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物资的现代化管理

时间:2022-10-23 03:42:20

浅谈企业物资的现代化管理

【摘 要】当今世界,在市场 经济 体制下,物资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 企业 的生产、技术、劳务、运输和财务等多方面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 现代 工业 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 发展 ,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组织水平,这就要求管理现代化。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包括四大内容:管理思维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人才现代化和管理手段现代化。

【关键词】企业物资;现代;管理

On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supplies

Wang Jing

(China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building four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Taiyuan Shanxi 030012)

【Abstract】Today's world, in a market economy, the merits of materials management directly affects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labor, transportation, and financial and other aspects of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economic benefits. Continued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quires organizations with suitable levels of management, which requires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Corporate materials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includes four content: modern management thinking, moder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modern management methods modernized.

【Key words】Business supplies;Modern;Management

所谓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物资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物资进行有效管理,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而促进企业盈利,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的物资管理,包括物资计划制订、物资采购、物资使用和物资储备等几个重要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企业的物资供应链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市场异常活跃的今天,物资管理已不能用“计划”、“配额”、“定量”等几个简单概念进行诠释, 它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成本控制的利器,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成为企业发展与壮大的重要基础。

1. 管理思维现代化

1.1 思维现代化是实现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的先导。

首先要有系统的观念。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集合)。系统思维即把研究管理的对象作为系统,从整体的角度把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加以处理与协调,使系统发挥出其最大效能的思维方法的总称。系统工程既是一门综合性的 科学 ,又是一门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技术。

其次要有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全面质量管理(TQM ):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1.1.1 企业物资全面质量管理。

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途径。在物资全面质量管理中,有关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

1.1.2 物资全面质量管理的四个特点:(1)全面的管理。(2)全过程的管理。(3)全员参加的管理。(4)全部的方法。

1.1.3 企业物资工作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是物资供应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满意程度。

1.2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所供应的物资的技术特性满足企业的质量要求,通过正确的计划采购、运输、保管等工作为保证。(2)所供应的物资时效性强。(3)所供应的物资质量可靠,品种齐全、数量足够。(4)供应过程工作效率高、差错少、费用低、物资流转速度快。

2. 管理组织现代化

2.1 管理组织现代化是指按合理组织生产的客观 规律 建立管理机构和规定管理职责。企业管理组织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相匹配的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其他组织结构,严格企业的各级岗位责任制。现代化的管理机构在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时,能够作出及时积极的反应,迅速制定对策,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根据物资部门的自身特点,它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直线制、矩阵制等。其中以矩阵制应用较为广泛。矩阵制即目标管理制组织结构,它是一种多功能的、有效的组织机构。

2.2 管理组织现代化的优点为:(1)灵活机动性强,可应对多变环境中的多种情况。(2)便于协作,可调动多个管理职能部门。(3)有利于提高个人责任心及积极性。(4)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提高了管理效率。

3. 管理人才现代化

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才现代化。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世界著名企业之间的实际竞争。

3.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3.1.1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各种社会组织对员工的招募、录取、培训、使用、升迁、调动、评价及合理开发,并使人力和物力保持最佳比例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包括从数量上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劳动管理和从质量上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行为管理。现代企业应注重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管理,从过去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为以提高综合效益的管理模式。

3.1.2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

3.1.3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以下五种基本功能:

(1)获取。根据企业目标确定的所需员工条件,通过规划、招聘、考试、测评、选拔、获取企业所需人员。

(2)整合。通过企业文化、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和谐、矛盾冲突的化解等有效整合,使企业内部的个体、群众的目标、行为、态度趋向企业的要求和理念,使之形成高度的合作与协调,发挥集体优势,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效益。

(3)保持。通过薪酬、考核,晋升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保持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员工在工作场所的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增进员工满意感,使之安心满意的工作。

(4)评价。对员工工作成果、劳动态度、技能水平以及其他方面作出全面考核、鉴定和评价,为作出相应的奖惩、升降、去留等决策提供依据。

(5)发展。通过员工培训、工作丰富化、职业生涯规划与开发,促进员工知识、技巧和其他方面素质提高,使其劳动能力得到增强和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个人价值和对企业的贡献率,达到员工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目的。

