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审计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2-10-23 11:04:13

电子商务审计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摘要: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全新的商业模式。在电子商务时代,很多交易在网上进行。现阶段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际贸易等已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基于此,电子商务审计应运而生。由于受到电子商务发展程度的影响和技术人才等因素的限制,电子商务审计也遇到了诸多挑战和困难。文章从电子商务审计的主要特点、人才和贸易沟通方面讨论电子商务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审计 挑战 解决对策

一、电子商务审计的基本概念

世界上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电子商务的实施可以分为两步,其中EDI商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Internet商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的电子商务及其研究起步更晚些,但进展还是比较快的。电子商务主要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商务的网络化、全球化和无纸化等。电子商务审计就是对Internet网上进行的各项经济活动及其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所进行的评价与监督,它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一)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由于电子商务是在网络化的环境下开展的,所以交易数据呈现无纸化和电子化特点,审计工作人员想要开展审计业务,必须充分利用好计算机网络技术。

(二)对无纸化的数据库审计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无纸化环境下通过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相关数据,审计工作人员必须开发一套审计专用的软件来适应审计工作的基本需要。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地位逐渐突出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审计师在公司内部制度的运转和评价中起着重要的建议作用,审计师能够对内部控制状况提出全面性的评价。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审计风险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企业纷纷开展电子商务经营。电子商务企业可以没有办公、仓房等物理实体,只要能够在网络上注册公司,找到相应的货源,得到特定机构认证后,然后接收网上订单就可进行交易,这种交易方式无疑给电子商务审计带来许多风险。

首先,不健全的相关市场商务法律、不稳定的外部环境逐渐凸显出企业外部的经营风险,逐渐减弱了原有的内控制度效果,增大了电子商务审计的风险。

其次,由于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的商业模式,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再加上审计目标被重新定位,一旦网络系统出现故障或者被入侵,势必会暴露出公司的资金和资源掌握情况,财务风险大大增加。

最后,经营的虚拟化、无纸化、支付手段现代化等特点导致电子数据审计风险增大。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经营的虚拟化、无纸化、支付手段现代化等特点导致电子数据审计风险增大。相比起传统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模式的企业内部控制行为发生很大变化。部分传统的会计岗位职责已经在悄悄地发生相关变化,导致内部控制范围大大扩展,此种技术性风险使得审计风险被加大。一是从商务交易的无纸化角度来看,相比起传统具有痕迹的商务交易,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数据签字时的确认手段不再出现,因此加大了非法行为入侵网络的风险,最终导致电子商务审计人员因难以发现其中纰漏,产生巨大风险。二是从存储介质角度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审计完全是以光盘和磁带等为存储介质的电子数据,电子数据又具有不易长期保存的特点,继而增加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以及审计难度的加大。三是从支付手段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日益现代化和多样化的审计工作很难对货币资金的收付业务进行控制。电子商务环境下,交易主要是通过电子现金、电子信用卡和电子支票等进行支付。电子货币进行的数据交易往来使得审计工作人员无法判断交易和货币的收付行为是否真实存在,因此加大了电子商务审计的风险。四是从经营的虚拟化角度来看,此种经营模式使得交易商之间的依赖性增强,因此给电子商务审计工作带来不可控的风险。电子商务环境下,诸多交易商的数据通讯在高度集成的网络系统中进行交易,使得交易商内部电子商务系统的问题出现连锁反应,影响到了其他系统的正常运行,最终加大了审计风险。

三、电子商务审计面临的挑战

(一)对电子商务审计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传统审计工作中 ,账表核对和账证核对非常重要,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审计人员来进行。但是,在电子商务审计工作过程中,要想进行审计工作, 首先,审计人员需要充分掌握好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方式;其次,掌握好W络的实时运用情况,如掌握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关键部分;最后,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到日常审计工作中去,对大量且较为复杂的网络会计系统进行相应审计行为。

(二)电子商务审计的法律证据不够充分

即使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在法律法规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有30.22%左右的国家尚未出台成文的法律法规,在国际上尚没有权威性的惯例或者公约。国际商会(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曾提出过《国际数字保证商务通则》,希望能够使得电子商务的发展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但是此种文件是建议性的,不具有法律效应。电子商务审计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交易安全角度来看,需要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制定相关的电子商务法律,对于信息数据用户的保护更为重要,保证用户的自和个人隐私权,以期解决好电子商务中发生的各种纠纷,预防诈骗行为,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到迫害。(2)从电子支付角度来看 ,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电子支付的当事人与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明确,电子制度采取实名制,确保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对于电子数据的伪造和更改等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3)电子商务法律应该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不断进行完善和补充。

(三)电子商务审计的发展不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

在利益的驱使下,电子商务的发展蒸蒸日上,电子商务人才也层出不穷,此类人才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但是,从电子商务审计发展现状来看,电子商务审计人才却是屈指可数。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电子商务审计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审计人员需要很大的投入,但不能获得与此相对应的收入,导致积极性不高;二是电子商务业务变化非常快,在各项会计业务发生相关变化时,电子商务审计流程、审计方法不能及时改变,导致电子商务审计不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电子商务的审计质量。

四、应对电子商务审计挑战的对策

(一)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审计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的立法应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逐渐使得我国的电子商务审计法律法规能够不断完善,最终保证电子商务审计工作能够有法可依。制定出适合我国电子商务的规范化文件,主要包括:(1)计算机审计的法律准入规定。比如数字管理机构认证规定。(2)计算机审计准则。(3)各种类型的审计数据库规范要求。比如制定电子合同存档和保管规定、电子信息质量标准规定,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与高效性。(4)输出数据的标准格式规定等。

(二)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发展好电子商务审计工作,必须要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基于此,应该加大培训电子商务审计人才的力度。丰富其计算机网络知识,完善其基础知识结构,提高其职业素养,培养好复合型的审计人才,不断满足审计业务范围扩展的相关需求,为电子商务的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三)加快审计的电子化进程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必须处理好电子商务主体和电子商务客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使得电子商务逐渐往电子化发展。与此同时,建设好电子商务审计系统,要体现电子商务审计进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在电子商务审计工作开展之前,要对电子商务客体的控制系统和网络系统进行全面审查。审查电子商务系统及电子商务控制功能是电子商务审计的重要内容。传统商务审计没有对交易事项的相关处理进行核实,因此,利用好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进行有效审查,通过网络对其财务数据进行审核能够完成大部分审计工作,以保证电子商务各项交易的数据能够既合法又安全。由于传统审计工作没有体现出安全性和合法性,故而审计信息的开发需要遵循全面性、审计性及完整性三个方面的原则。

(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工作员必须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系统结构,全面观察被审计单位的机构设置是否合理合法,是否能够适应电子商务发展模式。软件开发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开发配套的审计软件,通过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软件中执行特定程序的功能,实现远程监控审计,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傅元略.网络化环境下的子商务审计[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03).

[2]徐光.电子商务审计探析[J].商业研究,2004,(20).

[3]郭宇宁.电子商务审计风险的防范[J].商业会计,2006,(21).

[4]王加宝.电子商务环境下审计风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上一篇:基于ERP系统的供应商成本管理方法TS―ABC创新... 下一篇:银行承兑汇票诈骗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