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教学与审美能力培养

时间:2022-10-23 12:25:27

健美操教学与审美能力培养

摘 要:健美操是集形体美、动作美、音乐美和服饰美于一体,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在健美操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健美操美的构成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健美操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健身效果及运动能力目的。

关键词:审美能力 培养 审美意识 健美操 大学生

一、引言

健美操在高校开展以来一直深受女大学生的青睐。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和运动的同时得到精神的净化,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但在健美操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却是大多数体育教师忽视的环节。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加强审美训练,充分挖掘健美操的美育资源 ,可为其他课程教学奠定美学基础。

二、健美操美学构成因素

1.形体美。形体美是指具有健康的体魄、健美的体型、良好高雅的气质和风度的一种综合性的人体美。健美操具有匀称的骨骼、丰富而有力的肌肉、协调而灵巧的肢体运动,通过柔韧、力量、协调性的训练使运动者具有非常好的外在形象和气质,这些都是健美操的美学构成因素。

2.动作美。健美操的动作表现在节奏、力度和幅度上。相同的动作由于幅度的增大或减小,速度加快或减慢等节奏性的变化,就可以体现丰富的内容。通过练习,增强肌肉弹性和伸展能力,从而加大动作的幅度,体现动作的美感。

3.音乐美。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它给健美操带来活力。在练习过程中,动作的完成要合着音乐节奏,二者和谐一致才能使动作更富有生命力,使无声的形体语言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示。

4. 服饰美。服饰美是一种艺术修饰,在大学生练习健美操时也应有服饰美的要求,不仅体现动作的风格,更要突出表演者的特点和气质。这样使学生感受健美操服饰美,又展示出肌肉、骨骼及身材的美,也是在维护健美操美学特征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三、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在健美操教学中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师的形象美、动作美、行为美、音乐美和教学环境美的感知来进行的。首先,教师要讲究自身体态、仪表和神情举止,力求教态美,给学生树立人体美的楷模形象;其次,教师准确、优美的动作和富有感染力的示范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的直觉和意识中就会产生连锁式的心理反射,即欣赏羡慕向往实践,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进行健身;再次,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直观地欣赏美和体会美;最后,教师应该通过美化教学场地,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科学组织教学等方面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2.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首先,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塑造健美的身体,使之能在举手投足间体会到什么是美,如何做才是美,这对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培养学生的运动美,通过健美操动作的反复练习,把内心体验到的与外部观察到的美结合起来,使美的表现得到提高。为此,教师应适当安排学生观看比赛录像,结合动作分析,帮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美学原理结合起来;再次,选择节奏感强、旋律优美与健美操动作相符的音乐,使其兴奋程度不断增强,激发学生做动作时的内在激情,增强对动作的表现力。

3.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教师要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必须在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中进行。一方面,教师应该创设学生展示美的机会和舞台。让学生用喜欢的审美方式去表现美的意向,并对表现出来的独特审美创造意向给予积极肯定和评价;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实际情况和所掌握动作的不同阶段逐步提高要求,从而使创造美的能力达到极大的发挥,这就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实践过程。

总之,大学生在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互相学习,从外在形象到内心信念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形象和素质,才能在运动中体现健美操艺术的美。时代在前进,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健美操水平,就应坚持内外美的综合训练。

肖艳丽: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上一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