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络童年

时间:2022-10-23 03:56:05

我的网络童年

编者按:

信息社会,人生百态。

不可否认,信息技术如影随形,它已经潜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老百姓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社会的雏形已经显现。

《最•社会》这一栏目的设立,正是期望以最清新的视角,捕捉最敏感的信息生活。小视角,大生活,当您把每期的《最•社会》拼接起来,会欣然发现,“最信息”的生活伸手可及,“最信息”的社会欣欣向荣。

我的网络童年

春晚小虎队的重现让70后、80后的童年记忆再次疯狂泛滥,当他们回忆起爸爸给的5角钱可以买翁美玲的贴纸、坐在小板凳上可以看半天的《小龙人》时,“00”后的儿童已经进入到另外的一个世界。

如果说,网络是70后、80后的一种工具,那么,对于现在的儿童来说,它就是一个世界。而儿童社交网站就如同开启潘多拉盒子的一道大门,把“00”后的儿童们引进网络世界。

老公的侄子今年9岁,上小学二年级,痴迷所有跟玩相关的项目。据我观察,以前,他可以坐在电视前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3个小时不动弹,但现在,估计只有电脑有这样的本领了。

小侄子现在的心头大爱是摩尔庄园团队开发的《赛尔号》。他经常一边仰着头一边说:“要是我天天待在赛尔号里该有多好啊!”

我们来记录一下小侄子一次上网历程:

开机。

登录QQ,在QQ上偷菜10分钟。

打开浏览器首页。(注:这个浏览器的首页被预设为一个不知名的导航站。)

在导航站中的百度中输入“赛尔号”。

进入赛尔号首页,登录。玩游戏1小时。

休息片刻。打开导航站,点击4399小游戏。

在4399小游戏中点击“摩尔庄园”。

然后,在两个游戏中切换。

上网3小时后被我们勒令下机。

―摘自林丰蕾的博客《春节见闻之火热的4399和赛尔号》

小朋友的新话题

2月初,随着一阵清脆的下课铃声,小学生们正式迎来寒假。

寒假要怎么玩儿?

“完成作业、学奥数、看爷爷奶奶……”二年级的小海涛用手比比划划,“我得先做完一章节的算术题,写篇作文,就能玩上45分钟的游戏。”海涛盘算着玩《赛尔号》游戏的事,眼珠子转得极快,“或者可以玩到1小时。”说罢自顾自地咯咯乐起来。

《赛尔号》是海涛玩的第二款游戏,第一款则是摩尔庄园,这个叫小摩尔的红鼻子小鼹鼠,即使无法像喜羊羊一样成为各个年龄段的“大众情人”,但在儿童中,它绝对是明星。

这两款游戏都是淘米网开发的,对于摩尔庄园,仅仅标记游戏属性还不确切。

摩尔庄园被喻为“四不像”,它是SNS,小朋友在这里可以交朋友,和老朋友、新朋友玩游戏,就像开心网一样; 它又是一款网络游戏,小朋友们要在这里完成设定的任务,积累虚拟货币,买好看的衣服,买神奇拉姆,和QQ宠物一样。

摩尔庄园也是一个动画连续剧,这里每一期都会更新剧情。春节临近,剧情已经更新为和拜年有关,黑森林的秘密牵动着小朋友们的心,它不像大型网游要等上一年半载才有新资料片。

与开心网的病毒式营销不同,摩尔庄园更多是依赖小朋友的口口相传。第一次认识摩尔庄园,小海涛是从朋友们口中得知的,“我们班40人,人人都知道,人人都玩儿,大家下课交流,上课不敢说话。”海涛吐吐舌头,“西西有六个账号,没玩儿多久已经打到12级了,大牛。”海涛说话和打机关枪一样,他毫不掩饰对西西的“崇拜”,因为在此之前他只偷偷玩过爸爸玩的“坦克大战”和“连连看”。

作为一个9岁男孩的母亲,张女士对摩尔庄园的体会也很深。由于丈夫工作繁忙,她作为自由撰稿人经常“宅”在家里,去年夏天孩子放学回家说要玩游戏,网瘾成疾的新闻已经让家长如坐针毡,从不玩游戏的孩子有这样的反应,张女士很着急。她开始自己了解摩尔庄园,也和家长们聊摩尔庄园。

“小朋友们的课间话题几乎全是摩尔庄园,孩子不玩儿就和别人找不到共同的话题,就没法参与到小朋友的交流中。”张女士认识到,孩子极需要被关注和参与,一旦被冷落,作为独生子女的“00”后儿童很容易感到孤独。

