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河道堤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策

时间:2022-10-23 09:34:37

分析河道堤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策

[摘 要]论文首先切实分析了河道堤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堤防隐患、管理手段及对河道堤防的认识三个方面进行了着重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对加强宣传、培养人才、完善创建管理制度等加强河道堤防管理的有效策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河道 堤防 管理

中图分类号:P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267-01

一、河道堤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在较多的堤防隐患

堤防隐患是指堤身内部存在孔洞、裂缝、软弱带及堤基渗水通道等潜伏病害,如果不及时处理修护,容易在高水位的时候发生险情,甚至造成决堤事故,且堤防隐患表面难以发觉,一旦处理不彻底容易复发。[1]堤防隐患的产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江河两岸、沿海防洪的堤防建设时大多属于就地取材,是分段逐年填筑而成的土堤,其施工技术散漫不到位,因此造成堤身内部空隙裂缝诸多,碾压软弱不实;二是外部环境造成的堤防隐患,一些堤防处洪水变化幅度大,新险工与旧险工变位频繁,管理较为困难,此外随着城镇周围土地的开发利用,一些堤防内外护堤林带或河滩也被逐渐侵占,亦造成了相当大的隐患。

(二)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水利等公共设施还处于建设阶段,缺乏完备的长效管理机制,河道堤防的工作内容主要以管理建设工作、审批涉河工程及处理相关违法案件为主,对专员专费巡查维修工作重视不够。且由于河道管理涉及环保、城建、水利及渔业等诸多行政主管部门,职能交叉严重,各自为政导致管理比较混乱。除此之外,我国大多数公益类公共设施还不能做到制约性有效管理,各种高新科技如实时监控、卫星定位等应用十分有限,河道堤防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还任重而道远。

(三)对河道堤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河道管理的法律法规,例如《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等,但法律法规的颁布取代不了普及河道堤防重要性宣传的作用,许多群众及管理干部对于其重要性认识还很不足,沿河群众方面,人民法律意识淡薄,堤上开垦、取土、随意伐树等屡见不鲜,甚至部分群众单纯的认为堤顶是普通道路,随意开挖上下堤坡道以方便行走,领导层面上,对河道堤防的后期养护及相关整治还没有充分的重视起来,沿河企业方面,部分企业随意将垃圾堆积在河道上,造成河床淤积、河道污染及蓄水过流能力下降等许多问题,这基本上都是对河道堤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的。

二、加强河道堤防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

加强河道堤防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强化日常运行管理。按时进行河道堤防及穿堤建筑的检查,对规定的安全资料的收集整理要做到全面系统,并科学的建立相关财务、文书、险工险段的档案,严格做好防汛值班、工程观测、维修养护及闸门启闭等情况的记录。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来创建河道目标化管理,而创建工作的核心是规范化管理,创建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完善制度、执行规范,只有坚持进行创建工作,才能为提高管理工作提供源源不觉的动力,也只有在创建目标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全体职工艰苦奋斗的历程,才能体现管理方法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二)加大执法力度,依法管理堤防

1、首先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并按照《防洪法》、《水法》、《河道管理条例》对河道堤防内的堆沙弃渣、乱挖乱建行为进行严厉批评教育,对严重的违章建筑及违规行为可以在宣传后制定相关处罚措施,以维护良好的管理环境。

2、自从水利行政执法力量改革后,水政大队及水政股专门从事河道采砂管理可能面临人员不足的尴尬局面,可在前文所述的经营自养后,剥离部分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充实到水政执法队伍中去,切实加大日常监管、巡查的力度[2]。

3、在与地方政府积极协商后,可以在其支持下建立水行政联合执法机制,定期或突击与公安、海事、水利及相关行政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对违章违规个人或集体进行严厉教育或处罚,形成震慑力量。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水利单位人才培训一直是困扰河道堤防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于一般的行业,河道堤防管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执法思想、管理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对此,可以重新选配一支技术过硬的专职培训队伍,对新聘选的职员与已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区别培训,做到分层培养、按需施教,将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侧重培训,并建立人才培训与职务任用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可以在现有国家补贴的基础上,积极提高河道堤防的工程效益,提高相关护理修护人员的待遇,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三、结语

河道堤防管理是一项防微杜渐的工作,更是一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管理部门一定要注重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相结合,用科学务实的工作作风面对管理中的挑战和困难,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灵活调节相关矛盾,并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情的管理机制和管理队伍,开创河道堤防管理工作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潮.赵晓龙.河道堤防隐蔽工程质量检测[J].水利施工,2008(6):45-46.

[2] 郑贞霄,李军利,朱勇.加强行洪河道堤防工程的维修与管理[J].河北水利,2008(2):45-46.

上一篇:谈矸石混合物的人工采样 下一篇:浅析军队通信信息化的安全防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