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时间:2022-10-23 06:36:08

促进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娱乐休闲、健康养生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绿色的向往,对自然的崇尚回归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文章通过对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综合研究分析,提出了促进保护区旅游可续发展的基本建议。

【关键词】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

广西大明山古称镆铘山,又称大鸣山、大名山、大冥山。境内群山绵延,峭壁林立,沟谷纵横,飞泉流泻,更兼林海茫茫,云雾迷蒙,盛夏无暑,环境宁静。有奇峰、幽谷、溪泉、瀑布、密林、山花、云海、佛光等自然胜景和动人的神话传奇,古人称其为“明山叠翠”、“镆铘剑光”、“大明仙镜”,生态旅游资源具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典型性。被誉为“广西庐山”,是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一、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现状

(一)气候条件优越,自然景观独特

大明山为南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由于海拔高、森林繁茂,同时具备典型的山地森林气候,年均气温14~19℃,尤其到了夏季,气候十分凉爽。据统计,大明山7月平均气温21.9℃,比南宁低7.2℃、比桂林低7.0℃、比北海低7.7℃、比承德低3.6℃。空气相对湿度为91.0%。清凉、舒适的夏季气候是人们消夏避暑的理想之地,而到了冬季,大明山由于海拔较高,在大明山山顶上又往往会形成北回归线上罕见的雾淞景观,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成为我国最南端的赏雪旅游胜地,极富探险休闲价值。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区内丰富的日照、降水条件形成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上具备复杂的中山地貌组合,形成了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内雄伟壮丽的高山、险峰、峡谷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加上降水丰富,径流多,保护区内气势磅礴的瀑布景观也非常多。此外,还有神秘原始的沟谷雨林景观、变幻莫测的气象景观、野趣横生的动物景观等等。其中,保护区内尤以险峰峡谷、溪涧瀑布景观最为漂亮、迷人。总之,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内集山景、水景、气象景、生物景各类丰富的自然资源于一体,不仅类型齐全风格各异极富情趣;同时,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内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和迷人、令人神往的壮乡风情,有极高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

(二)环境友好,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优越的气候条件、高低起伏的地形地貌特征,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天然的栖息繁衍条件,由此集聚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内维管束植物就有209科764属2023种;有野生脊椎动物31目90科208属294种;有真菌202种;并且,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种类又非常多,单观赏树木一类就多达640多种;珍稀植物、特有植物种类更是数不胜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达29种,国家保护动物200种。各种各样、高低不等的绿色植物覆盖着大明山的各个角落,把大明山装点成为一片绿色的海洋,形成沟谷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高山苔藓矮林、灌丛草甸等不同的植被景观,使自然山水更显灵秀。各种野生动物在天空、树上、林间、溪涧出没,或高声鸣啼,或惊走避险,或留下踪迹,给大明山宁静的环境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野趣。

(三)科普旅游价值高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是北回归线上的生物宝库,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动植物生态系统,是多种珍稀生物、特有生物、生物模式标本的产地,在生物科学上极具保护和研究价值。大明山地层古老、地质复杂,分布有从寒武纪到第四纪的古老地层和数10种岩石、矿石,并出露大量泥盆纪、寒武纪化石,在古地理、地质、古生物研究领域有很高价值。它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和巨大的地质博物馆,具有很高的科普旅游价值。

(四)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大明山地处南宁北郊,210国道从山脚通过,地理位置优异,外部交通便捷。距市区仅93km,驱车1小时可到游览区,是市区游人周末度假休闲的适宜距离。周边有尹岭岩、明秀园、金伦洞、大龙洞等景区互为补充,为开发大明山旅游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区位条件。

