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10-23 04:22:45

对当前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摘要:从对中国画的基本法则和观察方法的分析来看,当前中国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优秀作品赏析与-临摹课程薄弱;基础课教学脱离中国画实际;中国画写生存在误区,书法教学被忽视。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C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065-02

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今天,中西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碰撞,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在当前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存在一些引起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忽视了中国画的哲学理念

一个民族的传统就是这个民族的世界观的体现。中国画的传统理念产生于中华民族的基因,世代传承。长久以来,在道、儒、佛三家传统的既人世又出世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哲学思想的引导下,形成了中国画“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崇尚自然,拥抱自然,融合自然,把人与自然作为不可分割的和谐统一体,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融合,追求“心物统一”、“物我相融”的艺术境界。因此,中国画的哲学理念,是教学中首先要解决好的一个基本问题。但目前这一以国名命名的画种,却在当前高校教学中忽视了中国画哲学理念和文化背景的教学。从高校中国画专业传统理论素养教育来说,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文论、中国古典诗词等相近的课程几乎没有,造成教师授课不能根据中国画传统去探寻和认识中国文化精神,不能用中国哲学、宗教、及学术文化的理念与思维去透析中国画传统,无法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外在与内在的联系去体味中国文化的精髓。这种现象违背了中国画的艺术精神。

二、偏离了中国画的基本法则和观察方法

从对中国画的基本法则和观察方法分析来看,当前中国画教学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中国画本原,存在着以下问题:

1.优秀作品赏析与临摹课程薄弱

赏析和临摹大师的作品,体验大师的绘画风格与特点。这是学习中国画的关键,是了解和掌握中国画基本法则的必经之路。目前,高校中国画专业优秀作品赏析与临摹课程开设得不规范,教学大纲也没有明确地要求和整体计划,导致教师对此也认识不足,在遇到欣赏临摹课时经常是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自己去临摹,自己去感悟,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国画名作。另外多数院校没有名家真迹可以在课堂上临摹,有些院系存有的一些藏画也被束之高阁,学生根本看不见。更为值得重视的是没能把作品的赏析、临摹与中国画的“似与不似”、“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一当十”、“以白当黑”等基本法则,以及“意象化”、“游动化”、“程式化”等观察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没有把中国画的传承贯穿在作品赏析与临摹的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造成一些学生不懂得如何体味中国画的美,不清楚如何学习和继承中国画的传统,有的甚至看不懂中国画。

2.基础课教学脱离中国画实际

近年来,尽管一些院校对中国画基础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试,但没有从中国画的基本法则和观察方法出发来解决好基础课的设置与教学问题。而在中国画画谱的学习、中国画观察表现方法方面,缺乏有效训练。基础教学采用的主要还是西画教学模式,导致西画观察表现方法根植于学生的头脑当中。这种以西画观察表现方法为主体的基础训练模式对于中国画专业来说是有利有弊。如何兴利除弊,培养学生中国画的观察表现方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中国画写生中存在误区

由于从西画开始进行的基础训练,学习的是焦点透视,学生对中国画的意象性知之不多,搞不清中国画观察方法与西画观察方法的区别,多数的学生外出写生时,只能立足于一点照抄自然,谈不上“仰观俯察,远近游目”。学生不懂得中国画的写生是画家通过游览,目识心记,而后在“胸中”成形。不是一边观察一边画,而是先观察后描绘,在运动状态中整体地把握对象,表现生气,讲究“气韵生动”。根本问题在于没有把中国画传统的“意象化”、“游动化”、“程式化”的观察方法融于中国画写生的实践之中。

4.书法教学被忽视

中国画是在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诗、书、画相统一的艺术整体。目前大部分艺术院校没有把书法列为中国画的基础课教学,仅仅作为学生所要了解的知识来设置。由于书法教学太难且又费时,学生又受到艺术西化的影响,只注重透视、解剖等西洋绘画的手法,不少学生对传统的手法很看轻,使绘画与书法的关系变得疏远和模糊。另外,在具体的书法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一个系统的、可借鉴的教学体系,因此,现在的书法教学大多存在着教学方式方法“简单化”、“一刀切”的状况,基本是从学习楷书、隶书人手,没有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选择适合人手的书帖,不能为学生提供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方向性的引导,这极大地削弱了书法作为学习中国画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

三、弱化了中国画的内在灵魂

中国画所体现的审美趋向、画法及品评的标准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精神,“文化”和“品格”是中国画的内在灵魂。徐悲鸿说过,“中国画家必须先取得文人资格,方显得名贵”。中国画追求意味、品味、韵味、神味、情味,要将这些“味”发挥到极致需要深厚的品格修养。所以,中国画论认为,人的境界有多高,画便有多高,强调终生修为。

文化品格的培养是大学中国画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学生文化营养不足、文化品格的培养不被重视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品位不高。学生偏重于技法的学习和研究,而对于国画的养心修性、净化心灵、升华思想方面重视不够,中国画的鉴赏能力和品味能力有待提高。二是急于求成,心态浮躁。一些学生不是潜下心来学习和继承传统,而是急功近利,盲目追求所谓的创作,烦躁不安,静不下心画画。

综上分析,不难看出,中国画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规划和教学方祛等方面要系统地体现中国画主要特征,重要的是尊重中国画的基本规律,把中国画当做一座博大精深、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一幢辉煌的艺术殿堂,带着仰视和崇敬的心态去领悟、解读、传承,去强化和完善中国画的教学。

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大学要站在传承中国文化的高度来重视中国画专业的发展和建设,确立以继承和发展中国画传统为主旨,以弘扬中国文化精神、传承中国画本源为基本方向,以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中国画人才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其次,要完善中国画教学体系。要从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出发,把中国画理论体系、审美认识、品评标准与教学紧密结合,特别是把改善中国画的基础教学作为重点,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画特色的教学体系。第三,强化文化品格的培养。要把学生的文化品格教育与培养放到教学的重要位置,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和道德品格的塑造。同时,还要在教学设施、资金投入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加强。

上一篇:浅论后课改时代课堂教学的去功利性 下一篇:谈公示语汉英翻译勘误中的笔译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