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孔子思想 推进新课标实施

时间:2022-10-23 06:37:35

学习孔子思想 推进新课标实施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是一项巨大的教育工程,他需要教师把新课标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此,我借助学习孔子科学教育思想的感悟,结合对新课标的理解,简述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实施新课标,其实,这也是孔子以一贯之的治学理念。

关键词:学习;孔子;教育思想;新课标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131-01

孔子 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少年发愤读书,中年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勤奋治学从事教育,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教育改革大步迈进,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的今天,重温孔子的教育思想,使我们教育教学工作更加明确了方向。

一、五育并举,德育为先

孔子十分注重思想道德教育。他把德育放在“六艺”之首。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以人为本”。孔子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作为一个人首先要用良好的 道德规范来约束、规范自己,然后再学习文化知识。他的弟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也;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为仁义之本与!”意思是说孝弟是“仁”的根本。这段论述体现了孔子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性。“孝”“弟”就是要求先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仁爱之心,然后向纵深目标逐步扩展。即由兄弟父母,推及他人,以致民族国家,逐步达到“泛爱众人”的要求。由亲而疏,从易到难,由近及远,符合规律,便于践行。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从小能知道孝顺父母,长大后他也会关爱他人的。一个人只有珍惜自己,体贴父母,才能做到关爱朋友,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以诚相待,社会才能和谐。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出,正是为适应新时期德育教育目标而提出,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一定要学习孔子德育教育的思想,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之首,从学生行为规范抓起,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

二、以身作则,刻苦乐学。

孔子在文化,教育领域中取得辉煌成就源于他学习勤奋刻苦,以学为乐,以苦为乐的精神。他曾说道:“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朝夕道夕死可矣。”他还盛赞颜回的治学精神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的这种刻苦治学的精神源于老师的教导:“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是孔子以苦为乐,以学为乐,刻苦治学精神的体现,也是他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乐趣的科学教育的方法。今天,我们落实新课程目标,更要讲求科学的方法。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以学为乐。新课程目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其宗旨就是激发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乐趣。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一定要具有刻苦学习的意志品质,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学会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自觉学习,刻苦乐学,以实现其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三、因材施教,承认差别

孔子弟子向他讨教“仁”,孔子因樊迟鲁钝,对其讲“仁”的基本概念,因司马牛言多而躁,孔子告诫其说话要谨慎,因仲马对人不恭,孔子就教导他推己及人的道理,而颜渊有高的德行,孔子就要求他做到“仁”的最高标准。还有一典例值得我们做教师仔细琢磨:孔子对“闻斯行之诸”一句话的回答。当冉求问孔子,孔子说:“当然”。子路问孔子却回答说:“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有父母在吗,还应该听听他们的意见呀!”公西华问为什么一个问题却不同回答?孔子说:冉求性慢力行差些,所以我鼓励他听了就去做;子路性急,说干就干,所以我要教他慎重些,多听取意见。上述诸事例充分说明孔子时时处处运用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来教育学生。当今,新课标的制定本身就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新课标提出了最低的标准,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注重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每一个学生终生的成长。

四、善用启发,科学引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焉。”意思就是说教导学生,直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弄明白的时候,我才去点拨他;直到他想说却说不清楚的时候我才启发他;能做到举一反三就不教他了。孔子曾向子贡问道:“子贡与颜回相比谁更强些?”子贡回答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孔子盛赞子贡的说法。新课标中提出开展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学习实际,科学运用启发式教学,科学地安排教学环节,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在知识与能力上均有所收获。

孔子教学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本文中只取其点滴浅述。在逐步深入实践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更深入研究孔子教学思想(诸如“学思结合”、“循序渐进”、“教学相长”等)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志民. 孔子与齐鲁[J]. 春秋, 2010, (01) :31-36

上一篇:KUAI生活教育思想 让语文课绽放光彩 下一篇:浅谈教师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