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巴赫音乐的创作特征

时间:2022-10-23 07:48:49

浅析巴赫音乐的创作特征

摘要:巴赫是巴洛克时期一位里程碑式的音乐家。本文从其音乐创作的特征以及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和剖析,以厘清巴赫的创作轨迹及历史意义。

关键词:巴赫;音乐创作特征;历史价值

约翰•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年),巴罗克时期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的爱森那赫市的一个音乐世家,其家族音乐人才辈出,曾出现过数十名音乐家,而巴赫是其中的佼佼者。巴赫在欧洲有“近代音乐之父”和“不可超越的大师”的美称。无论是他与悲惨命运抗争的精神,还是他献身于音乐艺术苦苦追求的执著;无论是他对德国宗教音乐的继承和改革,还是他无与伦比的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都给人们以巨大的鼓舞和深刻的启迪。

巴赫的音乐创作博大精深,体裁丰富多样,有卓越的价值。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声乐作品在巴赫的创作中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在声乐作品中,声乐创作以康塔塔最为丰富多彩。康塔塔是一种与清唱剧类似的以独唱、重唱、合唱和管弦乐队组成的声乐套曲。巴赫的康塔塔在乐队的编制上进一步扩大,除了运用弦乐器和木管乐器以外,还加入小号、长号、定音鼓以及运用古钢琴或管风琴演奏数字低音,其音乐具有强烈的戏剧表情和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其康塔塔有宗教和世俗之分,巴赫创作的宗教康塔塔,作品内容深刻,感情细腻,代表作如《醒来吧,一个声音在呼喊》。世俗康塔塔是为了贵族的应酬而作,它们多是些轻松活泼的“音乐剧”,包含宣叙调、咏叹调、合唱和重唱。有的作品直接运用民间音调,具有农村生活的情趣和城市生活的风情,代表作有《农民康塔塔从》《咖啡康塔塔》等。

《马太受难乐》是巴赫的以清唱剧风格为主的受难乐,它根据《圣经》中《马太福音书》的部分内容写成,首演时由双合唱队、独唱、双管弦乐队和两架管风琴构成了史诗般宏伟壮丽的戏剧效果,整部作品几乎每个乐句都显示了巴赫把描绘性音型与表情效果融为一体的才能。此外,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是弥撒领域的中最杰出的代表作,作品中乐队精彩的使用、声乐旋律华丽且饱含情感、表示悲痛的图解式音乐、最终将会重见光明的大调结尾等等,都集中显示了巴赫戏剧性的创作才能。

巴赫音乐创作内容多元,思想深邃,作品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内容上体现为对人类苦难的关注和对情感的升华,形式上表现为对复调形式的全面总结和创新。这些作品深化了文艺复兴以来音乐创作中的人文倾向,以哲理和抽象概括的方式,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限制,赋予音乐永远的生命力。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巴赫的作品中,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形式(受难曲、弥撒、经文歌、康塔塔等),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与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这种充满宗教内容及复调音乐思维的作品更为广阔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但同时,他的音乐从来没有脱离德国的音乐传统。《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纯音乐”领域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作为一部具有德意志精神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体现出了那种严谨的德国式思维,除了教学的目的,巴赫创作《平均律钢琴曲集》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向世人展示运用十二平均律便可以在任何一个调上自由的转调。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不仅在音乐技巧上无与伦比,而且充满了丰富深刻的内涵,后人称为“钢琴家的《旧约全书》”。

另外,巴赫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乐队作品,也都表达了作曲家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与渴望。这些作品在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内心深处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巴赫是继往开来的大师,他的作曲技法独特,他继承和完善前辈已有的音乐创作形式,又为后人展示出探索新的音乐表现形式的广阔前景。他的创作体现出主体富于个性的态度,代表了巴罗克音乐的最高成就。正像高尔基描述的一样:“如果像山峦般地罗列伟大作曲家的名字的话,我认为,巴赫就是其高耸入云的。”

作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巴赫的创作根植于德国民间音乐传统中,音乐语言极其丰富。他的音乐绝大部分是以严谨的复调写成,这些复调联接成严密的音线网,其中每根线条条理清楚、脉络鲜明,既有独立的生命,又各系整体结构中的有机组成之一,从而使音乐织体的纵横关系达到有机的完美结合。巴赫将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来,使之平民化。音乐不总是歌颂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他把复调音乐发展成主调音乐,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他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原则;除了声乐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现代西洋音乐几乎所有作品样式的体例基础。

巴赫不仅是他以前音乐成就的集大成者,更是他以后音乐发展的启迪者,他的音乐标志着德意志民族音乐语言的形成。18世纪末期的古典乐派作曲家们,如莫扎特在其晚期创作中明显地吸收了巴赫复调音乐的精神和手法,贝多芬在音乐的逻辑上更直接继承和发展了巴赫的成就。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如舒伯特、舒曼、肖邦等,从巴赫的音乐中吸取无尽的灵感。20世纪各种不同流派的作曲家们,也从巴赫的音乐中获得了新的养料。鉴于巴赫对音乐艺术的巨大贡献,贝多芬曾经说过这样的名言:“他不是小溪,他是大海。”

参考文献:

[1]冯志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 北京,人民音乐出

版社;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3]石映照.《古典音乐笔记》[M] 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1

作者简介:

夏小爱,现为许昌学院音乐学院2007级音乐学专业学生。

上一篇:探讨彩陶纹饰的形式美 下一篇:沦落风尘,谁解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