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洛大鼓的艺术形态及传承

时间:2022-10-22 09:42:43

浅析河洛大鼓的艺术形态及传承

摘要:河洛大鼓是流行于河洛地区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它以优美的旋律,欢快热烈的音乐气氛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显示了河洛民间音乐自然纯朴的艺术魅力。河洛大鼓同我国其他的民间音乐形式一样以口传心授的特点传播于民间,它在传承体制上有宗亲制和师承制两种。我们不能忽视和抛弃这些民间文化遗产,必须采取一种有效的措施,既能维护创统文化特性,又能满足现代审美需求,使之流传下去。

关键词:河洛大鼓;说唱音乐;河洛地区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民间器乐和戏曲五大类。其中说唱音乐又叫曲艺,它是流行于人民群众中并富于地方色彩的各种说唱艺术,如弹词、大鼓、琴书、道情、评话、相声等。它是以音乐与肢体语言的结合形式,并用最直接简单的方式向老百姓们讲述一些故事和常识等。又由于说唱音乐演出时演员人数较少,通常只有三五人,甚至一人,携带道具简单方便,艺人们可以随时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演出,所以说唱音乐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热爱。河洛大鼓是流行于河洛地区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它以优美的旋律,欢快热烈的音乐气氛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显示了河洛民间音乐自然纯朴的艺术魅力。

一、河洛大鼓的发源与产生

河洛大鼓发源于华夏文明的摇篮――河洛地区,河洛地区指的是河南省中西部的洛阳及其周边偃师、巩义等区域,是黄河与洛水的交汇之地,泛指今天的河南省西部地区,北为黄河,西为秦岭,东为豫东大平原,南依伏牛山脉。它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度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在古代中国被誉为“天下之中”。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我们的老祖伏羲根据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旋涡创造了太极和八卦。河洛图书是中华文明之始,黄帝在河洛修坛沉壁,受龙图鬼书。河洛大鼓就是产生在这种悠久历史文化氛围之中。

河洛大鼓是由洛阳的一种琴书与南阳的鼓词相结合形成的。大约在1900年前后,即清代光绪末年,在洛阳一带流行着一种琴书。艺人们坐在富豪之家的堂会、庙会等固定场合,闭目演唱,音调通常低沉且节奏缓慢,以扬琴、四胡、三弦、八角鼓等伴奏,表演形式文雅、呆板,很难受被普通群众所喜爱。这期间,洛阳琴书艺人段炎、胡南方、吕禄结识了来洛阳唱艺的南阳鼓词艺人李四,他们就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沿留洛阳琴书弦乐伴奏的特点外,使之“雅”“俗”相结合,运用了南阳鼓词所用的鼓板,把原本古朴文雅的唱腔改为高昂奔放,活泼热烈的唱腔,这种改造后的极富有豫西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深受普通百姓的喜爱并且很快被广泛流传,其又被称为大鼓金腔或大鼓书。1952年,在洛阳地区的一次曲艺会议上,河洛大鼓第二代传人张天培在慰问朝鲜志愿军战士的演出中,总理的建议将大鼓书更名为河洛大鼓。从此河洛大鼓的名称在短暂的时间内流传了起来并沿用至今。河洛大鼓的演出形式一般常见有两人、三人或五人的组合形式等,主要运用坠胡、三弦、月牙板、书鼓等。在河洛大鼓的发展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艺人:胡南方,段雁,张天培,叶刺猬崔坤,辈,尚继业,王小岳,李新芳等。他们贴近群众,刻苦研艺,说新唱新,不仅有高超的技艺,还兼具高尚的艺德,对河洛大鼓的丰富和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河洛大鼓的艺术形态

河洛大鼓从开场词开始,并借以制造气氛,招来听众,调动观众的情绪,并能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然后再开始演唱。在唱法上采取板腔体,以宫调式体系为主。它的结构旋律比较简单,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变化。节奏高亢、豪爽、激越,具有浓郁的豫西乡土风味。在音乐构成上,河洛大鼓的并非是单一的,它在承袭了河洛琴书,借鉴南阳鼓词的曲调形态上,广泛吸收河南各地方曲种的精华。如河南的曲剧、豫剧、河南坠子等,它巧妙地吸收这些剧种的精华,又使我们并未从河洛大鼓中找到这些剧种的原型音乐构成,大大增强了河洛大鼓的音乐表现力。同时洛阳又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发源地,所以在河洛大鼓的音调中我们也可发现一些佛教音调或类似僧侣念经的音调痕迹。河洛大鼓是用语言来叙述故事,它以河南方言为音韵基础,所以吐字发音在河洛大鼓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在演唱过程中艺人们根据河南方言的音韵规律而改变规律,使之与旋律结合更自然,更加展现了浓郁的豫西风格。唱词句式结构多为上下句和长短句的格式,基本句式有七字句和十字句,偶尔也使用五字句。曲子中的字数,词格和押韵都符合河南方言的习惯。在内容上多表现英雄人物故事,古代神话故事等,为了适应时代需求当今有些作品也有表现社会主义新时代积极向上的内容。常用板式有慢二八,快二八,飞板,大叹腔,小叹腔,三字紧,五字垛,十三眼板等。