这种参与感与70后、80后拿着5角钱买翁美玲贴纸向同学炫耀,讨论哪张更漂亮是相同的心境。小朋友的生活很简单,每天除了父母,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摩尔庄园使得小朋友们的话题核心从一本漫画书、一部动画片转移到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当中,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孩子们能寻找快乐。

“我们不能阻止儿童接触网络,只能忧心忡忡。”为了让孩子少上网,又能凑齐更多的摩尔豆,爸妈“代工团”出现了―“我就替我家孩子玩儿,给他赚更多的摩尔豆,这样既能让孩子少上网,又赚个开心。”张女士笑着说。有趣的是,《计算机世界》走访的多位家长几乎人人都有这样的“代工”经历。

我们需要快乐

“我们需要快乐。”六年级的炳坤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炳坤极其反对央视炮轰摩尔庄园,他告诉《计算机世界》的记者,他实际反对的是这种“被束缚”,这个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很有主见,无论是博客里的文字,还是采访中的谈吐,他都能表现出平静和谨慎。

当然,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009年8月27日,《朝闻天下》对摩尔庄园使得孩子沉迷进行了批评性报道,短时间内,孩子们“造反”了,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迅速联盟在一起。

这个联盟的孩子们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在12岁上下,最小的只有8岁。在以前的大多数时间里,大人们都会用宠爱的口吻,将这些孩子称作“乖乖女”、“捣蛋鬼”或者“鼻涕虫”,并确信他们天真无邪,谁也想不到他们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在互联网发出抗议。

百度吧里,孩子们开始商量着,要争取“被剥夺”的权利,传播“成人不能主宰儿童”的理念,他们希望不要“被安排”,对于那些一看就不真实的宣传和“专家意见”感到厌烦,他们甚至不再喜欢被称为“祖国的花朵”,因为那也意味着一种约束。

“这根本不是什么‘陷阱’,比如超级拉姆,玩这个游戏让我感到快乐,我不是说假话,在我的生活里,我一点快乐也没有,每天都静静地一个人哭泣,你们不想想这是因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压力太大……”在百度贴吧进行封号后的三个月,记者仍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无非,他们需要快乐。

摩尔庄园的确曾经让孩子快乐,它以“让妈妈放心,让孩子欢快”的面貌登陆,建造摩尔皇宫,将分散的小游戏集合到一个虚拟社区中。而在过去的儿童游戏中,小朋友却不能在一个虚拟公园里走一走,看一看,只能在古板的页面上选中一个图标然后开始独自玩小游戏。淘米网的CEO汪海滨将这称为是“对群体行为习惯的彻底改变”。

这种改变一直契合在摩尔庄园的情节中,春节到了,新的任务是汗青带来年货。要得到哪些年货呢?小摩尔们得和汗青对话,并用一路搜集得来的元宝兑兑乐与汗青交换年货,而元宝则藏在开心农场、湖边、淘淘乐街等地方,俨然成为寻宝游戏。

新任务的攻略已经出现在网上,小朋友就在寻宝、探秘、得摩尔豆、等新故事、新任务、凑积分中寻求快乐。

“在这里,可以打雪仗,也可以和小朋友比赛钓鱼,至于装扮屋子,女孩子比较喜欢,我不乐意。当然,还可以举办生日party。”炳坤在博客中提到,给庄园里的朋友发出生日邀请函,到了生日那天,就能收到虚拟礼物和祝福,一旦有超级拉姆,还能在社区里和小朋友们举办生日宴会,邀请他们到家中,有虚拟的食物,并能在一起玩游戏。

但是,以社交为由头出现的摩尔庄园对孩子的粘性并不长久,短短一年后,孩子们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短暂等这些心理特征,使得孩子们快乐感很快消失。炳坤已经有半年不玩摩尔庄园了,“情节太简单,吸引力已经过了。”

后“摩尔庄园时代”

摩尔庄园红得发紫是在2009年上半年,从下半年开始,淘米网发力的是另一款游戏―“赛尔号”。

真正让记者认识到“赛尔号”的魔力,是小海涛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除吃饭外,注意力没有从电脑上转移半分。“我正玩儿着,没时间聊。”记者提出要和小海涛聊聊《赛尔号》时,他俨然一副大忙人的架势。记者随即掏出赛尔号游戏攻略秘籍作为“交换条件”,“那好吧,你给我看,我就给你说。”这场“买卖”敲定了。

