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学科能力考查的路径和展望

时间:2022-10-23 06:29:24

高考物理学科能力考查的路径和展望

【摘 要】高考对物理的要求直接决定着物理教学模式的展开,也直接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围绕着高考的内在要求进行主题讨论,将能为建立高中物理合理化教学模式提供启示。通过讨论其考查路径应从:转变物理能力考查的指导思想、优化物理能力考查的内容结构、拓宽物理能力考查的应对形式来展开。对未来的展望应包含:遵循素质教育原则、强调知行统一模式、重视基础能力考查等元素。

【关键词】高考物理 能力考查 路径 展望

之所以提出这一主题主要出于这样的考虑,即在长期推行素质教育的高中,却未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而是仍然以高考为导向实施着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从中可以知晓,高考对物理的要求直接决定着物理教学模式的展开,也直接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与否。由此,讨论高考物理学科能力考查的路径,并对其进行展望便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梳理现阶段的有关文献可知,同行往往习惯于从高中物理教学体系内来进行教学讨论,这种脱离高考能力考查的讨论具有形而上的特征,并无法对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提供现实依据。因此,围绕着高考的内在要求进行主题讨论,将能为建立高中物理合理化教学模式提供启示。

本文首先对物理学科能力考查的内涵进行分析,分析的目的在于梳理出高考物理的几大任务板块,在此基础上进行路径探索。最后,进行展望。

一、对物理学科能力考查的内涵分析

根据《考试说明》的规定,针对学科能力的考查主要分为五大板块: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为此,以下将从考查目的、考查手段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考查目的

众所周知,高考的目的在于向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从而高考物理也就承担着选拔人才的目的。但在与素质教育原则相契合的背景下,以及与新课程改革目标相融合的要求下,高考物理仍主要在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另外,这些能力都是密切结合、不可分割的,求解每道物理试题常常需要各方面的能力,不能说某道试题只考查某一种能力,而且对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具体知识。

(二)考查手段

需要指出,当前高中在物理教学中仍是以题海战术为主要应对策略,这或许也是高考考查手段所建立的倒逼效应使然。这里笔者与同事完成了一个统计分析,即根据理论考试占40%、实验测评占30%,平时成绩占30%的比例的分值进行分层,一共分为5个层次。经过对成绩的统计分析发现,测试结果与这一等级的相关系数为0.68。表明,这次测试与中学的日常教学要求是一致的,能把学生的实际能力水映出来,这也印证了题海战术在应对高考物理的适配性。

二、分析基础上的路径探索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的路径探索,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转变物理能力考查的指导思想

目前无论是教育界的同行还是完成《考试说明》的专家,实则都十分反对物理教学中的题海战术,但在前面所进行的统计分析中也可以感知,当前最好的教学方式便是题海战术。这里有必要对《考试说明》进行修正,而修正的基础便在于转变物理能力考查的指导思想,即增大用图像来描述运动过程中物理量间的关系,用文字对物理问题进行论证和解释等形式的能力考查。

(二)优化物理能力考查的内容结构

优化物理能力考查的内容结构在于可建立起区域植根性特质,即可以根据生源地的自然禀赋条件,有针对性地考查与所在区域相关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一来,也能鼓励城、乡中学、北方与南方中学的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并强化物理教学中的知行统一的认知结构。

(三)拓宽物理能力考查的应对形式

要促使学生适应高中物理《考试要求》的规定,仍在于拓宽物理能力考查的应对形式,其中建立情境教学法则是适应物理教学的方法之一。根据对某道物理题(“轮船减摇”这一多普勒效应问题)的完成情况发现,当把学生置于真实的物理情境中时,他们的物理能力水平便真实地表现出来了(非情境教学中有41.25%的学生完全不能解决此问题)。

三、展望

高考既具有选拔功能,又具有引导功能。在这个意义上,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在肯定高考积极作用的同时,实事求是地评价高考物理能力理论及命题导向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助于高考物理命题的改进,而且有助于扭转中学物理教育中的“题海战术”现象,这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由此,结合本文的价值判断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展望:

(一)遵循素质教育原则

未来应发挥高考作为“指挥棒”的功能,促使高中物理教学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观察身边事物能力的培养。这里的情感态度主要包括: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形成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的思维能力。不难看出,这些都是素质教育中的应有之义。为此,在《考试要求》中应给予充分的说明,以及在高考试题的设计上应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元素。关于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体验,则可以从综合能力考查中得到体现。

(二)强调知行统一模式

新课程改革目标所强调的建构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这本身就是对建立学生知行统一模式的阐发。与传统综合能力培养不同,这里的综合能力不是解题上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而是针对身边现实物理问题的一种观察、认知、体验、解决的能力。为此,在《考试要求》中应突出学生的这一能力要求,从而为高中物理教改提供制度保障。

(三)重视基础能力考查

笔者反对以难题和怪题在进行学生分层,这并不能考查出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包括前面所进行的统计分析也表明,传统考查所得到的结果大部分是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应试能力的体现。因此,需要重视对物理基础知识和基础应用能力的考查,这样才能综合测评出学生的理解、认知和运用能力。

四、问题的拓展

以下再就高中物理实验能力考查进行问题的拓展:

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高中阶段要求会做的分组实验,必须独立地、认真地、带有研究性地做过。通过亲手做实验,能培养动脑和动手能力,从对我国中学生的现状来看,培养动手能力显得更加重要。但实验的目的决不是仅仅为了培养动手能力,实验的思想、方法是实验的灵魂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理解实验的原理、思想和方法;熟悉并掌握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要知道某些实验中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要知道某些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会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会记录实验数据和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果。特别强调学生应独立、认真地完成规定地各实验,这是因为自己认真做实验与看别人做实验和听别人讲实验所得到的感受和经验是不同的。

二是能灵活地运用学过地理论、实验方法、仪器去处理、分析、研究某些未做过的实验,包括设计某些比较简单的实验。这不仅要求考生认真地、独立地完成规定的实验,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有所体会,对某些实验,能从具体的、个别的实验中悟出某些共性的东西,可以把它们迁移到别处,用它们来解决没有做过的实验中的某些问题。

五、小结

本文认为,考查路径应从:转变物理能力考查的指导思想、优化物理能力考查的内容结构、拓宽物理能力考查的应对形式来展开。展望应包含:遵循素质教育原则、强调知行统一模式、重视基础能力考查等元素。

【参考文献】

[1]徐厚敏.基于高考物理“新”型试题动向的思考[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3(12).

[2]于海峰.新课程标准下高考物理实验能力考查策略分析[J].高中数理化,2013(16).

[3]陈自力.将新情景“画”出来――高考物理新情景题的解题方法[J].发明与创新:中学生(B),2013(7).

上一篇:基于语用能力培养的小班化英语意境教学策略研... 下一篇:组织思想品德中考复习“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