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介在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时间:2022-10-22 09:53:11

职业中介在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摘要:职业中介机构通过信息以及提供专业培训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只有构建监督体系、加强社会中介组织与高校合作、强化执法保障、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才能提升职业中介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职业中介;大学生就业;服务

一、职业中介机构及作用

(一)职业中介机构定义

职业中介是指由个人或组织所举办,一方面为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另一方面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以及其他有关服务的组织。目前,职业中介机构大多数属于盈利性质的组织,但也存在部分由政府举办并具有公益性质的机构。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职业中介机构在连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以及服务人才流动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职业中介机构选择就业岗位。职业中介机构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职业中介机构直接和高校合作,将就业信息提供给学校由学校负责向用人单位推荐合适人选;中介机构受用人单位委托,根据要求用人单位进行员工的招聘;毕业生本人主动对接中介机构,获取就业信息。目前,中介机构主要采用牵线搭桥,以组织企业到高校集中招聘的形式为主。

(二)职业中介机构作用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职业中介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和解决企业招工难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提升就业者的就业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有些职业中介在提供就业信息等基本服务的同时,还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功能,就业者缺什么补什么,这也为用人单位节省了用人成本,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欢迎,甚至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已经成为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的主营业务。2.国家公益机构的有力补充。根据有关职能,各级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均举办了一些具有公益性质的职业中介机构,并且提供一系列有关就业创业的服务,在促进就业者成功就业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数量庞大的服务对象、巨大的市场需求,公益类型的职业中介机构数量远远不够。近年来,国家对于职业中介行业进行了不断的规范和整顿,职业中介正凭借自己的数量及个性化服务优势,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一条重要的通道,对国家公益机构形成了有力补充。3.积极有效地实现成功就业。近年来,就业市场矛盾日益显现。一方面,高校每年的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加上历年来没有就业的往届生,同时包括农村和城镇的需就业群体,就业者规模庞大;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却出现用工难的问题。这其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但也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政府研究解决。就业问题关乎社会稳定,是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解决好就业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职业中介机构在实现成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正日益彰显。

二、高校毕业生对于职业中介机构的认知

大学生对职业中介机构的认知,关乎职业中介机构有效发挥成功就业的积极作用。许多毕业生只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对于专业前景以及就业的基本能力不甚了解,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准确的信息渠道。对于职业中介机构,大部分同学都只有模糊概念,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导致在与职业中介接触过程中,容易产生两种情况:拒绝与职业中介机构合作共享其信息资源,或者过于相信职业中介机构导致其受到不法中介侵害〔1〕。据了解,毕业生在就业时对于职业中介机构的认知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于职业中介机构持有怀疑的心理

虽然职业中介行业在不断的规范和完善过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不法中介的确存在。一些中介机构采用欺骗手段以获取利益最大化,而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维权的成本却比较高,因此,许多毕业生对职业中介望而却步。国家在提高劳动者法律意识的同时,应加大对不法中介机构的处罚力度,有效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二)专业化程度低

职业中介多属于盈利性机构,它们在就业信息时,通常会选择一些收益高的企业合作,从而误导劳动者的就业选择。许多职业中介只提供简单的就业信息,而在就业能力、专业化、个性化培训等方面涉足不多。另外,目前我国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服务的职业中介机构不多,专业化程度低。

三、职业中介机构在服务大学生就业中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制度,规范职业中介行业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高准入门槛,定期对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大监管力度,采用等级管理并定期向社会中介机构信息,提升职业中介的诚信度,既使劳动者在选择中介机构时有依据,也有利于促进职业中介行业的成熟发展。

(二)拓展职业中介机构的发展路径,走个性化、专业化道路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的问题,说明了我国人才市场信息的不通畅。一方面,毕业生在就业时对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不了解,缺乏基本的就业技巧,对自身的就业定位拿不准,目标模糊,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由于用人企业对于毕业生的综合情况了解不全面,常出现招进来的人留不住,人员流动性大,导致企业用工成本增加。职业中介机构可以和高校合作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首先,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中引入相关内容,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培养成功就业的必备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其次,按照企业需求,根据大学生所学专业在校期间先进行入职教育,采用顶岗实习等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之获得毕业就能上岗的能力。这种模式在许多高校中已经开展,但是大多数都是高校和用人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模式,职业中介机构也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寻找新的发展路径〔2〕。最后,高校对职业中介机构引入的就业信息要严格把关,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执法保障

职业中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严格的执法监督作为保障。劳动者对职业中介的消极印象和执法不力有着必然的联系。有了完善的制度还必须要强有力的执行。结合实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应依法对职业中介机构进行劳动监察,坚决打击无证经营的中介机构,对行业从业人员入职资格进行定期核查,保护求职者的信息,规范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第二,工商检查对于部分职业中介没有依法登记注册,无证经营,虚报注册资本或者抽逃注册资本,虚假广告或者夸大宣传的,应该依照法律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严格物价监督。职业中介机构具有特殊性,其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具有无形性,商品价格的确定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物价部门应当严格依照价格法的规定,明确定价依据,规范服务价格。第四,加强社会监督。社会监督的前提是政府必须明确受理主体,通畅社会监督的渠道,让社会监督成为政府监管的有力补充。

(四)提升机构自身综合竞争力

职业中介机构作为人才流动体系的一部分,自身的综合实力决定了服务质量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对职业中介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职业中介机构在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选人用人环节必须要严格把关精益求精。一方面,机构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用人条件,在选聘过程中注重应聘者综合素质,德才兼备。作为服务行业人员,有为劳动者服务的意愿和良好的品德尤为重要。第二,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在不断的更新,从业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在鼓励企业组织员工参加政府部门主办的专业培训的同时,行业协会也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组织相关培训以适应市场需求。第三,职业中介机构要完善内部机制,不断改造创新企业运营模式,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加快企业的现代化进程,提升企业自身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军凯.求职行为在大学生就业能力与求职结果之间的中介关系研究[J].科学决策,2013(1):46-57

〔2〕王会歌.论职业中介服务大学生的发展之道[J].经营管理者,2012(5):216-217

作者:姜潮 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职业延迟如何满足大学生就业 下一篇:初中地理教学改革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