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设计

时间:2022-10-22 11:53:49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学生常见的或亲身体验过的生活现象入手并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紧扣人与环境的关系,概述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有关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对神经调节的现象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神经调节是怎样进

行的知识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实验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一、教学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4.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5.提出有关反应速度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

二、教学重点: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三、教学难点:

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阅读法、讨论法、比较法、谈话法、直观教具演示法

五、教 具:

CAI课件、多媒体电脑平台

六、课前准备:

提出探究问题并让学生制定探究计划。

七、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讨论---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八、本节课设计特点:

1、课堂气氛要活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本课堂,体现自我,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强直观性,提高学习效果。图片应具有现实意义,给学生直接强烈的感觉。

3、探究实验要充分发动学生去设计,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提出假设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结论

4、容量大,要求学生有深刻体会,并能体现在行动上。

九、教学过程:

(一)通过flash影片导入课题: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上这节新课程培训研讨课。学习之前,我们看一个关于三国时期曹操的故事。

(放映flash,结束)士兵们听到曹操说前方有梅林,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妙的变化?生:人的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板书课题: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二)通过游戏导入新课

接下来,我们来完成一个小游戏:“听口令,做相反的动作”,“听口令,说倒话”。这两个游戏是不是属于反射活动?生:是。

大家能不能举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属于反射活动的例子?(学生举例,教师注意引导,点击课件出现反射的例子。)

大家注意观察,投影上出现的反射的例子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生:初生婴儿会吃奶等反射是先天性;谈虎色变等反射是后天性等)

我们将一种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称之为非条件反射;将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称之为条件反射。(教师板书:非条件反射____先天性,条件反射____后天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怎样建立的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7页内容,思考这个问题。(学生阅读思考后叙述)

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对狗建立条件反射进行了一个经典的实验,我们看一他的实验过程。(教师放映课件——条件反射的建立)

问题1: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生:食物引起的是非条件反射;铃声引起的是条件反射。观察图1,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我们称为非条件刺激,那么食物就是非条件刺激;(板书:非条件刺激)观察图2,狗听到铃声不分泌唾液,铃声与狗分泌唾液无关,此时的铃声我们称之为无关刺激;(板书:无关刺激)观察图4,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我们称为条件刺激,那么这个铃声就是条件刺激;(板书:条件刺激)

问题2:观察图3,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生:食物与铃声的多次结合)食物这个非条件刺激与铃声这个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就使本来与分泌唾液无关的刺激—铃声,转变为引起分泌唾液的条件刺激。由此可以看出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刺激,都是由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转变而来的。(板书箭头)

井绳有没有可能成为条件刺激,从而引起条件反射?生: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么,没有被蛇咬过的人,会不会看到井绳就害怕?

看第3个问题: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参与条件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和参与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一样吗?

(板书: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低级的神经活动、高级的神经活动;)

继续放映课件展示4、5、6题,(适时板书:永久固定的、可建立也可消失、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用非条件刺激不断的强化)

由以上我们可以得出:区别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要看参与完成这一

反射神经中枢有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下面大家来辨别一下,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分泌唾液,这些活动有什么区别?(过渡到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四)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教师放映课件——人吃梅、看梅、谈梅的flas),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分泌唾液,这些活动有什么区别?生:吃梅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看梅、谈梅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刺激

(教师放映课件——狗吃骨头、看骨头、谈骨头的flas),哪一个过程是虚构的?为什么?生:狗谈骨头分泌唾液,狗的大脑皮层中没有语言中枢。

(教师展示课件)人建立条件反射与动物建立条件反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此时展示人看梅时分泌唾液,狗看骨头时分泌唾液),生:相同点: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的信号的刺激,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

(教师继续展示人谈梅时分泌唾液,狗谈骨头时分泌唾液,)生:不同点:人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与人特有的语言中枢有关。动物没有语言中枢,无法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

大家还能不能举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例子?生: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口若悬河、下笔如有神、阅读课文、朗诵诗文、画画、写字等等。

由此我们得出:区别人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不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要看完成这一反射神经中枢有没有语言中枢的参与。

我们学习了条件反射的建立,大家能不能把我们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渡到我有妙招)。

(五)知识拓展:

(放映课件—我有妙招)学生讨论交流:早晨喂鸡前吹哨,多次结合,中午一吹哨,鸡就会回来吃食

十、板书设计:

1、反射的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的分类: 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 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3、反射弧的结构: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上一篇:浅谈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下一篇:快乐运动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