3.2 企业人力开发方法。

3.2.1 所谓的人才,并不是能把每件事情都干得很好、样样精通的人,而是能在某一方面做得特别出色的人。如对于一个文章写的很好的人,如果把他放在报社或是需要文字撰写的岗位那他就是一个人才,但是如果把他放在管理岗位那就不一定了。其实,一个人能否做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与他是否会写文章无关,他必须在分配资源、制定计划、安排工作、组织控制等方面有专门的技能,但这些技能并不是一个善写文章的人就一定具备的。

3.2.2 因此用人合适就行,有时并不需要最好的。全球快餐业老大麦当劳的用人原则在众多世界级企业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只用最合适的人,不用最优秀的人”。而这也恰恰涉及了企业用人的根本目的:人才是来创造业绩达成目标的,而不是装门面的。再优秀的人如果不能融入企业,不能与企业文化和氛围相适应那就不能创造业绩,也不能帮助企业达成目标,这就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1)全员培训随着企业现代化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员工们现有知识既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也不利于个人素质提高。进行定期的全员培训,将企业的战略目标更有效地迅速传播到每一个员工,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生产经营业务知识和技能,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

(2)引进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可以迅速改变企业,随着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才部门所有制将不复存在,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会更强的生命力。

(3)调动现有员工积极性根据员工特长,给予员工合适的岗位,并通过员工的动态组合与职位相互交替轮换,提高企业整体功能,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

3.3 人事激励方法。

3.3.1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激励机制的内涵就是构成这套制度的几个方面的要素。根据激励的定义,激励机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诱导因素集合 。(2)行为导向制度 。(3)行为幅度制度 。(4)行为时空制度 。(5)行为归化制度 。以上五个方面的制度和规定都是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激励机制是五个方面构成要素的总和。其中诱导因素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后四者起导向、规范和制约行为的作用。一个健全的激励机制应是完整的包括以上五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进入良性的运行状态。

3.3.2 企业 的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通过已树立的管理权威,干预并影响被管理者的行为,使每个人在达到个人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这种行为从某种角度讲就是激励系统。

3.3.2.1 人事激励机制结构。

(1)人事激励机制的组成。

A.激励对象。被激励的特定人群。

B.激励因素。起到激励作用的因素,例如升迁、金钱、职称等。

C.激励因素的媒介。各种管理制度、管理决策、管理措施,尤指各种人事管理制度和人事决策。

(2)激励机制的运行方式。

首先是将激励因素转化为人事管理制度、决定策略、采取措施的过程,即转化过程

其次是将含有激励因素的人事管理制度、决定策略、采取措施对员工施加影响的过程即刺激过程。

3.3.2.2 人事激励因素分析。

人事激励的重要一环即分析激励因素,明确激励的项目,运用合适的激励方法。

(1)对员工进行分类。根据职务的高低、工作项目的不同分类。

(2)运用合适的方法,按照人员分类进行激励因素调查。例如采用问卷调查法,将职员们所乐于接受的激励因素调查出来。

(3)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图表法等方法直观表达。

(4)绘制“激励因素一览表”,为制定人事制度时供决策者 参考 。

4. 管理手段 现代 化

4.1 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指企业管理中逐步采用 电子 计算 器、现代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方法的速度和水平,使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准确、及时、 经济 、高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 发展 及普及,各行各界管理领域普遍建立起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它不但能综合物资流通过程中的信息,控制管理业务而且能够建立物资管理数据资源,有利于各种现代管理方法的实现。

4.2 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他与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确立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内容,追求创新与个性的现代管理新模式。

4.3 在新的世纪中,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向我们袭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根本无法生存。我们常说:“竞争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要想在变幻莫测的商海中永久地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

4.4 以计算机为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企业物资管理系统,保障供应,压缩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物资使用监督,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对企业很有必要。

5. 总述

物资管理现代化的五个方面是有机结合的,管理思维现代化是先导,管理组织现代化是保证,管理人才现代化是关键,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条件。物资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相关部门的工作质量与水平,物资管理作为后勤管理的重要部门,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实现降低成本、加速资金流转、增强企业盈利、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1954年彼德·德鲁著作《管理的实践》.

[2] 薛勇.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中国 优秀硕士学位.

[3] 陈晓莉.实施现代物资管理程序及相关系统控制程序[D],《经济师》.

[4] 陈浩.油田物资管理现代化初探[D].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文章编号]1006-7619(2013)10-19-889

上一篇:浅谈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常见问题 下一篇:新媒体视觉下的广告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