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4-10 08:34:22

大学英语教学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什么是语言交际能力?

关于语言交际能力,Clark,Seadno和Brownell(1994)的解释是:不断提高使用语言与别人交际的能力,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不断认识和理解英语是怎样被组织,使用和学习的能力。Littlewood(2000)在其著作《交际语言教学论》一书中指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即具有自然而灵活地传递信息的语言能力;能识别语言的社会交往涵义。从这些方面来看,语言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包括语言学习能力,对语言本质的理解,用语言解决问题和做事情的能力等。

而Bachman则赋予了交际语言能力以新的内容,即: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韩宝成,1995)。它由语言知识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三部分组成。Bachman模式的先进性已为越来越多的语言研究者所认同,人们纷纷意识到,语言教学的目的决不仅限于教会学生语言知识,还应包括如何利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如何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许多研究者对英语教学及英语学习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新的英语教育模式。如Numan1996年提出的“学习中心”学说,强调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这一系列的探索无疑对人们正确认识新时期语言教学的目的起了指导性作用。

二、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对实现语言教学的作用

就我国公共英语教学而言,根据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信息。”根据这一理念,语言教学的设计就应该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模式,该模式所设计的内容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系统传授与效果测试,语言运用技能的培养,还包括诸如设置适当的语言学习目标,激发语言学习者学习动机等等。要求有合适的教学大纲,适宜的教材,恰当教学方法以及与语言学习相配套的环境设施。而教材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是教学中的知识载体。教材的选择是否得体,关系着教学的成败。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哈默(Harmer)所说的,评估教材的一种方法就是要看它是否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而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笔者认为《21世纪大学英语》的编写全面贯彻了新大纲的要求,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为我国非英语专业提供了一套新颖,实用的优秀教材。该教材的编写有以下几大特点。

1.精读课文与听说材料有机结合。斯特恩(stern,1983)认为:各项语言技能是同时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相互补充的。而以往的大学英语精读课文与听力材料分得很清楚。精读是一个内容,听力材料是另一个内容,二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克服了以往教材听读分家的现象,做到听中有读,读中有听,读听互相衔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每个单元的编排都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以《读写教程》为基础,对TextA和 TextB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语法现象以各种形式加以训练,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大有帮助;同时《听说教程》有与精读课文内容类似的材料,同时还有说的练习,而说的内容与精读内容有关,是对精读中所学内容的复述与总结,这样可检验学生对所输入语言内化状况的了解,所以,听说,读写巧妙结合,反复给学生相似的信号刺激,有助于他们把握主要信息,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大有好处。

2.注重全面技能的培养。语言能力最终体现在语言的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上。尽管各层次的语言教学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教材的编排总的都围绕五大技能加以展开。《听说教程》的编排可谓独巨匠心,该书将听说合二为一,以听促说,达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读写教程》重在阅读能力的培养,兼顾写译能力,从而突出英语学习的复合性与连贯性,使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主动地“习得”语言和潜意识地“习得”语言。

3.文章题材多样,内容新颖,符合学生口味,易于吸引学生的兴趣。课文绝大多数选自20世纪80-90年代出版的英美报刊书籍,题材涉及一个个社会热点问题,反映英美文化的主流;题材多样,有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语言风格各不相同。《听说教程》与《读写教程》配套,其材料新颖,贴近生活。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模拟情景进行对话,并运用《读写教程》中出现的词语,句型表达思想,富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1.扩大词汇量。词汇之于语言,犹如砖石之于大厦,是最基本的构成材料,因此,要想具有较高的语言交际能力,就必须具有足够的词汇量。《21世纪大学英语》词汇量大,词汇的复现率高,为学生掌握足够的词汇量提供了保证。那么,怎么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呢?瑞士语言学家Ferdinand de Saussure认为:“语言是相互依赖的词项系统,某一词项的义值只有从词项的同时出现中才能得出,如bachelor的义值只有在spinster,woman,husband,boy等参照系统中才能生成。”因此相关的词项就构成了一个语义的联想系统―联想语义场(semantic field)(陆国强 1999:50)。因而,为了提高学生词汇的运用能力,适当运用词汇联想法是非常必要的。

2.加强文化导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和语言有密切的联系,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该语言的语言结构,语言交际模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作为语言上层文化观念的影响甚至制约。因此,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自然地吸收异国文化的养分,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3.注重篇章结构分析,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篇是有结构的,语篇不是随意的组合。语篇是有条理的上下连贯,前后一致的有机的语言整体。在课文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习课文首先要初步理解整篇的内容和作者要传达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在讲完课文后,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找出文章每一段的主题句,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如何相互联系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清楚地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加强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总之,《21世纪大学英语》以其选材广泛,内容新颖,趣味性强等特点,是教师和学生的良师益友。本教材充分体现了新大纲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大有裨益。

党文霞:陕西延安大学外语学院。

上一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探析旅游英语翻译 下一篇: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方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