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测量》工学一体化教改现状

时间:2022-10-23 08:59:37

浅谈《建筑工程测量》工学一体化教改现状

【摘 要】实训教学是《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教学目标以及对学生的培养效果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当今职业院校中的测量实训内容和实际施工现场的测量内容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更贴合社会形势发展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目前各个职校的教学发展方向。本文从课程性质、目前的教学方式、工学一体化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差别、目前一体化教改存在的问题、教改措施等多方面角度剖析《建筑工程测量》工学一体化教改的现状,对如何进行工学一体化教改进行了探索,为即将到来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专业职校;工学一体化;教改

1 课程性质

建筑工程测量通常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工程测量学科是测绘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

建筑工程测量对于建筑工程专业来说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我国建筑职业院校中已经开展多年。学习建筑测量,主要是为今后的施工和设计作准备,以应用为主,特别注重学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2 目前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分为教师讲授辅导、实训辅导、作业讲解、学生自主化学习和操作测量仪器等多种形式,其中教师讲授侧重于理论教学,主要讲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操作仪器中的技巧,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包括课前预习、课后理解和小组协作完成测量实训任务等形式。

3 工学一体化与传统的理实一体化

工学一体化是指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一体化。要求教学过程必须体现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有机融合。工学一体化相对于传统的理实一体化,更能体现出市场标准,更能解决所教、所学、所用三者对接问题。具体而言:

第一,理实一体化课改突出强调教学中的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工学一体化着重解决了教学中的学习与实际中的工作相衔接。正因为如此,工学一体化课程更突出强调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互结合。

第二,理实一体化的内涵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在将其构成要素理论与实操紧密“粘合”在一起,形成“边教学、边实操”的教学模式。相对的,工学一体化的内涵是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与教学实践要求相结合,重在将其构成要素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在一起,形成“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教学模式。而且,工学一体的“融合”也完整体现了理实一体的“粘合”。

第三,理实一体化主要展示理论联系实际的普通教育规律,工学一体化则充分体现了市场规律、教育规律及其相结合,更能体现出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

综上所述,相比较而言,工学一体化是一种更科学的、更有质量的、更容易促进成才的一体化。所以,建筑类职业院校开展一体化教学,就不能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层面,应追求更高层次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为建筑行业培养出更贴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4 目前存在的教改问题

4.1 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较差

我国建筑专业职业院校特别是一些中专类职业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初中学习成绩较差,自我学习习惯、学习自主性和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差,实训教学时,虽然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但一些自觉操作能力较差、纪律性较差的学生还是会对教师的实训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4.2 目前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比重偏低

目前职业院校都已经认识到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也有所增加,但仍存在普遍偏低的情况。

4.3 实践内容与工程实际脱节

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是属于测绘学科的内容,但其与建筑学科的关系也非常紧密,现行教材内容相对陈旧,理论知识比重较大,这样就导致学生在校内掌握的实践技能与在施工中要求的测量技能出现脱节。如何将实际建筑工程的测量内容和在校的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是目前工学一体化教改中的关键问题。

4.4 测量实训场地有限

现在职业院校在进行测量实训时,虽然有固定的实训场地供学生使用,但是因为建筑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在场地的面积大小上和专业程度上仍无法满足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目前普通职业院校的实训场地一般只能满足两个班级同时上课。职业院校实训场地所展现出来的施工场景无法与实际施工场地相一致,这是目前工学一体化教改面临的最大硬件问题。

4.5 师资力量有限

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对于测量课程来讲还是比较充裕的,但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测量专业实训老师的数量可能会显示出不足。目前很多职业院校还是采用一位教师负责一个班级的教学模式,没有配备专业实习教师。

4.6 一体化教改经验较少

目前我国的工学一体化教改主要集中于汽修、烹饪、商贸金融、机电和农林等专业。以我校为例,在浙江省的建筑专业中职技校中,我校是第一所尝试进行工学一体化教改的学校。因此,我校的建筑工程测量一体化教改的经验较少,开展起来较为困难,只能通过结合我国工学一体化教改的大纲和一些其他专业的一体化教改典型成功案例,对我校自己的教改进行慢慢的摸索和创新。

5 关于工学一体化的教改措施

5.1 转变观念,加强学习

工学一体化的教改应先从老师角度出发,改变老师以往的教学观念。首先要组织教师全面系统学习一体化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等,其次是敦促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并逐步向一体化教师转型,必要时应积极组织教师到实际施工现场观摩或其他一体化开展好的院校学习,逐步进行一体化教师达标,为开展一体化教学做准备。

5.2 建设配套的一体化场地,打造一体化专业教学平台

依据国家一体化教改政策,结合其他一体化院校的教改经验,积极寻找合适的环境,建立一体化教学基地。组织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一体化教改方案编写,根据原始课本和大纲要求编写适合学校教学的一体化教材。

5.3 加大硬件投入和软件实力提升

学校应积极筹措资金,鼓励教改,组织力量,全面开展,在完善工学一体化场地和设备的同时,除了老师之间要相互交流以外,还应定期组织学生与老师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会交流,通过学生的角度改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全面迅速提升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也培养学生多接触实际,活学活用,敦促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5.4 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应顺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多于相关企业沟通,通过工学一体化教改,抓好教育质量的同时,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请企业派几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现场工作人员参与到教改中,真正的做到“工”与“学”的结合,使一体化教改真正体现出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6 结语

工学一体化教学是未来职业教育的一个大方向,《建筑工程测量》工学一体化教改更是每一个建筑专业院校的必经之路。虽然目前国内在本课程上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的院校很少,教改前行上的问题也很多,但是只有各院校和我们广大教师有决心有信心,一定能通过工学一体化的改革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及素质得到飞速的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 更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丁锐.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J].2012(9).

[2]马福荣,覃峰.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学,2012(7).

上一篇:桥梁的主要病害及加固方法 下一篇:星形―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