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导入法

时间:2022-10-23 01:01:07

浅谈小学数学导入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近几年,我在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导课进行大胆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练习设疑,导入新课

通过适当的练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在练习中,有意设置疑点,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倒数”一课时,可随意叫几个同学到黑板上书写任意的分数,小数,整数,教师随即在学生书写的每一个数的后面写上“× ( )=1”(注: 括号里为学生所写数的倒数)。然后,让学生计算,学生觉得奇怪,议论纷纷。怎么设计,既复习了所有知识,又巧妙设置疑点,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把学生的注意迅速指向教学任务和教学法程序之中。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如教“循环小数”时,为了在课堂伊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一位老师制作了一框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红绿灯投影片。上课开始时将此片映出后,老师让学生观察投影片,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 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此现象。”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了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谈话导入,导入新课

教师有意和学生通过谈话,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情境,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时,上课一开始,便启发诱导学生:“当你们看到精彩的文艺节目,该怎么办?”“热烈鼓掌”。“鼓掌人人都会,但你们谁知道鼓掌的艺术?”学生们顿感茫然,一双双眼镜投向老师,似乎在问:鼓掌还有艺术?这时,教师两手心相对,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发出清脆的响声,教师随即板书:同时、相对、相遇。从而巧妙地导入新课。

四、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这是老师常用来设计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设置的悬念应具有“精”、“新”、“奇”的特点,在技巧上则应“引而不发”、“令人深思”。例如有一位教师教“三角形内角和”时,老师在投影上出示一直角三角形玻璃板(是用三块玻璃拼成的),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渴望得到答案。这时老师并没有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进一步引导探究。算一算:拿出自己的两个直角三角板,算算每个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量一量:让学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下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折一折: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得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原正方形四个内角和的一半。然后

老师打出投影把三角形玻璃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帮助学生验证一下自己的探究结果。这种方法,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思维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五、利用游戏,导入新课

巧设游戏导入,英国教育家米桌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孩子开发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爱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有机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利用游戏的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和减轻学生的负担,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比如教学 “找2、3、5的倍数”,在课前可设计“是2的倍数的学号”的游戏,组织学生在游戏中自由交流、自由活动、自由表达,所带来的会是兴趣、欢乐和自由,并营造了学习氛围和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形式多样。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因地制宜,静心设计科学的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育的实施。

上一篇:浅议高效实用的历史课堂 下一篇:关注高中英语课堂动态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