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23 08:57:39

以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几点思考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高度体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一所学校提高办学品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精神文化泛指学校的历史、传统、成就、影响、特色等等。它对师生的思想、行为起着内在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物质文化泛指学校的设施,它对师生的思想、行为起着外在的陶冶、示范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科学发展理念。塑造学校内涵灵魂

“有理念才会有信仰,有信仰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会有成功”。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办学、治学、育人的指导思想,是来源于办学实践而又指导办学实践的理论认识和价值追求。办学理念是内涵发展中指导性的纲领,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学校在制订办学理念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质量立校,以内涵发展为核心,走特色化道路,实现管理与服务,管理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重视学生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德育以“会做人、有基本能力、有创新能力”为不同层次目标,一是要创新教育方式,探索不同形式的“润化”“内化”育人途径和模式:二是要积极探究并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系统,落实学生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三是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两健”发展;四:是要开展固定的艺术节、体育节、一文化节等活动,不定期开展各类喜闻乐见、寓教于乐又合乎校情的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加强教师文化建设。增强:学校内涵发展实力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师生的发展。要实现发展这一硬道理,就必须构建和谐校园,创造厚重的文化氛围,使师生的品格、学识通过熏陶、滋养得到提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永久:话题。学校要将“做教育的教师”作为教师成长要达到的目标,并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形成进入教育、研究教育、创新教育的良好机制,促进教师由职业型向事业型、应试型向育人型、单一型向复合型、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四、构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和谐规范管理机制

制度建设,不仅是规范全体教职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准则,而且是全体教职工利益的保证。学校制度建设应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来制订,要体现发现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素质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制度建设要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改革和完善制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全体教职工各项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巩固和保障的需要。根据学校教育教学条件的变化,及时修改原有制度中不相适应的环节,改革和完善部分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的制度,使制度合乎法规,顺乎时代、体现民意。

五、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夯实学校内涵发展基础

学校基础建设要坚持“低投入、高标准、高效益”的原则,以“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整合资源。美化环境。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挖掘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不断补充完善校史展室、书画长廊、文化墙、毕业留念、宣传阵地等文化设施。经过多年文化沉淀,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构筑宜人、设施先进、文化浓厚的校园环境。

一所有影响力的学校,一定是以“以人为本,文化引领。科研兴校,体制保障”的学校。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高雅的人文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构建具有个性魅力。富有时代性的学校,建立高品位、有特色的和谐文化校园,应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上一篇:班级管理中如何实施“激励” 下一篇:陕西省教育厅关于换发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