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阿根廷动车组车体钢结构制造工艺

时间:2022-10-23 02:04:45

出口阿根廷动车组车体钢结构制造工艺

【摘 要】通过对阿根廷动车组车体钢结构制造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钢结构车体主要控制措施,通过这些控制措施的实施,满足出口阿根廷动车组车体制造要求。

【关键词】阿根廷动车组;车体制造;工艺2014年,某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为阿根廷设计和制造了米轨碳钢动车组,设计时速80km/h, 轨距1000mm,分为动车和拖车两种车型。

一、车体钢结构总体结构

阿根廷内燃动车组为碳钢米轨的动车组,共20列。动车组为3辆车编组,其中2辆动车和1辆拖车(即:Mc + T+ Mc),动车组车上两端设司机室,中部为客室。动车组可以实现2列重联运行。

车体系统由车体底架、车体侧墙、车体车顶和车体端墙这四个大部件组成。动车车体一位端为司机室,通过车体钢结构安装框架与车体相连,二位端为车体端墙;拖车车体两端为车体端墙组成。

二、车体制造难点

通过对设计图纸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了车体钢结构制造存在如下制造难点:

(1)阿根廷动车组一位端带有司机室,司机室安装通过枕外边梁安装孔定位,如何保证枕外边梁安装孔的定位精度,是安装司机室的关键控制点,也是难点;

(2)底架边梁为带弧度的结构,底架组装时如何控制枕内边梁与枕外边梁接口定位;

(3)为保证车体内部组装的安装精度和质量,如何做到侧墙窗口中心定位与内装侧墙定位基准的统一。

三、车体制造关键工艺及控制

(一)阿根廷动车一位端底架前端工艺控制

阿根廷动车司机室组装时与枕外边梁配装,为保证阿根廷动车枕外边梁安装孔组装精度,进而保证司机室的安装精度,枕外边梁在阿根廷动车牵枕缓部分组装,与牵枕缓构成底架前端。

阿根廷动车底架前端与传统车型牵枕缓结构和作用类似,但是由于增加了枕外边梁的组装,制造难度加大了,不仅要保证牵枕缓整体中心线与对角线,还需要保证缓冲梁与枕外边梁接口精度及枕外边梁司机室安装孔的精度。工艺上一方面保证枕外边梁单件精度,另一方面组装胎上增加枕外边梁安装定位块,重点控制牵枕缓整体中心及枕外边梁安装孔精度。

(二)阿根廷车底架组装工艺控制

底架组装采用正装工艺。阿根廷动车底架边梁分为枕内、枕外两种结构,委外加工成品,入厂后再进行机加工处理。底架组装时采用一侧边梁定位,然后摆放牵枕缓,最后压紧另一侧边梁并组装枕内、枕外横梁。动车枕外边梁在牵枕缓组装时安装,作为底架前端入底架组装胎,组装底架时保证枕内边梁与枕外边梁图纸错口间隙15mm,使用胎面底架前端定位块控制此尺寸。底架骨架组装完成后,进行底架地板组焊,安装枕外地板和枕内波纹地板等。最后上调修胎进行底架调修并检测、交检、交验。

(三)阿根廷侧墙组装工艺控制

1、侧墙关键零部件制作工艺

(1)侧墙板

侧墙板分为上墙板和下墙板,制造方案为纵剪上墙板,下墙板使用1240板幅耐候卷板大阪拉伸。动车上墙板尺寸为2.5*891*22300,下墙板尺寸为2.5*1240*22300。

(2)侧柱

侧柱的结构为帽型侧柱,为增加侧墙平面度,较25型客车增加了两道纵向梁,侧柱在相应部位设有搭接结构。侧柱上钥匙孔方便了后道工序设备件安装。其制造工艺流程:模具落料―压型―调修―补漆―交验。

(3)上边梁

侧墙上边梁尺寸为90*50*4的矩形方钢,尺寸为非标准尺寸,制造方案为委外制造。如图2.

图2:上边梁断面图

2、侧墙组装工艺

采用反装法,将上下侧墙板放置侧墙组焊胎上,根据胎中心线画出车体及窗口中心线,将窗口模块、侧墙上边梁、窗间纵向梁、M型补强梁等摆放在侧墙板相应位置上,在压铁压紧状态下调整侧墙骨架和侧墙板之间的间隙,在密贴的状态下,用气体保护焊对侧墙板和侧墙骨架进行组焊。组焊完成后,将侧墙吊出组焊胎后翻转,用样板画出窗口位置线,对上下侧墙板缝部位进行焊接(窗口位置不焊),打磨后用等离子切割窗口及门口最后预涂底漆、交验。

(四)阿根廷车车体总组装工艺控制

1、车体总组装工艺流程

总组装由底架、侧墙、端墙、车顶构成。工艺流程:组装底架钢结构组成组装一位侧墙钢结构组装二位侧墙钢结构组装外端墙钢结构组成组装车顶钢结构组成。

2、车体总组装后的调修及尺寸控制

(1)总组装后先进行侧柱的调修,在侧墙外部进行测量侧柱,使侧柱直线度不大于1.5 mm/m。

(2)电磁调平:根据现场实际检测不同规格窗口尺寸,确定电磁调平垫板规格,为了提高电磁调平精度,垫板规格要满足不同墙板规格的要求。加热温度650-750℃(烤点颜色为红色),然后冷却,冷却至黑色为止。

(3)车体调修:为了提高外皮平面度,电磁调平后增加人工细调,对侧墙板局部松动处,用火焰点状加热,用木锤加垫木打平,并用水冷却,对侧墙板不平度超差部位加垫木进行冷调,直至使侧墙平面度不大于1.5 mm/m要求为止。

3、车体司机室安装

车体钢结构在二调完成后,在外购司机室厂家配合下,将司机室与闸墙及底架用螺栓连接。司机室安装时需与枕外边梁配装,之前底架前端重点控制了枕外边梁安装孔的定位精度,同时制作上将司机室与枕外边梁的长圆孔定为十字交叉,前后左右允许有2mm调整量。

四、车体钢结构质量检测

通过工艺上采用的有效措施,控制了阿根廷动车组侧墙、端墙、及车顶的平面度,侧墙相邻窗口中心距离控制在2mm范围内,枕外边梁司机室安装孔定位尺寸控制在2mm之内,保证了车体设计技术要求的同时,也提高了工艺性。具体尺寸检测,见下表1。

五、结束语

通过合理的工艺分析及有效的控制手段,阿根廷动车组车体制造完全满足设计结构要求,为将来更多类似车型提供了钢结构车体生产经验。

上一篇:网络经济给财务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下一篇:头腔共鸣在声乐中的训练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