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游戏引导孩子们分享

时间:2022-10-22 09:45:59

用游戏引导孩子们分享

邀请朋友来家玩,又护着自己的玩具

3岁多的见见特别喜欢邀请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可当小朋友们真来了,人家想玩他的电动摩托,他立马抢过来;玩遥控汽车,他也护着不让人家玩……跑来跑去,保护自己的东西,哪还有心情玩啊!经常爆发小朋友之间的“战争”。见见妈看着他的忙活样,又好气又好笑,强调分享孩子似懂非懂,尊重孩子的选择却怕伤到小客人的心。

李岩:两三岁的孩子本来就处在“自私动物”的阶段,只有在这个阶段“占有”够了,感觉到自己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东西,进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他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这份分享是他发自内心的决定,而不是“不得不”的选择。所以,如果没因为争抢东西而打起来,就让他护着好了。我们要相信,在孩子安全感足够,情绪健康稳定的情况下,会主动分享的。

小美的妈妈分享了这样的经验。当小美放学叫小鱼儿去她家玩时,小美妈妈在一旁用假声悄悄说:“嘘嘘嘘,别叫小鱼儿去,她去就会穿你那个睡美人公主裙,你就一件,那怎么办啊?”小美很自然地说:“我会让给她穿啊”!小美妈妈接着说:“不行不行,你会不想给她穿的,你想自己穿。”小美很坚定地说:“不,我让给她。”结果,去了就让了。

小孩子的预见能力不强,家长可以用游戏的方式预报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但至于要怎么做,要由孩子自己来决定。如果小美妈妈这样说:“小美,你可以邀请小朋友去家里玩,但到时候你必须分享你的公主裙啊!”这样的话语看似是在引导孩子正面行为,却强调了孩子眼中的负面结果,反而会让孩子因为想保护自己喜欢的物品,忽视了与朋友一起玩儿的乐趣。

有时小美也会说:“小鱼儿去了会动我那根项链,会动坏的,你帮我收起来好不好?”这个当然可以接受。可以跟孩子制订这样一个原则:放在外面的东西是可以玩的,不想让别人玩的,咱们就收起来。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说得再好,也有可能变卦。比如,小美有根魔法棒,小鱼儿拿起来想玩,小美当时也想玩,眼看就要争起来了,这时需要小美妈的介入。她捏着鼻子,学着小怪物的声音说:“只有一根魔法棒,你们快来抢啊。你们可以抢,可以吵架,还可以打架!一场好戏马上就要上演啦!”孩子们停下争执,变成了同伙,大声地说:“咱们是好朋友,咱们不抢对吧?咱们轮流玩。”大一些的小鱼儿有时会说:“好啊,你去那屋里等着,我们要开始抢了。”这时小美妈会继续模仿坏人的声音自言自语:“嘿嘿,太好了,她们要因为魔法棒打架了,我去那边等着!”(这语气很重要哦!要拿出坏人那种幸灾乐祸样,孩子们最开心了)有时小美妈会说:“赶快抢,你们抢完了我就会有无穷的力量,再不抢我就会被气死了。“结果都是她们把小美妈支到一边,俩人玩得很开心,然后小美妈就被“气死”了。这个游戏弱化了两个孩子之间的竞争,他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强大的敌人“小美妈”,同仇敌忾,在与大人的互动中感觉到自己有力量打败强大的“敌人”,既解决了矛盾,又增强了自信。

秋千孩子还没玩够,别人也想玩

4岁的嘉嘉在游乐场玩荡秋千,正玩得起劲呢,旁边又来了个小朋友,也想玩。嘉嘉爸有些着急,他催嘉嘉再荡十下就下来,嘉嘉勉强同意了,可十下结束了,嘉嘉还是不想下来,而下面的孩子开始哭闹了,两个家长都很为难,这可怎么办?

李岩:遇到这种情况,我不建议大人来做这个裁判,说:咱们下来,让那个小孩子玩或者说咱们玩十下,就让给别人。家长可以把当时的情况描述给孩子:别人已经在排队了;另一个孩子的家长也可以表达想玩的意愿,但都不要指望孩子立马就下来。如果孩子不愿意下来,大人们应该直接安慰等待的孩子,或者想办法去玩别的东西,而不要强迫正在玩儿的孩子下来。

如果第一个孩子不下来,第二个孩子非上去,冲突就产生了。孩子在过程当中会感受到,我跟那个孩子就是死对头,形成了一种敌对关系。为了一个物品,牺牲掉人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建立,这会强化物质的重要性。所以,更有效的做法是,想办法把孩子的关注点从秋千上拉开,引向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互动。