在这里还要提一下河洛大鼓之愿书,在旧时豫西人常有请神还愿的民俗,并且一直承袭至今。这不能单单的理解为一种迷信的做法,抛弃迷信的一面,它是一种地方风土人情的特色体现。过去谁家盖房、庆寿、祈子要请神还愿,老百姓们请不起大戏,自然而然说书就成了人们最好的还愿工具。因为是“请神还愿”,所以说起来就比较严肃,通常选择一个吉日,每一个愿书要演唱三天三夜,头一天为“请神书”,主家摆设查案供品。第二天为“敬神书”这是三天中最热闹的一天,大摆宴席,盛请亲朋好友,给说书人“封礼儿”,并且可根据主家的满意,加“封儿”。第三天为“送神书”,至此这一棚书才算结局。共三天,一般为六场书,每场书除了长篇大书不变,其他小段子都换新内容,充满浓厚的迷信气氛和动人的神话色彩。

三、河洛大鼓的艺术传承

河洛大鼓同我国其他的民间音乐形式一样以口传心授的特点传播于民间,它在传承体制上有宗亲制和师承制两种。所谓宗亲制,即传给与自己有血缘、地缘和社缘等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但这并不是严格的。所以这就形成了河洛大鼓的第二种传承方式,即无血缘关系的师承制。这种传承体制有些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学生找老师上课。但在河洛大鼓中规矩更为严格:师傅必须对徒弟负责,徒弟必须对师傅尊重,一个再有才华的艺人,在没有拜师之前是不准演唱的,只有拜过师后才可正式登场,一般学艺三年,年满后徒弟方可出师,独立行艺。师承制打破了仅仅以血缘关系为条件的狭义传承体制――宗亲制,使河洛大鼓的从艺人数日渐增多,并在一定时间内达到了高潮。同时,河洛大鼓拥有所谓的“行规”来领导。在解放前,河洛大鼓艺人有专门的组织“三皇社”艺人们严守社规,严禁有偷盗、坑害百姓、拐骗妇女等,一经发现,根据情节给予处罚。艺人们都十分重视艺德,很少有违反艺规的情况。在解放后,三皇社自动解散,各地分别成立曲艺团体,接受党和政府的领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河洛大鼓渐渐被蚕食,处于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窘境。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因为年轻人都不再愿意学习河洛大鼓,河洛大鼓的有些艺人也因市场的萧条而放弃,大鼓专业创作人员少,没有大量的优秀剧本,艺术形式过于简单,不成熟等。如何发展延续这种民间文化的宝贵财产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在保护、整理、传承和发展上加以重视,政府要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可以建立河洛大鼓项目保护机构,还要依靠媒体进行宣传,还可以恢复一年一度的河洛大会,同时将优秀的经典河洛大鼓曲目整理成书和音像资料进行出版保存,对传统剧目、音乐全方位归档保存,吸收大量的专业创作人员对其进行研究,并发展其创作手法等。我们还要整理创作出与时代题材相符合的剧本,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青年人,认识河洛大鼓,并引发他们的兴趣。这一点我们还可以学习侗族在保护其“大歌”的做法:将“大歌”的学习列入小学课堂,把弘扬民族民间音乐这一课题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保护、传承河洛大鼓的方法很多,但主要问题是怎样实行,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在提及河洛大鼓时,我们的内心是骄傲的,因为它为河洛儿女带来过艺术享受,但我的内心也是伤痛的,因为它即将成为一个印在人们脑海里的烙印,我们曾经忽视了它,使之濒临灭亡。在这个商业化的时代,我们不能忽视和抛弃这些民间文化遗产,必须采取一种有效的措施,既能维护其传统文化特性,又能满足其现代审美需求,使河洛大鼓永恒流传下去。

作者简介:

李庆勋,现任黄河科技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主任。

上一篇:试论地理环境对民歌研究的影响 下一篇:棕编玩具研究