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饮食干预对血压、血糖值的影响

时间:2022-10-23 12:20:45

运动、饮食干预对血压、血糖值的影响

摘要:目的 运动、饮食干预对血压、血糖值的效果。方法 2011年~2013年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省重大科技专项代谢综合征项目组对妙西镇选取的112例代谢综合征对象进行运动、饮食的综合干预,比较分析干预前后BMI、平均腰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甘油三酯、胆固醇值、高密度脂蛋白值等的变化。结果 经过运动、饮食的综合干预后,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甘油三酯、胆固醇值均较干预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值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慢病的社区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推广

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已在社区管理了近十年了,自2005年以来,湖州市吴兴区就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六位一体"管理,对辖区内居民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专项管理,自2008年吴兴区对农村基本公共卫生项目通过了ISO认证,使基层慢病管理更规范化和完善。2012年1月~2013年12月按照浙江代谢综合症项目干预工作要求,对辖区代谢综合症患者及高危人群开展综合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0年7月起,在本镇随机挑选3个行政村作为居民代谢综合征基线调查,对象为18周岁及以上的代谢综合征人群及其高危人群。代谢综合征人群(简称患者),纳入标准:在中心性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如果体重指数>30kg/m2,不需要测量腰围,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的基础上,至少满足以下4个因素中的任意2个:①甘油三酯水平升高:≥1.7mmol/L或接受相应的调脂治疗者;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男性

1.2方法

1.2.1代谢综合征患者和高危人群调查内容基本一样,包括如下内容:①问卷调查: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法,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行为,服药、治疗情况,依从性,行为改变动机强度,人格特征,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状况等(问卷调查时间约需25~35min不等);②医学体检:集中进行医学体检,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进行测量;③实验室检测:在集中进行医学体检的同时,采集所有调查对象的空腹静脉血(约4ml),用于测定空腹血糖和血脂;随后对每位研究对象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后为每位研究对象(糖尿病患者除外)采集静脉血1ml。血糖由湖州市疾控中心按统一方法于调查当日在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血脂等其它项目由省疾控中心实验室统一进行检测。

1.2.2干预师培训,2012年7月,我镇选派10名年轻有学历接受能量强的社区医生到省代谢综合征项目组举办的干预师培训班,规范动机性访谈的工作方法及基本技能,统一动机性访谈的工作日志和实施的常用工具,灵活使用生活方干预管理软件。每名干预师干预对象为10~12人。

1.2.3干预目标,激发和增强干预对象改变不良行为和进行健康自我管理的动机;帮助干预对象自主改变不良膳食和运动习惯,建立健康科学的膳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习惯。

1.3统计分析 资料采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112例调查对象中,代谢综合征患者46例,高危有66例。其中高血压39例,糖尿病12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68例,年龄出生在1940年以前的3例,40~49年出生的18例,50~59年出生的25例,60~69年出生的有41例,70年~79年出生的有18例,80~89年出生的有7例。

2.2评价指标 血压控制率=干预后最后一次随访平均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的患者数/干预的高血压患者总数×100.00%,血糖控制率=干预后最后一次空腹血糖值控制在7.0mmol/L数/干预的糖尿病患者总数×100.00%。

2.3干预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干预后,112例干预对象平均BMI值由(26.2±3.1)下降到(25.5±3.0),平均腰围由(91.6±7.7)下降到(89.4±7.8),平均收缩压由(125.0±14.3)下降到(119.3±11.6),平均舒张压由(81.3±9.3)下降到(77.2±6.6),空腹血糖由(5.5±2.0)下降到(4.6±1.3),餐后血糖由(7.0±3.3)下降到(6.1±2.2),甘油三酯由(2.6±1.3)下降到(1.9±1.9),胆固醇由(4.6±0.8)下降到(4.4±0.8);高密度脂蛋白由(1.0±0.2)上升到(1.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 39例高血压患者干预后血压控制率由28.2%提高到71.8%;12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由8.3%提高到5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危害人们健康的大部分疾病均属于生活方式疾病,饮食结构不合理和缺乏运动,是高血压、糖尿病的温床和基础[1-2]。从我镇干预师对代谢综合征综合干预的结果来看,干预对象的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甘油三酯、胆固醇值均较干预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值较干预前升高,这说明了运动、饮食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升高,血压、血糖的控制率却偏低,而居民对改变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又很难。我们在干预代谢综合征患者及高危时,发现运动干预和饮食干预一年后对控制血压值和血糖值都有一定的效果,所以基层社区医生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时均可以采用运动、饮食干预来进行指导,并且这一综合干预值得在基层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雪兰.饮食与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4:63.

[2]毛庆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研究[J].全科护理,2012,8(12):24.

上一篇:求解医保支付改革 下一篇:关注儿童阅读聚焦学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