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连锁发展的王府井百货

时间:2022-10-23 12:41:13

跨区域连锁发展的王府井百货

王府井百货是内资百货企业中跨区域发展的先行者,也是连锁发展较为成功的企业。自1996年在广州开出第一家外埠店后,目前已在全国开出了30个门店,其中北京6家,其他省会城市14家,二三线城市10家,分布在华北、华南、西南、华东、华中、东北、西北七大区域的21个城市。王府井在年报中称,其跨区域发展的门店有30%以上实现当年开业当年盈利,绝大多数门店经过1-2年的培育即可进入盈利期,开店成功率高达90%以上。王府井百货取得成功有什么秘诀呢?

王府井百货企业概况

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创立于1955年的北京市百货大楼,1994年在上交所上市,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2012年,王府井百货实现营业收入182.64亿元,同比增长8.97%,利润总额9.17亿元,同比增长7.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3亿元,同比增长15.56%;百货主业毛利率为17.51%,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12年中国连锁百货企业排行榜中,王府井百货以215.74亿元的销售规模排行第6位。

跨区域连锁发展主要特点

分析王府井百货跨区域连锁发展的诀窍,有以下特点:

(一)区域集中与梯度拓展相结合。近年来,王府井百货在加快北京大本营新城网点开发的同时,积极拓展全国,将尚未进入的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布局摆在首位,在已进入地区发展同城多店或同区域多店,并积极关注有潜质的三线城市,形成了不同阶段门店梯次发展格局:北京百货大楼、双安商场、成都王府井、西宁王府井等成熟型门店在当地市场上占据领导地位,同时确保公司业绩稳定,其中成都王府井2012年成为公司首个在第一个完整经营年度里销售突破十亿元的跨区域门店;太原、昆明、包头等成长型门店为公司业绩增长添加动力;兰州、株洲、鄂尔多斯、福州等培育型门店为公司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二)分阶段推进业务集约。近年来,王府井百货对以联营模式为主的百货业务模式进行了系列改革,探索在全国连锁范围内实现一定程度上的集中采购和集中管理。一是推进区域化的统一招商、统一管理。2007年除在北京4家分店率先试行集中采购模式外,在部分地区也实现同城管理、统一采购。二是推进重点品牌资源由总部集中招商、集中管理。2012年首先对包括奢侈品牌、国际精品、国际高端化妆品牌等市场号召力强、成熟度高、集中度高的品牌进行“总部对总部”的集中管理,由总部直接与品牌供应商进行谈判,确定商务条款,签订合同。目前,近200个重点品牌供应商在王府井门店的平均覆盖率达到70%。三是加大商品经销比重,加大自营买断品牌的比例,同时启动自有品牌的开发。

(三)借助信息系统推进紧密型连锁。王府井百货2001年开发ERP管理系统,构建基础流通管理体系。2007年5月至12月,成功上线“中央采购系统”,分布在全国10多个城市的众多门店与上万家供应商可以实时共享供应链信息。2009年上线供应商协同系统、会员服务及CRM系统,深层挖掘数据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通过信息系统将松散型百货连锁升级为紧密型百货连锁。

(四)总部派遣与本土化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在连锁发展的人才队伍方面,王府井实行总部派遣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方式。由总部派出骨干,“强将开新店”,担任新开门店的高级管理人员,对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则在当地招聘。

(五)以“王府井国际”为平台实施并购。2013年,通过并购春天百货加快华南市场布局。王府井国际成立于2006年,是王府井百货的控股股东,同时也是王府井体系内的资本运作平台与商业地产开发平台。2010年王府井国际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北京信升创卓投资管理中心、福海国盛(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分别持股15%,实现了股权多元化。2013年1月,王府井国际境外全资子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的BELMONT HONG KONG LTD(“贝尔蒙特”)和春天百货签署协议,以19.97亿港元受让中国春天百货集团有限公司39.53%的股权,即将成为其控股股东。目前中国春天百货旗下总共拥有21家门店,包括17家春天百货店、3家奥特莱斯和1家赛特购物中心,主要位于华南,这对多数门店位于北方的王府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互补。收购完成后,王府井旗下门店数量将增加近一倍,总门店数量达51家。

上一篇:经管专业ERP实验教学问题研究 下一篇:线上线下的通路革命:“码”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