叶子妈妈遇到过这种情况。当叶子在秋千上,来了一个小朋友也想玩,叶子妈把情况告诉叶子,并问她咱们再荡几下?她说十下。叶子妈给数数,但在这个过程中,她会“做手脚”:一、二、五、四、六……“哈,你数错了!”叶子和旁边的小孩都发现了问题,笑了起来。叶子妈还装傻装愣:“啊?数错了吗?那我再数一遍。”结果,又数错了。孩子们笑得不行。这时,叶子妈就把俩孩子都拉入了人与人之间亲密的互动当中,秋千已经不重要了。

孩子为什么要争东西?背后其实是想展示和证明自己是有力量的。而叶子妈和孩子玩的这个游戏,她扮演的是笨角色,孩子会觉得自己挺有力量的,对秋千的需求就会小一些。在很多时候,游戏能够补充孩子的力量感,并让孩子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亲密的,心理需求满足后,具体的东西就淡化了。

护食的孩子

9岁的小威邀请朋友洋洋一起到家里玩儿,因为在外跑跳玩耍出了一身汗,妈妈拿出一瓶果汁。小威一把夺过来就想喝。而小威妈想让他分成两杯,与洋洋一起分享,他很不乐意。洋洋也很想喝,但是小威把果汁抱在怀里低头不语。洋洋妈说“没事没事”,下楼去给洋洋买了一瓶。这边小威妈气得不得了,她实在不能理解自己的儿子怎么这么抠门呢?毕竟都快十岁啦,这样下去怎么和同龄人交往呀!

李岩:这还要从孩子一直以来的饮食习惯说起。小威妈妈是做食品生意的,她很注重食品的营养及安全,平常总是限制孩子对零食的挑选,一日三餐也都是她精心搭配的。饮料就不用说了,孩子几乎接触不到,或者是达到某种要求后,作为奖励才可以得到一瓶。小威好容易拥有了一瓶,他怎么舍得跟别人分享呢?

很多孩子年龄虽然已经很大了,大人讲的道理也理解,分享食品这种小事儿,可就是做不到,大人批评孩子的时候,却想不到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来自平日中过多的限制。

家长控制孩子吃糖、冰淇淋等食品,是出于对孩子健康的考虑,值得理解,但应该掌握好度。不允许孩子吃的食品,在家里尽量不要出现。如果孩子看到了非常想吃,可以跟孩子商量,能否换成别的食品。如果孩子实在坚持,偶尔吃一次也不会影响到健康,这要看一周内吃的总量。

如果因为龋齿或者过敏的原因,不得不限制孩子时,就要在其它方面给孩子一些满足,比如,给孩子一些别的他想吃的食品、读几个亲子故事、在一起做做游戏,尽量帮孩子把负面情绪疏导出来。如果大人这时候的情绪没有受到干扰,也可以设计一个情境来跟孩子互动。曾经有个妈妈在父母工作营中分享了她家的一个案例:有一次田田发烧,因为难受睡不着,哭闹着要吃巧克力。我抱着田田去找巧克力,用假嗓子说道:“我是让田田发烧的小细菌,吃了巧克力才好呢,这样我就能在她嗓子里捣乱了。赶快吃吧,赶快吃吧。”田田不哭了,看着我。于是我又进行了发挥,还装成细菌的样子又蹦又跳。田田咯咯地笑了起来。看到孩子不再哭闹了,我问拿块饼干好不好?孩子愉快地答应了。其实大人早就跟孩子解释过为什么发烧上火的时候不能吃巧克力,孩子也明白。这时候的孩子不仅仅是想吃巧克力,而是因为身体不舒服,很多事情被限制,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因此执拗于非要“巧克力”不可,家长这时候用轻松的游戏方式帮孩子导出了负面情绪,孩子自然就通情达理了。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孩子两三岁时,如果希望孩子分享他喜欢的食物,前提是要让他知道:我给了别人,剩余的还足够我吃,而不是强迫孩子把喜欢的食物一分为二,这样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专家简介:李岩,游戏力工作室创办人,学龄前儿童情绪与行为研究者,《游戏力》译者(该书曾荣获美国国家亲子出版奖金奖),《天天游戏力》系列图画书作者(该书倡导用游戏化解孩子不吃药、不刷牙等生活冲突,进而日积月累地滋养自信和增进亲情)。

上一篇:浅谈儒家文化与齐鲁民风 下一篇:好伙伴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