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中国 特斯拉兵临城下

时间:2022-10-23 01:47:22

放“电”中国 特斯拉兵临城下

2013年8月22日,随着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郑顺景微博宣布特斯拉中国已经启动,TESLA Model S 在中国大陆正式接受预定,标志着特斯拉进军中国市场的号角正式吹响。如今,特斯拉将这一股环保电动车的旋风刮到了中国,进军中国市场,是特斯拉的一项战略重点。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公司,特斯拉在成立之初即将其目标客户群体锁定在具有环保意识的高收入人士和社会名流,并先后在美国市场推出了双门超级跑车Roadster和四门豪华电动跑车Model-S。

2013年,特拉斯在美国市场表现良好,在特斯拉的第一季度财报中,该公司销售Model-S车型4900辆,超过预定的4500辆的目标。销售营收为5.55亿美元,同比增长27倍。第二季度业绩继续向好,期内销售了5150辆Model S车型,预计全年销量将达到2.1万辆。

特斯拉在中国的限制性因素

尽管特斯拉高层对进入中国市场都持有极为乐观的态度,但据多方信息显示,特斯拉在中国的战略推进并不尽如人意,目前,特斯拉不仅面临商标被抢注的麻烦,正式启动销售业务的相关审批流程也没有走完,所以Model S的预订不同于正常的购车预订,无法确定交车日期。目前,特斯拉在中国的业务推进可能存在着以下几点限制因素:

第一、商标纠纷。特斯拉投向中国市场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遭遇了与苹果进入中国的类似问题:还未开卖就陷入了商标纠纷。 “TESLA”、“特斯拉”、“TeslaMotors”三枚商标均已被中国商人占宝生抢先注册,因此,特斯拉要想在中国开展业务,要么需要支付一笔高昂的费用购买商标权,要么需要更改名称进行市场推广,而这两项选择都将使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大大提高。

第二、中国的电动车市场表现疲软。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中国政府一直试图提升电动汽车销量,但目前的消费群体主要局限于政府和企业客户。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27800多辆新能源汽车,其中80%为公交车,私人新能源车仅4400辆。尽管各地推出了最高12万元的补贴政策,但消费者尝试纯电动汽车的热情还是很难被激发。

第三、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完善。这是制约电动车在中国市场扩张速度缓慢的最重要原因。特斯拉在美国提供多种充电方式。普通民用电充电,每充电一小时可行驶50公里,还能在车主车库内改装,充电电压和充电效率均可翻倍;还有以太阳能为动力的超级充电站,可免费充电20分钟,充电后可续航约322公里;另外,特斯拉正在加快沿高速公路布局换电站,以普通加一箱汽油的价格可完成电池更换,换电池仅需要91秒。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纯电动汽车在充电设施方面的不足更加明显,尤其多数车主都不拥有独立车库。因此,迄今各大城市纯电动汽车私人消费最大的障碍依然是充电问题。

四、售价不菲。特斯拉在中国发展存在的另一制约因素还在于其高昂的价格,特斯拉Model S电动汽车在美国的起步价为5.99万美元,价格是同类款型普通汽车的两倍。虽然特斯拉目前还没有公布Model S在华的售价。不过从特斯拉在美国的售价来看,生产的Model S售价大约在7至10万美元,加之25%的进口税、17%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估算下来,特斯拉在中国的售价将达到60万至85万元人民币左右,相当于中国市场上豪车的价格。特斯拉是否有足够的魅力吸引中国消费者买单,还有待市场的考验。

特斯拉在中国的竞争优势

尽管特斯拉进驻中国市场存在着种种制约因素,但其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也同样不容小觑。在特拉斯还未进入中国市场前,由它带来的利好旋风就已经对中国市场产生了影响,“特斯拉效应”引发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相关的“特斯拉概念股”全线上扬。以下几点竞争优势,相信是能推动特斯拉迅速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法宝:

一、Model S自身魅力。Model-S堪被业内人士称为电动车市场的“苹果”。其400多公里续航里程,时尚跑车造型,17英寸超大显示屏整合导航、上网和所有机械按钮功能……这些与众不同的特质就足够吸引爱车一族。而特斯拉董事长兼CEO爱伦·马斯克在前不久提出的“胶囊”超级高铁这一具有轰动效应的设计,也为特斯拉在正式进驻中国市场之前赚足了眼球,极大地激发了中国消费者对特斯拉产品的兴趣,进一步强化了特斯拉在资本市场和汽车市场的“旋风”效应。

二、满足社会名流的尝新心态。Model-S锁定的第一批中国客户应该和美国本土的消费者一样,都是一些注重环保的社会名流。这一类人往往喜欢追求特立独行的新鲜感,喜欢去追求一些能体现个人品味的新事物,而特斯拉时尚的外形和特殊的定位能满足其需求。未来,这些社会名流的导向性很有可能会带来一个示范效应,推动电动汽车销售的铺开。

三、同类产品竞争小。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电动车车型仅有比亚迪的E6、江淮和悦电动版、力帆620EV以及最新的荣威E50。有分析认为,根据目前各车企的产品线,现在以及可见的未来,中国很难出现一款能和特斯拉Model-S相竞争的纯电动车型,所以特斯拉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不会面临来自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在此空档期,相信特斯拉凭借其在美国的受追捧热度,也能在中国迅速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随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兵临城下”,中国对电动汽车的投入或许也会有所调整,中国市场或将会掀起一场电动汽车的激烈角逐。

上一篇:警惕,局部金融危机已经存在 下一篇:试管里的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