二、促进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对策

(一)设计符合市场和自然保护区两者发展要求的总体规划

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是保护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要与时俱进、实现科学永续发展,应当根据保护区的自然人文优势,通过进行旅游市场科学的SWOT分析,设计出符合当前旅游市场发展的、又具有进一步发展提升空间的总体规划。因此,如何促进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最基本和最系统的工作应当是根据公园的资源禀赋,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以“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秉承“天人合一、和谐天成”的理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对保护区内自然人文景观制定出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旅游发展差异性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内富集丰富的生物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对集中,能够为人们提供形式多样的休闲旅游服务。而保护区内历史文化又与保护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保护区内历史文化通过各种设施、景观表达出来,并为保护区旅游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因此,促进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的健康永续发展,应当积极挖掘保护区生态文化内涵,找准目标市场,创立独具特色的“品牌”。如,可以重点开发以“热爱大自然”为主题的自然生态文化,宣传生态旅游含义和方式,提倡生态伦理道德,并充分开发大明山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咏唱大明山的诗词和神话传奇,以优美的书法刻于天然岩石,增加旅游景点的文化信息。同时,由于大明山在三叠纪才上升为陆地,此前曾经数次“沧海桑田”,由海相沉积形成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层。在一、二天坪和橄榄河谷有大量的泥盆纪海洋宛足类、海藻等古生物化石出露,形成极具科考和科普价值的地质景观。另外,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是北回归线上的生物宝库,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动植物生态系统,是多种珍稀生物、特有生物、生物模式标本的产地,在生物科学上极具保护和研究价值,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和巨大的地质博物馆,具有很高的科普旅游价值。由此,对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的开发,可以考虑以科普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主题园区,建设地区性的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考古博物馆、标本馆、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景点解说点或者科普长廊等基础设施,打造成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独特的科普教育品牌,在为人们提供了解森林、认识动植物、保护自然良好场所的同时,也促进了保护区自身的发展。

其次,应当在对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规划设计及建设管理时,创新思路,结合保护区内自然景观特点和人文情趣,挖掘其文化内涵,创立一种市场认可的、大众偏爱的特色旅游休闲品牌,并对该品牌进行包装、推广。如,大明山地处北回归线上,区位优越、气候独特,景观以高山林海、幽谷瀑布、迷雾仙境、神话传奇为胜,并具有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一个巨大的自然博物馆。因此,大明山应以“北回归线上的明珠”为口号,以“广西庐山”为形象,以“春之岚、夏之瀑、秋之云、冬之雪”为特色进行包装。

再次,结合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和清溪、飞泉、深潭、湍流等天然景观和黄忠立故宅、古战场、关隘等人文历史景观特点,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生态品牌文化推广宣传手段,积极集中举办相应的宣传推广活动,并结合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及当地的民俗风俗习惯,开展踏青、休闲垂钓、探险登山、追忆先祖、重走先辈足迹等活动,不断扩大保护区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培育起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独特的旅游品牌。

最后,研发整合健康养生产业,促进保护区生态旅游转型发展。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内具备优越的气候资源,复杂的地形地貌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天然的优越生存环境,由此,在该区域内生存着十分丰富的生物资源。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保存着成片的亚热带阔叶林,这里群峦叠翠,郁郁葱葱,苍穹古树,纵横交错,蝶舞花间,鸟鸣枝头,形成沟谷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高山苔藓矮林、灌丛草甸等不同的植被景观,使自然山水更显灵秀。因此,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应当利用区内丰富的植被覆盖优势,学习吸收国内外最新的休闲养生相关理论与成功典型,研发整合休闲养生等健康促进技术,进一步提高保护区的旅游品位和内涵。

(三)保持和维护好自然保护区的自然野趣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丰富的自然地貌、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等多种优势。然而,对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不能等同于一般景点景区的旅游开发。应当在结合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特殊性的前提下,参考一般旅游景点景区的旅游开发运作。因此,对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首先要在充分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的性质是集自然保护、生态观光、寻幽探险、避暑度假、会议休闲、科普教育为一体的“自然公园”式的旅游开发性质。整个旅游开发应当限制在森林生态旅游范围内。同时,在对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进行旅游开发时,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保护第一、适度合理、自然野趣等,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和旅游价值,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持其森林景观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在景区内建设的观光辅助设施应当考虑到景观的承载能力,尽量不建或者少建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尽量保护景观的自然氛围和野趣,营造和谐的生态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吴文玉,李喜喜,郭燕妮.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几点思考[J].林产工业,2011,2(38)57~58

[2]李江.浅谈森林公园的规划发展――以七贤岭森林公园为例[J].黑河学刊,2010.(4):42~43

[3]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997

[4]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中心详细规划,2000

[5]黄金玲,农绍岳.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176~184

作者简介:

胡慧政(1970年12月),女,广西南宁人,本科学历,广西大明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

上一篇:新课改下英语作业设计改革初探 下一篇:谈谈怎样做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