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人文关怀的实施论述

时间:2022-10-22 11:51:13

思想品德课人文关怀的实施论述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端正自己的思想。思想品德课是初中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以及融洽与同学的关系等。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把人文关怀贯穿于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整个过程,实现人文关怀在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价值。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27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在中学生思想品德课中强化人文关怀,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健全的人格,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思想教育工作的目的是明确的,即要达到教育人、团结人、鼓励人、提高人的效果,但实际做起来却绝非易事。成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人文关怀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心理疏导,遵循“以人为本、有效平衡、合理激励”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方式方法,深入学生的内心,从而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

1人文关怀的含义

我党非常重视人文关怀,十七大报告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要加强思想工作,提倡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的作用,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只有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人大报告中出现尚属首次,是我国思想工作发生飞跃式变化的标志。“人文”看似简单,其内涵却极为深刻和丰富,与人的价值、尊严、人格、个性等方面都具有关联性,追溯“人文”的出处,最早是在《易经》中出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的是以人为中心所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由此可见“人文”不但属于知识体系和认识体系的范畴,同时也表现为价值体系,现代社会对“人文”的概念予以引申和扩大,“人文关怀”的实质是对人的尊严、人格、价值、命运的维护和关心,也是对人的地位、需求、生存、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关注和满足。在新的历史时期强调人文关怀,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思想工作的对象是人,在工作中时时刻牢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校园生活学习中,面对的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必须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状态。一方面要达到教育、引导、鼓舞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尊重学生,理解和关心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并结合社会形势,由最初的“管理”型教育向“服务”型教育转变,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容是不同的,但其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服务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研究和实施具有现实意义,是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

2现阶段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

(1)关怀的思想流于形式。与传统教学相比,现代化教学的特点在于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去感染学生。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关于维护消费者权益,教师精心备课,针对学生的兴趣制作了幻灯片,把社会问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会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和感受,整个设计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少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隔阂,课堂氛围看似热闹,但是对学生的情感却没有进行合理的疏导,更没有进行理性的教育,学生没有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可以说,缺少人文关怀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关怀的眼光过于狭隘。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重视“两头”忽略“中间”的错误,很多教师往往忽视处于“中游”的学生,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更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和个性,而“好学生”得到老师的关爱,“差学生”受到老师的关注。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是否提高,而忽略其它方面的问题。在这些教师身上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是狭隘和片面的,作为教师要关心和了解所有的学生,而且这种关怀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等方面也要加以关注。(3)关怀的方式较为随意。很多教师把“批评为了你好”这句话挂在嘴边,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常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也不注意方法和技巧。虽然批评教育的初衷是良好的,但是效果却是不理想的。有的教师往往无视学生的隐私权,或是语言容易过激,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使他们更加逆反并产生愤怒情绪,自然无法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

3人文关怀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价值实现的途径

(1)尊重、信任学生,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加强人格教育。教师不仅仅负责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世之道,对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内心需求,要及时掌握和满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与老师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这种人文关怀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师生间形成深厚的情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道德观念的矛盾与冲突,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并以道德观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教师不应高高在上,而是要和学生交朋友,坦诚相待,以自己的端正言行来感化学生。例如,如果在路上遇到学生,而学生有意避开老师,这时候不要生气或者漠然处之,而是可以主动和学生打招呼,可以幽默地告诉学生:“老师不是老虎,不要怕。”使学生放松下来并问候老师,使他们意识到主动与人打招呼是基本的礼仪。(2)关注现实,感悟生活。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往往比较枯燥,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兴趣,这对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可以反思一下:为什么学生对在社会上引起轰动的事件和公众人物津津乐道,而对思想品德教育课却不感兴趣?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后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思想品德课程过于强调理论而较少融入现实生活,注重科学精神忽略人文关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而没有进行深刻的思考和领悟,更没有切身的体验。而体验在学生学习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是一种被激活的经验,是缘于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沟通所形成的张力。思想品德教学只有走出一条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才会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深刻体验,才会构建出具有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学时,可以结合汶川地震后国家和人民所采取的行动,使学生感受到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信念,感受灾害无情人有情的温暖,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精神,体会到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思想和品格得到升华。(3)创新思维,实现自我。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把素质教育列为核心内容,而培养创新思维也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从课堂走向社会,了解、发现、体验社会的不同层面,不但可以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其责任重大,要激励他们,激发他们的灵感,开拓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创造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人生的幸福。比如,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要集思广益,请同学们想办法帮助他们,在帮助后进生的同时,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可以得到提高,同时也会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良好品格。(4)坚持以人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所谓的“本”即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秉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在实施人文关怀时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主体地位。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说服人的工作,而人的思想是最难掌握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了达到说服教育初中生的目的,必须抓住学生的根本,并以此为前提条件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作为初中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是重大的,必须牢记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有针对性地确定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倾听学生的要求和心声,并结合社会现状理解和尊重初中生的价值取向,并加以引导使其健康成长。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采取互动的形式完成对教育对象的引导,使他们主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促使初中生认识到提高自身修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使之精神境界得到提高,人格得以完善,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学习规划。

作者:许瀚文 单位:渤海大学

上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分析 下一篇:计算机软件技术不可靠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