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计算准确率的提高方法

时间:2022-10-23 11:20:10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准确率的提高方法

[摘要]提高计算正确率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在认真分析学生计算准确率较低成因的基础之上,创设了激发学生对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强烈愿望,养成学生打草稿的习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过程这三个方面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正确率 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137-01

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可是多年教学实践却让我发现了这样的现象: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小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却逐步下滑。学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这严重干扰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曾有人把这些错误归咎为学生的“粗心、马虎”。其实不然,这种现象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通过分析大量的错误案例后,我发现错误是由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其中的一小部分,不良的心理素质和不良的计算习惯则是计算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个发现,我对症下药,改进了教学方法,改变了一些教学要求,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养,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进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做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把握源头——计算错误率高的成因

(一)学习态度不够认真

因为多种原因,不少学生在计算时没有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写数字时字迹潦草,0、8不分,2、1、7互变的现象时常发生。还有的学生甚至连一块橡皮、一支魔笔或涂改液也没有,在写数字时胡乱涂改,不仅造成卷面十分脏乱,还经常会发生误看误写的错误。

(二)缺少自我控制的心理素质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真地观察了学生的计算过程,发现很多学生计算后从不验算。究其原因,有的学生是因为学习成绩很好,过于自信,所以从不验算,进而导致计算错误率较高;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计算正确于否则完全没有把握,多数情况下要依赖于家长的检查或等老师的批改;还有学生则因为只想尽快完成作业或试卷,对于对错根本就不看。

(三)计算习惯存在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计算时从来不打草稿,很多学生在计算时喜欢口算得出结果,无论数大数小;还有的学生虽有草稿,但却是在这写写,在那画画,弄得乱七八糟,最后连自己也不认识了。这样的学习习惯,肯定会导致计算的经常性错误。

二、活水清泉——计算错误率高的有效纠正方法

(一)激发学生对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强烈愿望

为了让学生产生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我在测验之后,首先让学生自己做下面两件事:第一,自己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掉的分数;第二,自己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通过统计和分析,使学生发现他们计算错误大多都不是计算方法错误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审题不仔细、不验算等不良习惯。然后,给他们传阅计算正确率较高的学生的试卷、草稿本。让大家懂得许多人成绩好不是他们聪明,而是他们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多次的对比和分析,使计算正确率低的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强烈愿望。

(二)养成学生打草稿的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强调草稿的作用并对草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都要有专门的草稿本,要求字迹必须清楚,并定期检查学生的草稿本,作为成绩评定。在考试时,我不仅对试卷进行评分,还对草稿进行评分。对学生来讲,由于草稿也成为了作业、考试的要求,不管什么时候,他们都能认真地打草稿,质量不断提升,计算正确率也随之提高。

(三)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过程

当学生产生了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并在认真地打草稿的同时,教会学生提高正确率的方法就容易了。而最重要的就是使学生掌握正确而合理的操作过程。我让学生牢牢记住操作程序,然后通过定向训练,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自觉地执行操作程序,并能体验到操作程序正确的优越性,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最终掌握正确的操作过程。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首先要使学生产生提高计算正确率的积极愿望,然后在教会学生打草稿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程序,使学生树立正确计算的信心,在学习中主动寻求计算的准确,从而养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进而提高他们的计算正确率。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肖春梅.实习数学教师知识对数学教学的影响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9,(1).

[3]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外语院校图书馆赠刊的管理与利用浅析 下一篇:散文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