设施用地的分布与所占城市土地比例。对于一些违法土地合约的非法土地占用者以及长期闲置土地的使用者,可采取无偿收地与公开出让该土地的形式去处理收回。对于一些还没达到合约期限的闲置土地,可以采取协商以及适当的合理赔偿去说服土地使用者交还闲置土地;而对于那些短期内无法收回的土地资源,可以选择收取一定的土地闲置费用去处理。所以说,城市规划一定要将土地调整与产业结构统一结合起来,通过对占土地资源多而又收益低的工程项目进行压缩调整控制,才能为更多更优质的项目预留出更多的土地资源,才能更好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能。

(3)构建科学严谨的集约用地政府考核制度

城市规划要想加强土地监管,就必须构建科学严谨的集约用地政府考核制度,通过全面的土地利用分析系统,借助新型的科学分析手段,切实开展土地利用监测研究,及时发现并且完善土地集约化利用当中的薄弱环节。此外,落实城市规划后,还应当在土地招商时完善相关的条款内容,促使土地的正常开发利用。最后,还应当建立全面的土地利用效能评估体系,科学合理评估城市土地的利用效能,以促进城市土地效能可以逐步提高。

3.3城市规划要综合园林产业的发展情况

园林产业区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必须要经过合理调整。城市规划要适当调整园林产业区的用地结构,尽量减少虚设的绿化地带以及道路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园林产业区的占地比重。另外,还需要对园林地区的土地产出率作好调查,实行动态监测,以作为园林产业区新增土地资源供应的有力依据。此外,城市规划要统筹兼顾,对于一些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尽量多供应土地资源,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保证区域经济平衡。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地空间资源利用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问题,而城市规划作为一个科学严谨的综合性内容,其核心就是对土地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分析研究城市规划时,必须以我国国情以及土地承载力情况为研究基础,对城市作出规划时,除了考虑各个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必须注意土地空间的分布与合理利用。综上所述,唯有通过城市合理规划去调整城市土地空间利用布局,从根本上提高土地利用效能,才是土地科学与城市规划技术发展相互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荣发. 论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关系[J]. 城市建设. 2009(13)

[2] 苏永俊. 探究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协调及其实际应用[M].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7.12

[3] 刘志永. 探究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关系[J]. 城市土地规划. 2009(18)

上一篇: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及技术控制 下一篇:短距离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