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0-23 01:43:51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基础,是落实国家重大政策的途径和手段,对于事业单位和国家来说,有重大的意义。但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严重滞后于财政资金运行管理机制。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结合笔者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问题 对策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基础,它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执行、评价与考核的全过程,在单位财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良好运作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现行预算管理方式已严重滞后于财政资金运行管理新机制。因此,为了杜绝腐败违法行为、保证财政资金安全、使有限的资源通过整合优化发挥最大效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加强预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预算管理概述

(一)预算管理的含义

预算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借助于预算编制、业绩考核和内部控制所进行的财务管理活动。预算管理贯穿在行政事业单位整个财务预算编制、执行与控制、评价与考核的过程中,其质量优劣对行政事业单位总体目标的实现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二)加强预算管理的意义

预算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和思想。大量的事实证明,科学而又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可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源整合,实现最大化的资产效益,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良好健康地发展。

1、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监督执行手段,通过对预算编制、执行与控制、评价与考核等多个环节进行管理,改善收支不平衡的状态,实现对经济活动的监督与管控,从而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实现总体目标,实现效益最大化。

2、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在于健全、细化预算编制,规范财政支出,强化对财政资金的监督与控制,不断优化与改善支出结构。因此,加强预算管理有利于确保财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及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有着积极的促进推动作用。

3、增强我国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大部分资金都是来自于国家财政部门拨款,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不断推进,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范围越来越大。因此,完善的预算管理可以使中央更准确地掌握财政资金的收支情况,增强了政府统筹和调度资金的能力,使有限的财政资源真正用到刀刃上,便于政府部门集中财力做有关民生方面的大事情。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周期短、准备不充分,编制方法不科学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这个系统工程的起点和中心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水平,需要每个部门和人员积极参与,广泛地进行调研论证。但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时,未能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有效沟通,而且由于编制时间紧迫,缺乏广泛的研究取证,大部分财务人员在编制下年度预算时也都是简单地使用增量预算法,以上一年度的实际支出为基础,增加考虑新因素来确定下年预算,凭以往的经验和主观理解来进行编制,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有差距,导致预算编制与具体的经济活动脱节,严重影响了预算的约束力。

(二)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预算执行不力

由于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单位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预算意识薄弱,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混用,挪用项目资金等问题,支出随意性大。同时,预算执行均衡性差,前松后紧,年终突击花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单位内部缺乏对预算管理的有效监督及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需要健全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及绩效评价制度,对预算的执行力度、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审查预算结果与实际结果是否一致,对单位的预算管理实行监督,同时为以后的预算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但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由于缺乏对预算管理的有效监督,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也不完善,大多只是走形式,缺少可操作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对单位有无超预算支出、资金使用效益如何、资金投向是否正确等问题没有足够重视,弱化了预算的约束力,导致预算管理效率低下。

三、完善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对策分析

(一)完善预算编制方法,重大预算项目采取立项评审方式

1、完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可行性

预算编制工作涉及到单位的业务、人事、资产等部门,专业性强、工作量大,编制人员要广泛收集各项基础性材料,主动与各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同时结合对当年预算执行情况,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动等因素,对各项收支的规模和结构进行预计和测算,这样才能保证人员、资产信息等基础数据准确、完整,确保预算编制能真实反映单位具体经济活动的需要,提高预算可行性,从而使单位能合理安排资金,实现资源公平配置,顺利履行相关职能活动。采集的基础数据是否完整,直接关系到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应紧密结合单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尽可能细化,并明确绩效目标,使其既符合有关预算管理政策,又适用于单位自身,推进单位事业发展。

2、重大预算项目采取立项评审方式

对于建设工程、大型修缮、信息化项目和大宗物资采购等重大事项,可以在预算编制环节采取立项评审的方式,对预算事项的目的、效果和金额等方面进行综合立项评审。强化对项目的必要性、理性和科学性的审核,力求做到项目预立项依据充分,计算标准科学,以提高算编制的预见性。

(二)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预算指标一经下达,就具有权威性、指令性和约束力,因此在预算执行这一环节中,要严格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执行预算。

1、规范财务开支标准,及时组织收入,均衡、合理安排支出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按计划均衡执行批复的预算,规范财务开支标准,及时组织收入与合理安排支出,不得擅自扩大开支范围,不得随意变更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范围、方式以及其他违反财经制度行为。

2、明确界定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的界限

行政事业单位应防止基本支出经费超标准执行,严禁随意改变项目用途或挤占、挪用项目资金。

3、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机制,实时分析预算执行情况

财务部门应定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使单位领导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的动态及结果,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三)加强部门预算的绩效评价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观点,制定高效、可行的、可持续的绩效评价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定期编制预算绩效报告。要将实际取得的绩效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如未实现绩效目标,须说明理由;认真分析研究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努力查找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和提高工作的措施。可以请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对预算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并对其报送的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审核,提出进一步改进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支出绩效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预算本身是一种全方位的约束, 预算的编制是管理者对单位资源如何利用进行的事前控制, 预算执行是管理者进行的事中控制, 预算的差异分析、考评是一种事后控制。通过财务预算的编制、分解、执行、分析、反馈、控制、奖惩等系统工作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因此,预算管理也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需要预算编制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进行很好的协调组织,做到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环环相扣,才能有效保障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才能确保预算资金安全和项目效益,促进各项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07】37号)

[2]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07】38号)

[3]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

[4]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

[5]张艳.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2(1)

[6]杜惠兰.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08(09)

[7]沈海芳.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1.(06)

[8]李亚卫.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误区[J].财会通讯,2010(25)

上一篇:中小企业EPR系统下的财务管理初探 下一篇:企业集团财务资金集中管理的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