小海涛玩赛尔号已有半年,他给自己的机器人起了一个很炫的名字―暗夜流宫,并拥有叫伊优的水系精灵。进入赛尔号的小玩家都会有最初级的精灵伙伴,用来帮助玩家打败精灵。

这款游戏6月刚刚开发出来,就将摩尔庄园小玩家的注意力快速转移,在赛尔号飞船上,玩家需要购买装备,拥有超能NONO就将具有强大的功能来攻打精灵,以此晋级。

“现在大家都玩儿这个,我们班40人都玩。”一翻开攻略秘籍,小海涛来劲了,“你看,我一直没办法打败钢鱼鲨。”小海涛口中的“钢鱼鲨”是一条拥有锋利牙尖的蓝色鲨鱼,小海涛从未打败过这一怪物。

要打败怪物,就要选择装备,选择不同的武器,这与打怪物升级的套路如出一辙,如果说摩尔庄园还是“四不像”,那么“赛尔号”就是一款不折不扣的网络游戏。

“这些同学每天至少玩4小时,我打不过,我只有一个小时……”说到级别太低,小海涛抱怨起来,他目前只打到70级,在班级“排名”靠后,“有的同学是两个人用同一个账户,互相帮着打,最厉害的已经达到1000级”。

其实,赛尔号还只是小玩家们出逃摩尔庄园后的去处之一,还有不少页面游戏正借势而上,顺藤摸瓜。

在4399网站上,《飞天西游》已经搭上顺风车,PK赛尔号。“赛尔号是1500年后人类梦想的飞船,那么1500年前人类梦想的飞船就是4399《飞天西游》的瑶池金鳞鱼了。在赛尔号里受够了磁铁弹和空中陨石的玩家们,电池用完了就来坐坐4399《飞天西游》的瑶池鱼吧!”这是《飞天西游》诱人的“广告语”。

“00后”的童年,是网络的童年,摩尔庄园如同打开潘多拉盒子的钥匙,将小朋友们裹挟到互联网时代,潘多拉的盒子已经被打开,互联网的魅力正喷薄而出,谁也无法生活在“真空”时代。是开启全新的互联网生活,还是堕入网络游戏的深渊,这是埋在每一个家长心中深深的忧虑。

采访手记

网络童年何处安放

这是一群在娘胎里,就能感受到电脑、手机辐射的儿童,要让他们脱离网络,就像是要脱离社会一样。信息技术浸透在孩子的童年里,4岁的孩子会玩PSP,6岁的孩子能够娴熟掌握I-touch都不是新鲜事,写博客、聊QQ更是最基础的技能。

摩尔庄园这款儿童SNS游戏,为“00”后儿童打开了互联网的世界,从小朋友中的口口相传到在摩尔庄园里寻求快乐,再到感觉无趣而出逃。虽然逃离了摩尔庄园,但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00”后注定要成为浸泡在互联网中的一代。

就像文中的小海涛,他过去不识互联网,现在已经可以在搜索框中任意搜索自己喜欢的小游戏。无论是赛尔号,还是单机版的《植物大战僵尸》,或者是在开心网上偷菜,花花绿绿的网络世界甚至比喜羊羊更有看头,网络改变了孩子的娱乐行为,鼠标和键盘代替了奔跑。

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浸淫在网络中的“00”后,日常行为的变化更为明显。

采访中,一位家长无奈地说起孩子已经不再缠着大人问一万个“为什么”,而是学会了用搜索引擎,这里连一百万个为什么都能回答; 现在孩子的作文里,网络语言和游戏语言经常与书本上的词汇共同出现,孩子们经常凑在一起伊伊呀呀地说着大人听不懂的“火星语”; 日常玩的游戏也不再是跳房子、扔沙包,他们更愿意将游戏里的情景搬到现实生活中。

摩尔庄园爆吧事件给了成年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孩子的初衷很简单,每天和自己作伴的小摩尔遭到封杀,如果以后不能玩了怎么办?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会有深刻的感受,孩子内心世界极度脆弱,分不清虚拟与现实,网络中的摩尔已经成为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玩伴,和日夜为伴的毛毛熊、变形金刚一样,要拿走,就要大声哭喊。

但在这一事件中,更为重要的不是哭喊,而是这些小不点儿通过网络来争取自身话语权的行为令人惊讶,儿童的网络行为已不仅局限在玩、学上,甚至可以形成群体性攻击事件,前两年成人世界的“网络暴民”频频出现,而如今同样的范式蔓延到了儿童群体里。

“我们无法避免孩子接触网络,但是非常担心他们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一位母亲的两难心情,恐怕是家长们最好的写照。我想,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对网瘾、网络儿童等现象进行简单地批判,更应该关注如何引导儿童的网络行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如何联合,网络技术和心理教育双管齐下。毕竟,这群在网络浸润下泡大的儿童需要健康地安放童年。(文/尹一捷)

上一篇:最酷相机功能 下一篇:FCoE能否成为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